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14年末,我國城鎮化率達到54.77%
更多農業人口進城融入(輝煌“十二五” 喜看新成就·數說“十二五”)
盼著和城裡人過一樣的生活,享受一樣的公共服務,億萬農民在我國城鎮化滾滾波濤洶涌不息的進程中,正在向全面小康努力邁進。截至2014年末,我國城鎮常住人口74916萬人,比上年末增加1805萬人,城鎮化率達到54.77%,標志著“十二五”規劃綱要中提出的“城市化率提高4個百分點,城鄉區域發展的協調性進一步增強”目標提前實現。
推進城鎮化,順勢而為,乘勢而上。“十二五”以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圍繞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提出的“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提高城鎮建設用地利用效率,建立多元可持續的資金保障機制,優化城鎮化布局和形態,提高城鎮建設水平,加強對城鎮化的管理”六大任務,新型城鎮化科學規劃,穩步推進。
著力解決“三個1億人”問題。城鎮化,是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十二五”期間,我國健全城鄉發展一體化體制機制,堅持走以人為本、四化同步、優化布局、生態文明、傳承文化的新型城鎮化道路,遵循發展規律,積極穩妥推進,著力提升質量。國務院在2014年提出,著重解決好現有“三個1億人”問題,促進約1億農業轉移人口落戶城鎮,改造約1億人居住的城鎮棚戶區和城中村,引導約1億人在中西部地區就近城鎮化。
著力有序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城鎮化,是人口的城鎮化。2014年7月30日,國務院出台《關於進一步推進戶籍制度改革的意見》,有序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推動戶籍制度改革,實行不同規模城市差別化落戶政策。截至今年3月,28個省份實現了農民工隨遷子女在流入地參加高考。截至今年9月,全國共有24個省份出台戶籍制度改革方案,部分地區降低落戶門檻。
著力加強城鎮化管理創新和機制建設。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十二五”期間,國家更大規模加快棚戶區改造,以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為指導,做好相關規劃的統籌銜接。提高城鎮建設用地效率,優先發展公共交通,保護歷史文化和自然景觀,避免千城一面。加強小城鎮和村庄規劃管理。探索建立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擔、多元化城鎮建設投融資等機制。通過提高建設和管理水平,讓城鎮各具特色、宜業宜居、充滿活力。保障性安居工程惠及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和城鎮弱勢群體。2014年,新開工保障性安居工程740萬套,基本建成511萬套。2015年安排保障性安居工程新安排740萬套,把城市危房改造納入棚改政策范圍。
城鎮化,是解決農業、農村、農民問題的重要途徑,更多的農業轉移人口進入城市、融入城市,促進了農民減貧增收。“十二五”以來,我國農民收入年均增長10.1%,目前增幅已連續5年高於城鎮居民收入增幅、高於GDP增速,連續11年保持較快增長。全國貧困人口由2011年的1.22億人減少到2014年的7000多萬人,5000多萬人摘掉了“窮帽子”,實現了義務教育、基本醫療和住房有保障。
《 人民日報 》( 2015年10月23日 06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