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麻辣財經:中石化2000億元大手筆,意在油品升級?

冉永平
2017年03月02日19:10 | 來源:人民日報中央廚房
小字號
原標題:麻辣財經:中石化2000億元大手筆,意在油品升級?

麻辣財經

  3月1日,中石化集團董事長王玉普在上任近兩年后,首次接受國內媒體採訪。出鏡率如此之低,這在央企“掌門人”中是鮮見的。這位有著院士頭銜、以“技術派”著稱的央企負責人,與媒體一見面就立刻放出大招: “十三五”期間,中石化將投資2000億元,打造四個世界級煉化基地!王玉普還“放話”,要讓煉化成為國家的第三張名片。

  2000億元!魄力真不小,口氣也蠻大。這反倒把麻辣財經記者搞懵了:敢問王董您這是低調呢,還是高調呢?

  很多人關心:為什麼要打造四個世界級煉化基地?四大基地分布在哪裡?在去產能的大背景下,如此大手筆的投資會不會有負作用?您的關注,就是我們的動力!麻辣財經記者在採訪時,還真把這些問題都問到了。

  四大“世界級”基地,產能將佔半壁江山

  投入2000億資金,將打造哪四大煉化基地?這四大基地是茂湛(茂名、湛江)、鎮海、上海和南京。四大基地全面優化升級后,煉油年總產能將達到1.3億噸,乙烯達到900萬噸,分別約佔整個集團產能的45%和65%,成為中石化的主力軍團!目前,世界級煉化基地的標准是煉油能力為3000萬噸/年,乙烯能力100萬噸/年。按照這一標准,四大基地的規模水平躍升為世界級,那是妥妥滴!

  “目前,鋼鐵、煤炭包括煉油都在去產能,中石化這個時候高投入打造基地,這會不會與國家政策相背離?”一上來,麻辣財經記者就尖銳提問。

  對於這個問題,王玉普顯得胸有成竹:“提升打造四大基地,我們是充分考慮到國家去產能政策的。”

  王玉普給出的解釋是:煉油能力雖然過剩,但集中度遠遠不夠,急需優化。

  目前,全國煉油產能約7億噸,而需求隻有5.4億左右,從數字看產能的確過剩。不過,國內煉油規模雖然很大,卻形不成真正的規模化。中國目前是全球第一大煉油國,國內煉廠多達240家,除藏黔晉渝4省市區外,其他各省市區均建有煉廠,平均規模僅為308萬噸,遠低於742萬噸的世界平均水平。

  “全球最大的煉廠,產量超過6000萬噸。韓國一年煉油1.4億噸,而煉廠隻有4家。我國最大的鎮海煉廠,能力也就2300萬噸,在全球隻能排到18位。”王玉普說,從產業集中度看,我們遠遠落后於世界水平。

  規模小布局分散,必然導致能耗物耗高,投入產出比低等問題,從而影響競爭力。因此,優化產業布局,提高產業集中度,是提高產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前提。

  “我們是優化煉化基地,並不是增加新的產能。也就是說,把原來老廠的分散能力集中起來,使單個企業的規模做大,但總量並不增加。這既沒有背離國家政策,還有助於產業升級。”王玉普解釋說,打造四大基地,重點是產品邁向中高端,避免同質化競爭,實現差異化、特色化發展。

  產品邁向中高端,打造第三張“國家名片”

  日前,輕型汽車“國六標准”公布,引發社會廣泛關注。作為目前世界上最嚴格的排放標准之一,國六標准的實施,將全面提升汽車排放控制能力,大大降低汽車的污染物排放。按照要求,新標准自2020年7月1日起,要覆蓋到所有輕型汽車。但有消息說,上海、北京、天津等可能會提前實施,因為環保的壓力太大了!

  與之相配套的是油品升級。國六車用燃油標准,去年已公開征求意見,並通過了標准技術審查。石化企業也進行了油品升級准備工作,預計2020年可具備國六油品供應條件。

  王玉普表示,已經開始建設的中科煉化,建成后將主產“國六”汽油、柴油及航空煤油等油品和中高端化工產品,尤其是多產市場適銷的汽油、航煤。

  “我們提出的口號是,打造中國的第三張名片。如果說第一張高鐵,第二張核能,那麼我們煉化企業就應該做成第三張國家名片,在‘一帶一路’戰略中發揮作用。” 王玉普說,近年來隨著國際油價的下跌,世界產油國也開始轉型。過去油價高,他們隻要賣油就可以賺錢,現在油價低,這些國家也開始往下游發展,紛紛建設煉化企業。我們要抓住機遇,積極打造中國石化的品牌,讓中國煉化技術、設備和標准走出去,參與國際競爭。

  王玉普說,四大基地全面優化升級后,將完成增量投資2000億元,按2015年均價體系(布倫特原油54美元/桶),年可實現銷售收入8000億元,上繳稅費1700億元,與“十二五”末相比,分別增加2200億元、500億元。投入產出是相當可觀的。

  而且,石化工業的發展,上下游產業鏈長,“榕樹效應”顯著。數據顯示,100億人民幣煉油化工項目的投資,可以至少帶動下游400億人民幣的投資。以此測算,中國石化投資2000億元,提升打造四大世界級煉化基地,可帶動下游近萬億元的投資,同時促進裝備制造業的發展。(人民日報中央廚房·麻辣財經工作室 冉永平)

(責編:王政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