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要素“升級” 融資入“三農”
圖①:荔枝紅了。 |
圖②:茶農採秋茶。 |
當前,隨著中國經濟邁入“新常態”,“人口紅利”逐趨消失,資本投入也進入規模報酬遞減階段,推動技術創新為核心的全要素生產率經濟驅動模式勢在必行。
近年來,受制於農村勞動力流轉造成的農村剩余勞動力短缺、新型城鎮化加速的土地的城鄉再配置以及日益嚴峻的生態環境壓力,使得長久以來以勞動和資本投入推動的農業經濟發展遭遇了困境,遇到了瓶頸,要素投入的農業經濟增長方式亟待轉變,農業產業面臨轉型升級。
創新驅動
激發農業新活力
長久以來,我國農業是注重產量的粗放型生產方式,這種單純依靠土地、化肥等生產要素投入的生產方式無法持續實現農民增收、糧食增產。同時,農業企業多以“家族式”經營模式為主,產權不清、管理理念落后,從而導致運營效率低下,難以做大做強,所以提高生產效率、提升產品質量、改善經營管理、以效率促效益,實現生產方式和管理方式由粗放向集約的轉變是我國農業實現現代化和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
這就要求在改進生產技術上,一方面要在農業領域加快推行創新驅動戰略,盡快建立起農業科技創新體系,加大對農業生產新工具、新技術、新方法的研發投入,通過補助企業搞研發創新或購買研發創新成果轉化等方式,激發農業企業開拓創新的熱情和自主研發的能力,形成自己的研發團隊和創新機構,讓全要素生產率的提升持續化、日常化,切實提高農業企業的投入產出比。另一方面要集合現有的成熟的農業技術,進行廣泛的推廣和擴散,實現農業技術資源在不同地區間的交流和應用。在提升管理效率方面,應在農業企業引入“產權明晰、權責清楚、管理科學、政企分開”的現代企業制度,植入先進的管理理念,推動建立規范有序的內部控制制度,具體可以通過創新管理戰略,引入國外農企管理經驗﹔創新融資方式,引入戰略投資者﹔創新人才吸納機制,引入專業管理人才等方式,從提升內部自主革新動力和強化外部競爭壓力兩方面,敦促農業企業著眼長遠,向管理要效率,以全要素生產率在體制改革上的創新激發企業活力。
中國農業產業發展基金(以下簡稱“中國農業基金”)通過對農業產業龍頭企業的投資,直接提升了被投資企業的資金實力,並向被投資企業提供技術、管理咨詢、客戶嫁接、資本市場融資、商業模式等一條龍服務,從技術到市場,從營銷到管理,持續為企業提供全方位專業性的指導,通過向農業龍頭企業提供多種增值服務,切實為企業帶來技術革新和管理創新,提升被投資企業全要素生產率,推動農業企業的轉型升級。
要素重構
盤活市場新動力
農業全要素生產率的提高是農業增長方式轉變的迫切需要,也是農業大國邁向農業強國的關鍵所在。有研究表明,我國農業全要素生產率處在比較低的水平,其中要素配置扭曲是很重要的一方面原因,突出表現為農業技術效率較低、人均產出較少、農業產業結構不合理等。要解決這些問題,需要採取多種形式、多種手段對農業產業生產要素進行重構,優化農業產業結構,提高農業產業生產要素的資源配置效率,尤其要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切實提高農業產業運行效率。一是重視農業產業中龍頭企業的發展。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可以起到“以點帶面”的作用,促進、帶動和引導行業發展,推動一個區域經濟繁榮,並且具有極強的輻射效應。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資金實力比較強,可以通過加大研發投入,促進農業生產、加工技術提升,提升行業效率,釋放勞動力,緩解勞動力短缺。二是圍繞市場,充分發揮資源、產品、區位優勢,推動產業發展、變革、轉型升級。目前,我國農產品的差異化程度比較低,農產品優化升級嚴重滯后於市場要求,導致一些農產品滯銷,一些農產品供不應求,農產品供給與需求不能有效對接,同時還存在部分農業產業附加值較低,急需升級換代產品,實現產業突圍。通過資金、資源支持,以市場為導向,採用市場手段促進資本、勞動等要素有效流動,提高農業生產的規模效率和要素配置效率,可以有效解決農業產業存在的這些問題,助力農業產業發展。
中國農業基金通過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的投資,通過整合利用金融、政府等多種資源,支持龍頭企業技術和新產品研發、跨境並購等,同時引導社會資本進入龍頭企業,提高農業產業的技術效率,優化了農業產業的產品結構,促進農產品流動,使農業產業生產要素配置按照市場化原則進行,提升了農業產業全要素生產率。
制度保障
引導資金入“三農”
2015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在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經濟增速從高速增長轉入中高速增長的情況下,要創新農業支持保護政策,提高農業競爭力。農業全要素生產率的提升是一項長期的系統工程,推動農業全要素生產率的可持續增長,建立科學合理的農業體制機制是保障。從當前來看,一是要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健全農村土地流轉機制。農村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要進行農村土地流轉,通過土地流轉,可以增加農民的財產性收入,縮小城鄉收入差距,便於開展規模化、集約化、現代化的農業經營模式,土地流轉和多種形式規模經營,是發展現代農業的必由之路﹔二是要創新農業經營體制,提高農民的專業化程度。通過創新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大力培育專業大戶、家庭農場、專業合作社、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等農業經營主體,發展農業的規模化經營﹔三是要深化財政制度改革,推進農村金融體制改革進程。農業是公共財政重點支持的產業,也是公共財政重點服務對象,應進一步加大公共財政對農村的傾斜力度,同時,要扎實推進金融服務“三農”,按照城鄉一體化布局的新要求,加強農村金融基礎建設,推進農村政策性金融、商業性金融發展,發展農產品期貨市場和農業保險。
為農而生的中國農業基金自成立初期,就致力於在農業金融體制改革的框架下,創新財政支農的新方式,拓寬農業產業融資的渠道,發揮市場的撬動作用,實現政策向導和市場經營有機結合,帶動和引導社會資金投向“三農”,為農業企業的轉型發展和做大做強提供充沛的資金保障。
加強培訓
人力資本再升級
雖然隨著城鎮化進程的不斷加快,農村人口受教育水平不斷提高,農業企業中高學歷員工佔比也不斷增大,但受制於地域差異以及農業產業開放程度等的影響,農業經營者總體的人力資本質量較二、三產業仍有較大差異,提高農業經營者人力資本質量是保障農業全要素生產率切實創造經濟價值的關鍵一環。因此,要加強對農業經營者技術培訓和經營培訓的投入,對重難點技術以及核心技術要領進行一對一的言傳身教,在農村開展多種形式和面向不同群體的職業培訓,系統提升農民的綜合素質,對農業企業建立常態化的調研、培訓和咨詢機制,將產學研緊密協同,實現技術成果與生產效率提升的對接和耦合。同時,為了激發農業經營者實踐新技術的熱情,可以在各地廣泛建立農業科技示范園區,通過合作或合營的方式,形成新品種以及新技術的引進、標准化生產、加工、營銷、物流等的示范園產業鏈,以產品、技術和服務為紐帶,有效促進農產品增值,積極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推動農業產業轉型升級,促進農民增收。
近年來,中國農業基金通過陸續幫助被投資企業建立起互聯網平台,在農業企業引入“互聯網+”的新思想,培育農業經營者樹立起基於互聯網的先進營銷理念和基於市場的先進生產理念,並指導培訓這些企業構建起“互聯網+產業鏈”的協作新模式,實現被投資企業電商模式的全覆蓋,將農業企業帶進互聯網營銷的大時代,進而大大提升了企業的營銷效率,加快了農業企業邁向產業化和現代化的步伐。
《 人民日報 》( 2015年10月22日 14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