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在產能過剩行業,企業不論經營狀況好壞,整體都面臨信貸收縮

緊貸不可“一刀切”(把錢花到實體經濟上④)

本報記者  王  觀  許志峰
2015年08月03日04:36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人民視覺

  目前,我國鋼鐵、水泥、船舶等行業存在較為突出的產能過剩問題,化解產能過剩是結構調整的一項重要任務。但是,在一些地區,對於過剩行業中的企業實行“一刀切”,不管企業生產經營狀況如何,信貸需求一律關緊閘門。事實上,過剩行業中也有好企業,這些企業有市場需求旺盛的產品,需要銀行信貸資金支持。怎樣從不同企業的實際情況出發,更好地實施差別化產業信貸政策,是銀行服務實體經濟的一個新挑戰。

  隻要沾了“過剩產能”的邊,銀行貸款就收緊

  “社會上對於鋼鐵是有誤解的。”河北省某鋼鐵有限公司總經理蘇文說,很多銀行一聽是屬於鋼鐵行業,不管企業好不好、有沒有去進行過實地考察,“在家裡”就拍板決定“不放貸”。

  蘇文告訴記者,近幾年,鋼鐵產業需求低迷,對“鋼鐵”一詞已形成了偏見,認為隻要是鋼鐵行業就該打壓,就該收緊貸款。事實上,鋼鐵也分很多種,不是所有的鋼鐵企業都存在很大的風險,不能一棒子打死。

  比如,鋼材外貿出口商是鋼鐵業裡受市場價格波動影響相對較小的類別,他們主要根據訂單,在收到國外的信用証后才進行採購,鎖定銷售價格和採購價格。信用証是國際通用的結算方式,為企業貨款的收回提供了保障,而有大量庫存的鋼材經銷商則受價格沖擊較大。“但是銀行並不願意去花時間了解這些。”蘇文說。

  蘇文介紹,他們公司主要是做外貿業務,2012年以前,有十四五家銀行爭著給公司放貸,授信額度用不完,還拒絕了很多家銀行。如今,卻隻剩下五六家銀行肯繼續放貸。

  “我們與某家股份制銀行合作多年,近年來,即使公司一年有5億美元的結算量,該銀行也只是提供一些結算服務,仍然得不到任何授信。”蘇文說,這是令他無法理解的事,按道理,一家企業發展很好、盈利穩定,對於銀行來說應當是值得授信的,但現實是很多時候銀行不管企業好不好,隻要是跟鋼鐵沾邊,一律不予放貸。他認為,面對經濟下行壓力,更應該支持中國的商品走出去,而不是打壓這些企業。

  蘇文說,銀行不能“在家裡”憑空判斷,不做任何調查分析就決定對某個企業停止放貸。“過不過剩是市場說了算,產品有沒有需求要靠市場去調節,不能做打壓整個行業的事。”

  “如果僅僅是應對市場不利因素,很多企業可以通過收縮經營渡過難關,但如果加上融資的‘一刀切’,被列入過剩行業的黑名單,就可能因為銀行資金抽離而加速死亡。”山西某煤炭民營企業的負責人說,近年來,煤炭市場行情低迷,使企業融資頻受挫折,一些銀行拒絕與煤炭相關的一切企業合作,給企業籌資帶來了極大困擾。

  這位負責人介紹,雖然一些銀行對規模大、裝備好、環保等手續達標的企業未減放貸規模,但仍存在限額管理、審批流程長等問題,或是要求增加更多抵質押物增強擔保的政策。“制造業是資金密集型行業,如果正常的資金流被某一環節打亂,原本正常的經營節奏隨之會被打亂,這樣長期下去,企業把握市場節奏的能力就被逐漸削弱,從而被迫陷入惡性循環狀態。”

  有訂單卻得不到資金支持,正常經營又遇到“抽貸”

  “我在浙江、福建調研時發現,一些船舶企業雖然效益不錯,但還是面臨較大的資金壓力。”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研究與合作部研究員張立文說,自從船舶行業被納入過剩產能行業后,銀行大多收緊貸款,融資難可以說是整個行業面臨的問題。

  近年來,全球航運市場持續低迷,我國造船業和海運業面臨結構性產能和運能嚴重過剩的雙重挑戰。國際傳統船舶融資銀行紛紛縮減甚至退出了船舶信貸業務,國內商業銀行也大多將船舶行業列為高風險行業,在不同程度上採取了提高信貸門檻、嚴控新增額度等“一刀切”的信貸政策,使部分擁有建造實力和優質訂單的船舶制造企業面臨建造資金缺位、融資難等問題。

  張立文認為,我國船舶行業過剩是事實,但屬於結構性過剩,即“高端不足、低端過剩”,銀行不能盲目“一刀切”。他在調研中了解到,浙江的揚帆集團自主研發出一款汽車滾裝船,屬高附加值船型,而且收到了訂單,但是由於造船需要大筆資金,客戶支付的首付款往往又很低,得不到銀行的資金支持就不能簽訂單,這是十分痛苦的事。“真正應該收縮信貸的不應是這些優質企業,而是那些造船能力不行、自主研發技術不高、訂單狀況也不好的企業。”張立文說。

  事實上,不僅是某些優質訂單得不到資金支持十分可惜,企業正常經營一旦遇到銀行快速抽貸也會面臨不小沖擊。

  山西某能源有限公司的財務負責人告訴記者,作為一家國有企業,在正常情況下,他們對貸款和還款都做了周密安排,原本完全可以應付行業不景氣的局面,但是現在因為銀行快速收緊貸款,企業不僅無法得到新的貸款,還要面臨原有貸款陸續到期,使企業資金變得異常緊張。

  對於過剩產能行業,銀行爭相“抽貸”是出於怎樣的心態?山西一家商業銀行的業務經理陳先生表示,一開始他們對於煤炭企業還是有信心的,看到別的銀行都去抽貸,如果自己的貸款不抽回,擔心企業將來無法還錢,最后隻能加入其中。

  另一家商業銀行的財務負責人魏先生介紹,近年來他所在的銀行一直壓縮對過剩產能行業的貸款額度,除了原有合作的企業,基本沒有新增項目,即使是原有放貸企業,也大多要求加固擔保、增加抵押物。“這是總行統一規定、統一控制的,我們每家分行都要去總行申請額度。”魏先生坦言。

  有壓有保,過剩行業也需要針對性強的金融支持

  “‘一刀切’不利於傳統制造業的轉型升級,針對過剩產能行業也應當採取有選擇性的金融支持政策。”張立文說,目前,我國船舶工業是出口型工業,90%是出口,“一刀切”政策不僅不利於推動國際產能合作,也不利於我國船舶行業的長遠發展和整體競爭實力的提升。

  張立文說,當前,我國在岸線資源、配套設施、勞動力資源等方面有比較優勢,實行海洋強國戰略需要船舶工業的支持,船舶業仍有較大發展空間。化解當下的結構性過剩,應該在政府宏觀調控的基礎上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企業自身也需拿出資金加大研發設計的投入力度,提高我國船舶行業的技術水平和研發能力,同時銀行等金融機構也需要創新模式,支持企業的研發。

  再如鋼鐵行業,很多鋼鐵企業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冶煉企業,其技術含量、產品附加值、能耗控制已經達到了較高水平,但由於受到產能過剩行業政策方面的一些限制,企業融資遇到了很大困難,一些轉型升級工程也受到了不良影響。

  蘇文說,銀行應當多去企業現場走一走、看一看,多調查、多了解,才能更好地對產能過剩行業的企業實行差別化政策,而不是簡單粗暴地將整個行業作為產能過剩行業,實行“一刀切”。

  “化解過剩產能,銀行需要從系統性角度考慮問題。”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長胡濱認為,銀行不能單一依靠信貸管制、壓縮信貸來控制產能,而是應當通過多種經營手段深度介入產業當中。比如,可以通過銀行自身的投資銀行部、資產管理公司等,進行產業整合,利用金融運作,把上下游、大小產能進行整合並購,推動優化升級,而不是單純“一刀切”收縮信貸。

  《 人民日報 》( 2015年08月03日 18 版)

延伸閱讀:

 

(責編:孫博洋、夏曉倫)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