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6年網劇產業多維盤點

2017開年,網劇市場依然呈現出強勁的攻勢,平台加碼重推、制作方戰略傾斜、資本繼續看好。易凱資本創始人王冉拋出的“未來三到五年,拉動和支撐中國娛樂產業高速增長的引擎隻有一個,就是付費視頻用戶的高速增長”“這個時期中國娛樂產業最大最主流最成氣候的商業機會隻有一個,那就是用電影的商業模式做精品網劇。”等論斷刷爆朋友圈。
不得不說,網劇雖仍面臨政策監管收緊、制作有待提升、行業標准待立、播放量數據摻水等行業頑疾,但卻近年來是風口持續時間最長、盈利模式較為清晰、未來也極富爆發前景的文娛板塊。
網劇的風口起於2014年,至2016年年底,三年時間,網劇在制作品相、題材走向、大眾爆款能力等方面飛躍性提升,市場整體的播放表現、平台之間的競合關系、商業模式等開始打破以往電視劇產業鏈固有的想象空間。站在此高起點上,本文將從九大維度,用數據解讀的方式全面復盤2014-2016年的網劇市場。
流量表現:三年流量翻三番
根據骨朵數據顯示,2014年全網網絡劇總流量123億,2015年上升到229億,至2016年攀升至892億,實現三年流量翻三番。單部網劇播放的天花板也不斷被突破:據骨朵數據(2014、2015)、藝恩咨詢(2016)統計,2014年,搜狐視頻的《屌絲男士》以98000萬播放量成為全年播放量最高的網劇﹔2015年愛奇藝《盜墓筆記》以27.54億的播放量問鼎2015網劇王﹔至2016年愛奇藝推出的《老九門》更創造了114億播放量,創下當年網劇單部播放量最高值。
這三年,網劇質量得到大幅提升,相當一部分重點網劇已經達到甚至超過傳統電視劇。與此同時,頭部內容優勢更加凸顯。從2015-2016網劇播放量TOP5來看,2015年top5總播放量達79.48億﹔2016年top5總播放量達243億,較2015年同比增長205%之多。
平台表現方面,TOP5數量和播放成績上,愛奇藝均以較大優勢位於行業第一位,行業第二名屬輪流坐庄狀態。2015年網劇播放量TOP5中,愛奇藝佔兩部,搜狐視頻佔兩部,騰訊視頻1部﹔2016年TOP5播放量中,愛奇藝佔3部,樂視1部,騰訊1部。其中,2016年,愛奇藝以183億的總播放量佔據top5總播放量的75.3%。此外,繼2015年6部網劇敲開必靈俱樂部大門之后(必靈:billion的音譯,十億),2016年共有23部網劇涌入必靈俱樂部,並且出現了《老九門》這樣的百億“劇無霸”。
平台力量:獨播劇漸成趨勢,並擔當流量重任
2014-2016年,視頻平台對影視行業的顛覆日益明顯。整體而言,視頻平台的獨播劇數量呈上升趨勢,各平台之間的差異化競爭愈加激烈,網劇獨播更是平台拉開差距的關鍵因素,並開始擔當流量重任。據骨朵數據顯示,愛奇藝以131部、312億播放量領先,騰訊視頻67部、超200億播放量位列第二,其余視頻網站瓜分余下不到三分之一的市場份額,其中,數量方面,愛奇藝播出的網絡劇數量相當於其余視頻網站上線的總和。總體來說,2014-2016年,視頻平台間逐漸拉開差距,平台格局日漸明朗:愛奇藝、騰訊視頻佔據前兩位領跑,優酷位居第三,並以較大優勢領先樂視視頻、搜狐視頻。
題材分布:逐漸均勻並走向垂直細分
2014年,網劇市場以段子劇、都市劇為市場主流。2015年,伴隨《盜墓筆記》、《心理罪》等網劇的大火,驚悚懸疑、偵探推理勢起,網劇得到快速發展,無論在質量還是產量都有極大進步。至2016年,懸疑、奇幻、都市、推理逐漸扛起網劇大旗,與幽默、青春、古代、科幻等題材共同繁榮,打破了觀眾對於段子劇等常規題材的審美疲勞。
網劇題材市場經過三年深耕,呈現出全面開花、垂直細分的特點。2015年,愛奇藝《盜墓筆記》開創了懸疑探險劇先河,2016年,《最好的我們》《余罪》《老九門》再次將青春、罪案刑偵、懸疑探險劇帶入爆款行列,隨后,各平台相繼推出《鬼吹燈之精絕古城》《法醫秦明》《如果蝸牛有愛情》《美人為餡》等多部作品,均取得不錯成績。愛奇藝、搜狐視頻、騰訊視頻等優質平台對網劇題材的准確預判與成功運營為網劇市場的整體做大做出了引領性創新。
爆款造星:網劇爆款成新一代造星神器
根據中國網絡視聽節目服務協會網絡視頻用戶調研(2016)顯示,2015-2016,共有5部網劇(包括以網播為主的廣義網劇)躋身年度熱門電視劇top15,影視劇市場已經形成網劇與電視劇分庭抗禮的局面。其中,2015年有2部網劇(《盜墓筆記》、《蜀山戰紀》)﹔2016年有3部網劇(《余罪》、《太陽的后裔》、《最好的我們》)。
這些網劇的爆火,捧紅了一批新人演員,有的甚至直接晉升一線。據vlinkage藝人新媒體指數年榜top50統計,2014-2016年由網劇而走紅的新人演員逐年增多,視頻平台逐漸成為重要的造星媒介。如張一山憑借《余罪》,300萬身價一夕漲至5000萬,劇影綜資源拿到手軟。陳偉霆憑借《老九門》張啟山一角,由“國民師兄”華麗變身“大佛爺”,粉絲激增700萬,並在男藝人新媒體指數年榜從2015年第9名上升至2016年第4名。劉昊然因《最好的我們》釋放出驚天的“小爺力”,不僅撩到240萬新粉,還撩到國產良心劇掌舵手侯鴻亮,擔杠《琅琊榜2》男一號。不難看出,這三年不僅是網劇制造爆款的黃金期,也是新人偶像制造的黃金期。
IP題材:IP網劇數量攀升,播放量急劇看漲
2014-2016年IP改編劇的數量與播放量漲勢明顯,IP改編劇數量方面趨勢穩健。2016年,全年IP改編劇播出數量為55部,較2014年增幅達189.5%,同比2015年增長48.6%。從播放量角度看,IP改編劇勢頭強勁,2016年IP改編劇總播放量為490.6億,較2014年增幅達1535.3%,同比2015年增長227%。整體來看,2016年上線的55部IP改編劇更吸引490.6億播放量,佔全年的55%,IP改編劇的引流效果可見一斑。
由於相關政策審核等限制,大量優質IP無法通過電視台實現影視化。而伴隨網劇市場的日漸成熟,越來越多的優質IP通過網劇市場實現影視化的可能。根據2016年度影視大數據報告之十大熱搜網劇顯示,有9部網劇為IP改編。平台表現方面,愛奇藝有4部IP改編網劇躋身十大熱搜網劇榜,樂視視頻兩部,騰訊視頻、搜狐視頻、優酷各一部。
台網權力:向網而生漸成行業趨勢
這三年,先網后台經歷了從無到有的飛躍。2015年是拓荒之年。2015年9月22日,愛奇藝上線第一部先網后台大劇《蜀山戰紀》,其網絡播放量達35.24億,東方衛視平均收視率為1.053%,最高收視率達1.254%。同年10月15日,網劇第一次上星播出,《他來了請閉眼》播放量達14.9億,東方衛視收視率為0.574%,最高收視率達0.675%。
至2016年,網劇上星發展的如火如荼,《老九門》、《九州天空城》、《如果蝸牛有愛情》均實現了網絡與電視台雙平台同步播出,並取得亮眼成績。其中,以《老九門》為例,愛奇藝單平台播放量已達115億,是國內首部破百億的網劇﹔同時,該劇在東方衛視播出期間,平均收視率為0.941%,最高收視率達1.213%。可見,除網劇質量提升、視頻平台觀看便捷之外,更為重要的一點是影視劇產業“向網而生”的趨勢愈加明顯,網台聯動已經進入視頻平台起主導作用的新時代。
制作精良:網劇市場增量風口已過,提質是突圍關鍵
根據骨朵數據顯示,2014年全網上線205部網劇,至2016年共計349部網劇上線,數量較2015年的379部有所回落。網劇市場的增量風口已是過去式,目前的網劇市場已呈現出量少質優的特性,但仍存在良莠不齊的現象,因此提質才是網劇市場發展的關鍵所在。
同時伴隨各大視頻平台聯合專業制作公司紛紛發力網劇,網劇的資金投入也越來越高,正在改變著影視劇產業的整體樣態。據行業統計,2014年,網劇單集成本不足10萬﹔2015年,單集成本500萬的第一部網劇《盜墓筆記》誕生﹔至2016年,單集成本在300萬-500萬的網劇已經是市場常態。根據藝恩智庫統計,2016年總成本在5000萬左右的網劇有4部﹔總成本在1億左右的網劇有3部。伴隨網劇的發展,以及資金的涌入,視頻平台均已意識到打造精品網劇、提升內容質量才是網劇發展最好的出路。
精英涌入:專業影視人涉足網劇,精品化進程加快
2014-2016年,網劇市場正逐步走上質變的轉型升級之路,其制作班底逐漸由小團隊制作向正規軍入場,精品化進程明顯加快。以2014-2016全年十大網絡劇為例,越來越多的精英團隊涌入網劇市場。2014年,慈文、歡瑞初探網劇市場,2015年,慈文、歡瑞、正午陽光、山影、SMG尚世營業、唐人頻造網劇爆款,到2016年,再添新麗、上影寰亞勁軍,郭靖宇、白一驄、小吉祥天、尹琪、侯鴻亮、唐麗君、蔡藝儂、於正等人成為top10網劇的幕后“網紅”。
隨著傳統影視巨頭、知名編劇和導演等加入網劇市場,2016年網劇市場呈現出強勁勢頭。由愛奇藝、慈文傳媒、南派三叔、白一驄聯手打造的《老九門》成首部流量破百億網劇﹔由愛奇藝、新麗傳媒、天神娛樂聯手打造的《余罪》成功打造“反類型罪案劇”,引爆全網﹔由騰訊視頻、正午陽光、侯鴻亮聯手打造的《如果蝸牛有愛情》、《鬼吹燈之精絕古城》續寫國產良心網劇。究其原因,視頻平台的開放性是專業影視人涉足網劇市場的重要因素,預計未來,在眾多專業人士的加入背景下,網劇精品化進程會明顯加快。
商業模式:IP全產業鏈逐步全盤聯動,加速IP貨幣化拓寬蛋糕半徑
2014-2016,網劇市場持續保持高速發展,競爭態勢更加激烈,愛奇藝、騰訊視頻、優酷等主流視頻網站紛紛傾力大量資本和優勢資源,布局網劇市場,網劇付費、同名手游、VR劇等IP的產業鏈式探索正在不斷完善,且中國付費市場大獲豐收。根據藝恩咨詢數據顯示,2014年中國視頻付費用戶規模為945萬﹔至2015年,在《盜墓筆記》等會員劇的帶動下,付費用戶規模迅猛增長,全年付費視頻用戶規模增長至2200萬﹔藝恩網發布的《2016年中國視頻行業付費市場研究報告》顯示,截止2016年12月,中國視頻有效付費用戶規模已突破7500萬,增速為241%,其中愛奇藝佔據行業用戶規模的40%,。預計2017年中國視頻付費用戶規模將超過1億,且相比北美市場,想象空間依然廣闊:據全行業統計,在視聽付費市場成熟的北美,付費用戶佔比為20%,在我國,這一數字目前僅達到10%。
與此同時,在包容性極強的互聯網環境下,網劇IP拓展性,遠勝於傳統電視劇。以愛奇藝為代表,同名手游、VR游戲、VR劇、動漫、院線電影、網絡大電影全盤聯動,其正在構建平台、IP、用戶互動的生態體系。據行業預測,2017年,網劇市場將形成多元素授權、植入廣告、終端收費、衍生品等多元變現模式。2018年,從版權、電影、游戲變現而來的網劇市場將達到650億元。網劇IP全產業鏈開發逐漸成為影視劇市場不可小覷的先鋒力量。未來,通過劇、影、漫、游等多元聯動,加速IP貨幣化拓寬蛋糕半徑,發揮長尾價值將是網劇IP運作的重要模式。
總體觀之,網劇的發展正處於關鍵的上升期,視頻平台已經融入到影視制作的產業鏈條之中,經過野蠻生長與不斷試錯的階段,如何甄別和挖掘優質IP、合理開發產業鏈將成為網劇市場未來發展的核心要素。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