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我國中西部高鐵投產裡程創歷史新高
高鐵經濟駛入中西部(傾聽·轉型中國)

去年底,我國投產的鐵路新線中,中西部鐵路佔比高達80%,而這其中高鐵又佔了大多數,讓新疆、貴州、甘肅、青海同時邁入高鐵時代。
從2008年我國開通首條高鐵時,就有人質疑中國建設高鐵的必要性。如今,中國高鐵裡程已連續5年穩居世界第一,但疑問仍存,“中國東部發達地區確實需要高鐵,可經濟欠發達的中西部也需要高鐵嗎?有人坐嗎?”記者日前赴中西部實地調研,聽聽基層的回答。
中西部高鐵上座率如何?
速度與價格優勢明顯,上座率高,假期加車還超員
“動車很好,速度快,坐著舒服,小孩兒也不受罪!”35歲的阿合蘇木·阿合毛拉在新疆烏魯木齊市沙依巴克區棚戶區改造辦公室工作,父母在哈密市五堡鄉務農。從1995年15歲來烏魯木齊求學至今,阿合蘇木一直乘坐火車往返兩地。
性價比高是高鐵給阿合蘇木最深的感受。“最早的綠皮車要坐12個小時,后來提速后的空調車也需要6個小時。現在動車隻需要3個小時。真是方便!”阿合蘇木算了一筆賬,以往烏魯木齊至哈密間有一趟夕發朝至的雙層空調列車,硬座78元、硬臥148元、軟臥223元。而現在的動車組,一等座196元,二等座163.5元。“二等座票價和硬臥差不多,但隻用原來一半的時間,環境又好,以后就坐動車了!”
蘭新高鐵開通以后,烏魯木齊去往哈密方向的旅客出現了明顯的分流現象。一方面,由於出行成本超過高鐵的3倍,公路轉向鐵路的客流增多﹔另一方面,從既有鐵路分流到高鐵的旅客也在增多。烏魯木齊鐵路局的統計數據顯示,動車開行以后,原本幾乎趟趟滿員的空調列車如今旅客量下降了一半,而烏魯木齊至哈密的高鐵上座率基本保持在80%左右。
高鐵跨省運輸的需求更大。去年底開通的貴廣高鐵,使貴陽到廣州的鐵路旅行時間從21小時縮短為4小時。成都鐵路局統計數據顯示,今年清明小長假雖加開了高鐵列車,部分車次還是出現了超員現象﹔而平時貴廣鐵路的上座率一直保持在90%左右。
“我們通過市場調研發現,過去旅客是‘有票能走’就行。隨著高鐵的開通,多數旅客表示,長途出行要麼有臥鋪,要麼坐高鐵。”南昌鐵路局客運處副處長郭雪華說,今年春節,南昌鐵路局動車組的客流首次超過了普速鐵路。目前動車組的上座率長期穩定在六成以上。
高鐵甚至改變了今年中西部務工流的走向。過去從江西到上海坐普快列車要10多個小時,因此江西去往福州、廈門、珠三角等地的務工人員較多。隨著去年底滬昆高鐵杭州至長沙段通車,今年春節返城客流中,江西去往長三角務工人員明顯增加。過去江西到上海、深圳、長沙等地的探親客流基本是一月一次,如今“周末流”成為常態。
高鐵帶來了什麼變化?
旅游、餐飲及產業結構優化的外溢效應更大
早春,貴州省榕江一家高效農業示范區油菜花金黃可人,豆苗花白嫩嬌小。在種植技術總監韋鋼眼中,貴廣高鐵的開通使菜田轉眼就成了寶地。
“別以為高鐵不能運貨,就對我們菜農沒影響,高鐵可是財神爺。”韋鋼說,因為交通不暢,銷路少、信息閉塞一直是貴州農民最發愁的事情。貴廣高鐵開通后,好多廣東、香港的客商來貴州游玩后,便對當地的有機蔬菜動了心。游客變成了採購商,自己田裡芥藍的售價從五六元漲到十二三元,漲了一倍。
曾經不少人認為,在中西部老少邊窮地區,要修鐵路應該先上普速鐵路,通過打通貨運瓶頸,滿足資源外運需求,實現地方發展。然而,隨著產業梯度轉移、中部崛起與西部開發戰略的實施,中西部也成為了產業聚集區,高鐵正使長期“自西向東”的人流、物流“倒灌”回來。
高鐵助推中西部地區產業結構優化,第三產業得到飛速發展,特別是讓中西部旅游淡季不淡。
貴州旅游資源稟賦優渥,卻一直受到交通的制約。高鐵給貴州的旅游業添了一把火。“往年冬季是貴州旅游淡季。但去冬淡季不淡,高鐵讓旅游企業很忙,幾乎所有景區游客都在翻倍。”貴州省旅游局市場開發處處長鄒曉風說,今年春節假期,從貴廣高鐵到達貴州的團隊超350個,旅行社接待量增加了10倍。清明小長假,全省接待游客同比增長28.07%,旅游總收入同比增長29.11%。新客源,特別是中高端消費者主要由高鐵帶來。
高鐵縮短了時空距離,直接促進了區域經濟一體化。今年前三月,貴州接待廣東游客同比增加約六成。“這次,貴州是真的飛進了珠三角,高鐵為內陸省份提供了對外開放的有力支撐。”貴州省發改委交通運輸處處長牟成剛說。
中西部需要啥樣的高鐵?
不求速度最快、站房最大,但求根據客流調整小站停車
鑒於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和百姓收入水平,中西部高鐵的速度等級並不一定與東部看齊。在採訪中,不少旅客表示,目前的中西部高鐵普遍開行的D字頭動車組,票價適中,與普通鐵路硬臥票價差不多,但更舒適、更快捷,性價比很明顯,對旅客的吸引力較高。“現在這速度和價格剛剛好。”從貴陽去往廣州的旅客郭書玉說,“再提速雖然會快點,但快也快不了多少,價格翻倍的話,很難接受。”
中西部高鐵的車站規劃與停站設計也被認為應該因地制宜。中西部地區主打縣域經濟,高鐵車站自然以縣串聯,停站的方式不可能與東部高鐵主要在大城市停站一樣。例如貴廣高鐵廣西段7個站中,三個設在縣裡,兩個建在鎮上。這些車站站房規模較小,進出便捷。
“一些重要節點城市,可否不要根據經濟總量、常住人口開設車次,而是根據實際客流量調整?”牟成剛舉例,貴廣高鐵進出貴陽的首站從江,實際客流比第二站榕江要大,而目前榕江停站的車次多一些。“鑒於港澳旅客很多,鐵路部門能否開行一些貴陽到深圳的直達高鐵。現在在廣州南站轉乘,盡管站內服務很周到,但時間銜接很麻煩,影響了旅行效率。”
換乘接駁的便利性、民宿餐飲的接待能力也是中西部高鐵亟待解決的問題。目前東部大城市在高鐵、地鐵、機場之間都有軌道或機場大巴等“無縫”接駁方式,而西部尚未達到這一服務標准。例如,高鐵貴陽北到機場就既沒有地鐵,也沒有大巴,影響了旅客出行的便捷性。
“高鐵的便利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需要城市交通、住宿等配套服務實現。”貴州黃果樹旅游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助理張目坦言,高鐵旅客人均消費額約為210元,約為普通鐵路旅客的1.6倍,消費能力更強,但對旅行舒適度的要求也更高。“像黔東南原來連火車都沒有,現在是一步邁入高鐵時代。這也鞭策我們服務業得提速,不僅是服務硬件上規模,更要服務質量上水平。”
《 人民日報 》( 2015年04月20日 09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