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准確把握積極適應經濟新常態

林峰海
2015年01月28日03:24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認識新常態、適應新常態、引領新常態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大邏輯,是擺在我們面前重大而緊迫的新任務。通過對經濟新常態的學習研究,結合聊城實際,我感到需要正確看待三個方面的問題:

  要正確看待速度與質量。經濟發展新常態呈現出三大特點,即速度變化、結構優化、動力轉換。結合市委提出的科學發展、跨越趕超的目標任務,以什麼樣的速度發展,是我們不容回避的首要問題。通過對習總書記關於經濟工作重要講話精神的學習,我們深刻認識到,發展仍然是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是解決我國一切問題的基礎和關鍵,同時,發展必須以提高質量和效益為中心,是有質量、有效益、可持續的發展。經濟新常態外在表現為經濟增長從高速轉向中高速,根本實質是經濟結構的調整、增長動力的轉換和發展質量的提升。我們的一切工作,都要圍繞提高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益來展開。如果因此影響了一些發展速度,要保持足夠的政治定力﹔但決不是非慢不可、越慢越好。對照聊城實際,我們清楚地看到,聊城經濟基礎差、基數小,干部群眾的發展願望強烈,我們所抓的工作、採取的措施、新上的項目,都體現了科學發展的要求。近年來,聊城的發展勢頭十分強勁,保持較快的增長速度是可能的,也是有必要的。在經濟新常態下,仍然要堅定不移、毫不動搖地促進科學發展、跨越趕超。同時,要進一步提升工作標准、改進工作方式、修正工作偏差,實現速度、質量、效益同步提升。

  要正確看待創新與投入。新常態下,經濟發展的動力由要素驅動、投資驅動轉向創新驅動。創新包括體制創新、理念創新、科技創新、管理創新等許多方面,其中最關鍵的是科技創新。長期以來,由於聊城工業化起步較晚,要素驅動、投資驅動在我市經濟發展中發揮了重大作用,科技創新能力不足一直是我市的薄弱環節,必須不斷加大工作力度,努力實現發展動力向創新驅動的轉換。同時,對於創新也要有一個正確認識,習總書記深刻指出:“創新必須落實到創造新的增長點上,把創新成果變成實實在在的產業活動”。也就是說,創新驅動和投資驅動是有機結合的統一體,創新的載體是新項目、新設備和新技術,這些也要靠大量的優質投入來實現。沒有投入,創新就是空中樓閣。聊城的信發、祥光、時風、泉林、中通、東膠等企業,為什麼一直保持同行業的領先水平?就是因為建設了一個個技術含量高、附加值高的大項目、好項目,保持了強勁的發展動力。因此,進入新常態,沒有改變加大投入的客觀要求,改變的是投入的質量和方式。要擯棄過去那種隻看投資規模、不管投資質量,隻看眼前利益、不管長遠利益的粗放式投資,把新技術、新產品、新業態、新商業模式等作為投入的重點領域,通過投入的“精准發力”不斷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持續提升我市經濟發展的水平。

  要正確看待機遇與挑戰。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必然面臨許多矛盾和問題﹔企業在轉型升級過程中,必然經歷許多陣痛和考驗。做好今年的經濟工作,困難在加大、風險在加劇、挑戰在增多。歷史經驗告訴我們,挑戰與機遇往往是一對“孿生兄弟”,同時存在、相互依存,關鍵是能不能在挑戰中發現機遇、抓住機遇。當前,世界經濟仍處在國際金融危機之后的深度調整時期,為我們高水平引進來、大規模走出去帶來了難得機遇。我國發展仍處在大有可為的戰略機遇期,我國經濟發展總體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宏觀調控的政策和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沒有變,隨著全面深化改革的推進和依法治國的全面推進,市場經濟的活力將更好地得到釋放,增長動力更為多元,產業結構深度調整,新的增長點加快孕育,新興業態不斷涌現,為我們產業轉型升級帶來了新機遇。從聊城市來看,“一區一圈一帶”三大戰略的疊加效應正在逐步顯現,棚戶區改造、節能減排、現代農業發展等多項工作得到了國家和省裡的大力支持﹔全市經濟持續保持良好的發展勢頭,一批大項目、好項目落地投產,傳統優勢產業加快轉型升級,戰略性新興產業不斷壯大。隻要我們團結一致、堅定信心,集思廣益用好機遇、眾志成城應對挑戰、立說立行攻堅克難、奮發有為開拓創新,就一定能夠實現既定的奮斗目標,把科學發展、跨越趕超的美好藍圖變為現實!

  (作者為中共聊城市委書記)


  《 人民日報 》( 2015年01月28日 13 版)
(責編:孫博洋、夏曉倫)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