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團隊服務,專業養老,樂趣挺多,費用不少

養老社區的“高大上”(民生視線·在哪兒養老③)

曲哲涵  王曉曄
2015年08月07日04:29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在泰康養老社區,孟繁敏老人在做布貼畫。
  任懿鷗攝

  “養老社區”與傳統的養老院相比有何不同?每月萬元以上的價格能買來哪些服務?

  怎樣才能把市場機構發展“養老社區”的經營戰略和國家扶持“社區養老”的政策方向結合起來,做大養老蛋糕,為居民提供更多惠而不貴的養老服務? 

  ——編 者

 

  居家醫療護理完善,物質豐富精神安逸

  大院裡的晚年生活挺美

  記者走進劉老伯在泰康之家養老社區北京燕園的家時,他正在畫葫蘆。大方桌的另一側,老伴孟阿姨在做布貼畫。布頭、顏料堆了一桌,有點雜亂但是充滿了家的氣息。

  “我把自己的房子賣了,以后這兒就是家。有專人打掃房間,一日三餐飯菜也挺可口。”劉老伯今年77歲,已入住社區一個多月。

  不用做家務,可老人們沒閑著。“事情特別多,書法、養生、聲樂課都請的名師,還組織外出參觀。哪一項都不想錯過,我們建議社區把活動節奏放緩些。”劉老伯是社區居民眼中的藝術達人,他的油畫在社區老年大學的走廊上挂了一溜,最近他還為社區寫了一首小合唱。

  “沒人會干等著去天堂報到。”今年75歲的任先生擔任居民理事會副理事長,是個大忙人。一個多月來,他已經代表居民向社區提出了好幾條整改建議。“家裡請保姆,四川來的炒菜總加辣子,東北來的老做燉菜,不合胃口我們也隻能將就著。在養老社區,是整個專業團隊在搞養老服務,非常尊重我們的意見。”

  社區裡到處是24小時響應的按鈴,發生急症有醫生處置,有對口醫院綠色通道接診。任先生覺得眼下住著舒坦,再往前走一步也安心——動不了的那一天,園中還有醫養結合部,有專業醫生護士照看。

  近年來,許多中高收入老人選擇入住能提供生活照料、康復護理、醫療診治、文化娛樂等綜合性服務的養老社區。與傳統的養老院相比,養老社區的軟硬件條件都更為優越。以泰康社區為例,整個園區分為獨立生活區、醫養結合區以及失憶老人區,有多個戶型,居民可把平時用慣了的家具家什搬來,獨門獨戶營造自己的小空間。公共活動區處處舒適方便:室外花園綠地寬敞,室內有泳池、圖書館、電子高爾夫室、小影院以及多間教室。特別是在一樓大廳,還有一間近300平方米的挑高陽光房,冬暖夏涼,綠植蔥郁。“陰雨天,老人們就來這兒鍛煉、上網、聊天、喝茶。”泰康燕園總經理葛明說。

  “我們不是傳統的養老院、敬老院,而是一個開放的社區。”北京太陽城集團銀齡老年公寓總經理朱鳳至告訴記者,太陽城老年社區的基礎設施建設適應老年群體的起居特點,比如無障礙設計、醫護型電梯、循環班車等,此外還給予有需要的老人心理慰藉,“護理人員都擁有國家認証的心理咨詢証。”朱鳳至說。

  全國老齡工作委員會辦公室2014年發布的《中國老齡產業發展報告》指出,包括養老社區、地產項目、城市老年公寓、現有住房的適老化改造、二手老齡房地產等在內的老齡房地產業,將是未來老齡產業的增長亮點。到2025年和2034年,中國老齡人口將分別突破3億和4億,中國將擁有全球最大的老齡房地產業市場。

  “社會資本投入建設的一批高檔養老社區,適應了一部分中高端老人及其家庭的需要。”中國老齡科學研究中心老齡經濟與產業研究所副所長王莉莉說,這是養老產業市場日益細分的結果。

  有媒體做過不完全統計,目前全國各地在建或已建成的養老社區項目逾百個。在這一領域試水的不乏萬科、保利、泰康等知名企業。截至今年3月底,共有8家保險機構參與建設18個養老社區,總投資逾300億元。

  入住養老社區,將會是越來越多老年人的選擇。

  轉觀念、給政策,釋放中高端養老需求

  把“有錢”變“有閑”

  入住泰康燕園前,劉老伯老兩口先交了30萬元左右的抵押金,一室一廳月房租9050元,每人一日三餐56元,算下來每個月費用約1.2萬多元。這個價格是三年一簽的合同上約定的,未來隨著物價、人工成本的上漲,相關價格還會做出調整。

  “我倆每個月退休工資9000多元,賣房子的錢,利息夠付飯費。”老人覺得價格的確不便宜,好在現有收入能應付開支。

  任先生老兩口的房間大一些,每個月房費1.09萬元。“我的很多老朋友是教授、律師和醫生,退休金足夠來這兒的開支了,他們來參觀后恨不得第二天就辦手續入住,可回家孩子們一嘀咕就來不成了。”任先生呼吁:“人們總覺得把老人送進養老院不孝順,其實為了面子讓老人自己在家,吃、玩都不方便,才是不孝順。”他覺得,抑制高端養老需求的,不是消費能力不足,而是養老觀念太落后。“辛苦一輩子,把‘錢’變成‘閑’,安享晚年,就該理直氣壯的。”他說。

  與泰康燕園走高端路線不同,北京太陽城養老社區定位在中高端。社區既有出售產權的養老商品房,也有可租住的、為高齡老人提供照料的老年公寓。目前老年公寓有700多名住戶,平均年齡83歲,有一半需要日常護理。

  年近80歲的邵大媽一年前住進了太陽城老年公寓。“護工費、房租和伙食費,一個月7000元左右。目前我的養老金加上積蓄還能負擔。”

  太陽城已經涉足養老地產行業十幾年,積累了一定的經驗,但面對供不應求的市場格局,公司卻停止了繼續擴大規模。“資金是個大難題。養老社區運營時間長、資金回籠慢。目前公辦養老機構在拿地、融資、水電費、經營稅收方面都有政策優惠,但對民辦機構而言,還沒有大規模的政策支持。”

  據了解,在我國的城市規劃中,一直沒有“養老用地”這一項。因此,很多商業養老項目隻能以招拍挂方式獲得居住用地、商業用地、醫療用地等,導致前期土地成本非常高。

  2015年2月,國務院發布《關於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若干意見》,明確對民辦養老機構提供的育養服務免征營業稅,養老機構在資產重組過程中涉及的不動產、土地使用權轉讓,不征收增值稅和營業稅,等等。“每一條都很解渴,我們希望這些好政策盡快落到實處。”泰康人壽副總裁、泰康之家投資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劉挺軍說。

  “不過,現在也有一些企業在利用地方政府對養老項目的扶持政策大量圈地,甚至直接以養老之名行賣房之實。這對真正做養老地產、養老社區的企業造成了不利影響。對此應該嚴加監管,正本清源。”中科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副所長張車偉說。

  推助養老社區與社區養老深度融合

  立足社區,化整為零

  張大爺是位年近80的退休軍人,他身體很健康,可老伴的生活不能自理。他把老伴送到了太陽城的老年公寓,請了護工陪伴,自己則在社區內租了一間房子,每天過來陪老伴吃飯聊天。

  “常見面,不孤單。”他覺得太陽城的服務挺好,就是一點——在郊區,離市區有點遠,兒女們來探望一次路上就要好幾個小時,沒地方過夜。“在城裡該多好,孩子們上下班順路就能來看他媽一眼。”

  王莉莉認為,目前的養老社區隻能滿足部分中高收入群體的養老需求,而社會上比較缺乏的是滿足中等收入老人需求的養老機構,特別是失能失智老年人的護理機構。“此外,由於養老社區規模較大,大多建在郊區或是近郊。即使社區內可以提供多樣化的綜合服務,但間接增加養老費用。整體上服務項目還是沒有市區內豐富且便宜。”她建議,現有的養老社區可以通過“化整為零”,在居民社區內多布點來擴大服務范圍。“小型的、專業的、社區化的養老服務機構是未來的發展趨勢,規模、服務半徑不需要太大。”

  國家政策也在向“社區養老”傾斜。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若干意見》明確,各地在制定城市總體規劃、控制性詳細規劃時,必須按照人均用地不少於0.1平方米的標准,分區分級規劃設置養老服務設施。凡新建城區和新建居住小區,要按標准要求配套建設養老服務設施,並與住宅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同步驗收、同步交付使用。

  這意味著,未來社區養老服務機構的建設將與水電網一樣,成為房地產開發、城區改造的剛性“標配”。走中高端路線的“養老社區”將觸角延伸至“社區養老”,也將是大勢所趨。

  朱鳳至表示,太陽城已經計劃將老年公寓項目延伸到社區。劉挺軍也透露,待到泰康養老之家的醫養結合模式成熟后,會考慮把服務下沉到社區。

  張車偉認為,鼓勵民間資本進入養老市場特別是中低端市場,國家政策應該適度改“補山頭”為“補人頭”。“讓民辦、公辦養老機構同台競技,讓居民有更多選擇。隻有把市場蛋糕做大,改變目前各消費層次的養老機構供不應求的局面,才有望用市場競爭提高養老服務水平,從而提高財政資金以及其他養老資源的利用效率。”張車偉說。

  


  《 人民日報 》( 2015年08月07日 17 版)
(責編:孫博洋、夏曉倫)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