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勿失航天機遇(科技雜談)

余建斌
2015年11月03日08:39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中國航天正迎來一個難得的發展機遇。如果能夠抓住這個機遇並利用好,將加速實現我國從航天大國向航天強國的歷史性跨越

最新發射的亞太9號通信衛星,是我國第七個衛星在軌交付項目,也是我國首次向國際成熟衛星運營商提供通信衛星在軌交付服務,在某種程度上彰顯了國際航天商業市場對中國衛星和火箭技術的認可,也反映出我國航天領域實力的進一步提升。

我國開拓商業發射市場並不算太晚,也有一定的回報。當年孫家棟院士就曾帶著火箭藍圖到國外尋找機會。1990年4月7日,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運載火箭將美國休斯公司制造的“亞洲一號”衛星成功送入太空,實施首次商業發射服務,到今天已為20個國家、地區和國際衛星組織實施了41次國際商業發射,發射了47顆衛星,還提供了10次國際商業搭載發射服務。很不容易的是,上世紀90年代,我國航天盡管曾遭受挫折,在商業發射領域一度停滯,但最終還是挺了過來。

目前,從服務的地區和市場看,我國長征火箭發射的商業衛星服務范圍已覆蓋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其中,通信衛星為亞洲近鄰、非洲大陸、南美高原的發展中國家送去了廣播通信、遠程教育、遠程醫療服務。

不可否認的是,在歐美國家市場,不論出於商業和技術的原因,還是其他種種原因,商業發射和衛星服務市場由少數航天強國主導,中國企業很難進入。但這次亞太9號通信衛星為用戶提供服務,至少在技術上表明中國航天技術已經能在相對高端的市場提供成熟的服務,由此也能看到在商業發射領域的未來前景。

比如,發射頻度從初期的每年平均發射2—3次,到現在的每年平均15—20次,意味著中國航天已經能夠承受高強密度發射。加上火箭、衛星等可以批量生產,這些都使發射成本有效降低。最為可喜的是,在高強度高密度發射的背后,有一支比較年輕但對產品高可靠性、高安全性很有經驗的科研隊伍。

商業發射蓬勃發展,空間站、探測器登月返回等國家重大航天工程將持續實施,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北斗導航、高分、海洋等眾多衛星項目產生良好而廣泛的經濟和社會效益……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作為產業鏈較全的航天大國,中國航天正迎來一個難得的發展機遇。如果能夠抓住這個機遇並利用好,將加速實現我國從航天大國向航天強國的歷史性跨越,包括具備全面的宇宙空間探索能力,建成完善的國家空間基礎設施和航天裝備體系,具備引領航天技術發展的自主創新能力,具備實力雄厚的航天國際競爭力和話語權等。

在機遇面前,一方面需要航天大型企業和研究機構不斷創新,繼續引領整個行業和領域發展﹔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到,一些新的研發機構和民營企業也對民用航天領域充滿熱情,並具備了跨入門檻的實力。如今年較早發射的第一顆新一代北斗導航衛星,由中科院和上海市合作共建的上海微小衛星工程中心研制,採用了不同以往的衛星新平台和新技術,在性價比上比較有優勢。如果能夠讓這些新生力量獲得更多參與、成長的機會,整合到航天產業的生態鏈中,與大型航天企業一起合力構建起更為開放的民用航天創新生態,將為中國航天帶來更廣闊的創新空間。

《 人民日報 》( 2015年11月02日 20 版)

(責編:陳孟、劉然)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