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個人的“草台班子”,成長為國內最大的眾包服務交易平台
“豬八戒”是怎麼飛起來的(人民眼·本期聚焦 互聯網創業)【2】

既有“線上”也有“線下”
1500余家企業在這裡孵化長大
9年時間,威客們和豬八戒網一起成長,速度之快、變化之大、創業之多,連創始人朱明躍都直呼“想不到”。
“訂單少的時候,可以兼職,訂單越來越多,收入逐漸穩定后,就成為全職。我們沒想到的是,因為接到大單子,需要更多的人,這些全職人群逐漸成立虛擬工作室。后來交易額越來越大,為了解決客戶的問題,就開始成立公司,開始創業,這更是我們沒想到的。”
90后大學生黃健就經歷了這樣的創業。
2012年,黃健還是大一新生的時候,就成了豬八戒網的兼職威客。訂單不斷,黃健的威客事業逐漸壯大,吸引了很多同學和他一起干。去年7月,還在讀大三的黃健成立了公司,名字就用他在豬八戒網店鋪的名字:艾斯頓文化傳媒公司,18名員工全部是大學畢業生。“公司60%以上的訂單來自豬八戒網,極大降低了創業成本。對我來說,豬八戒網不僅僅是眾包平台,更是一個小微企業孵化器和網上創客空間。”黃健說。
陳天的光榮網絡,則是因為一個訂單“誤打誤撞”開啟了二次創業。2013年,有朋友向陳天推薦了豬八戒網上的一個訂單,為此,陳天在豬八戒網注冊了一個店鋪。“原以為做完這單就算了,沒想到網上店鋪不斷接到訂單。”於是,公司開啟了一種新的經營模式——從單純的線下接單轉型為線上線下“兩條腿走路”。
豬八戒網帶來的訂單,讓光榮網絡的客戶圈子擴大到全國,並做到了豬八戒網網建行業服務商第一名,每月的網上交易額有30多萬元,開發團隊也由10人增加到近40人。短短一年時間,光榮網絡線上店鋪的規模、收入已經與線下經營了11年的公司持平,相當於再造了一個公司。
在豬八戒網舉辦的全國威客分享大會上,陳天說:“這種速度和發展空間隻有互聯網才能實現,互聯網為我們提供了無限可能。”
發展初期,平台的服務商多是“散兵游勇”:兼職大學生、家庭主婦……這樣的隊伍,業務相對低端,大單子很少接得住,完成率低。
“眾包平台,發展的主線就是對服務商的孵化。”朱明躍說。為提升服務商水平,“豬八戒”推出了金牌威客項目。
2013年,大學生舒宸兼職做文案,一個月賺千把塊錢。一天,豬八戒網“金牌威客經紀人”張庭瑞聯系他,“咱們一起努努力,把你的業務提高到每月2萬元以上,做個金牌威客,怎麼樣?”
舒宸有點驚訝,但還是答應試一試。學習運行規則,接受案例指導,培訓后的舒宸越做越大,現在是豬八戒網文案方面的第一大服務商,年均收益突破百萬元。
“網站前20名的服務商裡,我們扶植起來的金牌威客佔一半以上。”張庭瑞說。
截至目前,豬八戒網這個“看不見的網上創客空間”已孵化出1500余家企業。2014年6月,豬八戒網虛擬產業園正式開園,為入駐企業提供工商、稅務、銀行等一站式注冊服務以及相關扶持。
隨著豬八戒網上的公司越來越多,豬八戒網團隊認識到,服務它們的更好選擇,是線下孵化。
在重慶北部新區互聯網產業園,豬八戒網布局了1.5萬平方米的文化創意孵化器,今年9月30日前將迎來首批150家企業入駐。8月,豬八戒網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成都的分公司啟動運營,“走出重慶,走到線下”,豬八戒網挺進30個城市的線下布局正在加快。
既要免費又要盈利
“鑽井”大數據出效益
“讓平台上的人賺到一桶金,做平台的人才能賺到最后一桶金。他們成長,他們賺錢,我們才有飯吃。”
很長一段時間內,佣金、廣告和會員費是豬八戒網的主要收入來源。在宣布獲得26億元融資的當天,豬八戒網宣布免收佣金。這立刻引起了業內人士的質疑:豬八戒網怎麼賺錢呢?
豬八戒網的1300萬用戶,以中小微企業為主,平台上積累了大量針對企業端用戶行為和用戶習慣的數據。這些數據就是一個富含寶藏的海洋,挖掘分析大數據中的實際需求,就能在產業鏈中找到切入點。向大數據要效益,“豬八戒”的“鑽井戰略”誕生了。
免費不是萬靈藥,好平台是讓用戶離不開。
設計Logo,豬八戒網以此起家,也是主營業務之一。但是大多數企業設計完就走了。能不能給企業提供一整套的服務,讓他們多來幾次?
很多用戶設計Logo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商標注冊。商標注冊,豬八戒網能不能幫他們做?
“豬標局”就是豬八戒網“鑽井戰略”之下的“第一口井”。
“一般線下商標代理機構每年拿到的單數也就幾百個,與他們不同,我們量夠大,可以薄利多銷。”豬八戒網聯合創始人、副總裁董長城說,“我們自己設計了一套產品,商標注冊隻要1800元,通不過全額退款。這種模式也倒逼我們提高通過率,以贏得買家的認可。線下商標代理機構的通過率在45%左右,而我們是85%。”
全國排名靠前的傳統商標代理機構,年代理量2萬件左右,“豬標局”不到一年已經拿到3萬多件,目前每天接單400多件。
豬八戒網擁有用戶和數據,傳統行業擁有專業能力,兩者結合就是典型的“互聯網+”。依照“豬標局”這個模式,賺錢的點不少。比如,豬八戒網與印刷行業上市企業——浙江勝達集團合作,形成“線上整合零散訂單,線下印刷服務閉環”的商業模式,降低印刷成本﹔與江蘇省交通科學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將對方的工程設計師引入線上平台﹔小微企業成立以后,需要會計、法律服務,也是一條產業鏈……總之,利用數據的海洋來賺錢。
將來,每一口“鑽井”都是一個獨立的公司或者事業部,做成圍繞中小微企業的一站式綜合服務生態體系。
“佣金全免,我們不再用互聯網賺信息不對稱的錢了。佣金模式是一種中介,這種方式在這個時代很難維持,用戶總會因為佣金來翻院牆,而院牆的設立也擋住了更多人加入到這個平台。”朱明躍說。
既找對“風口”也無懼“風吹”
苦熬9年,“豬”終於飛起來
在眾包威客領域,“豬八戒”並不是第一個吃螃蟹的,卻是現在活得最滋潤的,市場份額超過80%。豬八戒網是怎麼活過來的?
“豬八戒”團隊歸結為一個字:“熬!”
“我是網站第一個正式全職工作人員。那時候不是去發掘需求,而是讓別人相信你,這很難。”董長城說,“一次,有家餐飲公司花200元設計Logo,我上門去收了3次款,好不容易才說服他們。抽佣賺的40元錢,還不夠車費。”
當時沒有人確信,這門生意真的能做下去。2006年到2008年,擺在豬八戒網面前最重要的是吃飯問題。“當時喊出了‘每天一萬,解決吃飯’的口號。”朱明躍說,日均成交額1萬元,我們賺2000元,網站才能勉強維持。
2008年,正是“豬八戒”們最活躍的時候,同類網站有300多家。當時,線上創意市場卻並不成熟,雖然潛在買家數量龐大,但是實際買家並不多。所有競爭者無一盈利,沒過多久,300多家網站絕大多數關掉了。
競爭對手紛紛倒下,“豬八戒”為何越做越大?
“我們傻傻地堅持9年,把競爭對手熬死了。”朱明躍說,“幾年前,北京有一個做得很好的競爭對手,后來卻轉向去淘寶開女裝店了。”
“從0到1比從1到100難得多,我們就是做好了從0到1的事情。”朱明躍說,五六年前,平台前十大賣家,任何一個都比我們平台賺錢多。“當別人賺快錢時,我們守住不盈利的平台。”
為了做好孵化服務商這條主線,豬八戒網成立以來,就立下一條規定:嚴禁員工在網站接單。
“豬八戒網作為平台,絕不可以跟服務商搶生意。這是底線,一旦觸碰,立即開除。”豬八戒網技術總監朱陶說,“有的競爭對手沒堅持這一點,結果變成了一個接單的項目公司。”
有人質疑,重慶地處西部,是互聯網的荒漠地帶,豬八戒網為什麼能在這裡生根?朱明躍笑答:不要瞧不起西部,西部是中國互聯網下一個爆發地!
“要做一個長時間積累的平台的話,重慶有得天獨厚的成本優勢。”朱明躍算過一筆賬:2008年公司一個季度的開支,對手在北京中關村交一個月的房租都不夠。“成本比我高幾倍幾十倍,怎麼拼得過我?還有,在重慶,人才表面上看起來是劣勢,但隻要培養起來后,流動性比北上廣低很多,這對公司就是人才紅利。”
“在北京中關村,豬八戒網算不了什麼。在重慶,卻能得到足夠的重視和支持。”作為重慶土生土長的互聯網企業,豬八戒網的幾輪重大融資都和重慶市委、市政府有重要關系。“IDG正是參加了重慶市邀請的投資考察,才發現我們並投資的﹔B輪的時候,正值重慶大力發展文化產業,重慶文化股權投資基金跟投我們﹔這次的C輪,重慶北部新區下屬投資公司又給我們增投了10億元。”朱明躍說。
“豬八戒網是新興的產業形態,集眾包、文化創意、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諸多概念於一身。這個平台成就了眾多創業者,帶動的就業很可觀,未來空間很大。”重慶北部新區管委會副主任韓寶昌對豬八戒網寄予厚望,“我們的下屬投資公司投資它,不是頭腦發熱,是早就看好。”
堅持9年,“豬八戒”終於“飛”了起來。
“有人評價我們,說風口上豬也會飛。我不認同。”朱明躍把今天的成功歸結於取經的心態:一是不斷學習,二是熬得住。他們就是一幫重慶本地的草根,創業一如取經——《西游記》裡的取經團隊原先也不都是“真神”,唐僧愚,八戒懶,沙和尚老是和稀泥,孫悟空動不動耍大牌。但就是這樣的一個團隊,一步步克服自己的弱點,最終取得真經。
“我們在這個領域等待了9年,准備了9年,耕耘了9年,才等來了風,終於飛了起來。”朱明躍說,“風口上的豬絕不是投機,而是順應了這個時代,順勢而為!”
《 人民日報 》( 2015年09月11日 08 版)
![]() |
相關新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