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售霧霾表有多不靠譜 30批次樣品竟無一達標

原標題:網售霧霾表有多不靠譜?30批次樣品竟無一達標
隨著人們對空氣質量關注度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希望能隨時了解身邊空氣質量,於是一種所謂的民用型PM2.5檢測儀也被稱為霾表的產品火爆了起來,那麼這種簡易的霾表准確度如何呢?國家質檢總局為了掌握霾表的基本情況開展了一次風險監測,詳情來看記者的採訪。
霾表在電商平台熱賣
記者在天貓、京東、亞馬遜、蘇寧易購等電商平台上,輸入PM2.5檢測儀、霾表等關鍵字,能搜索出相關商品有幾百件,價格從幾十元到上千元不等。記者在淘寶平台按照銷量進行了搜索,結果發現,銷量排名第一的這款PM2.5檢測儀價格不到200元,月銷量將近兩萬件。記者調查發現,在網頁上,這些體積不大的PM2.5檢測儀通常也被稱為霾表,外形多種多樣,有類似電子鐘表的,也有類似空調遙控器的,產品功能的介紹中,不僅可以迅速准確的顯示出周圍環境PM2.5具體數值,不少產品還聲稱可以同時檢測並顯示甲醛、總揮發性有機物等污染物的濃度數值。
為了評估目前電商平台銷售的霾表產品質量,國家質檢總局近日組織開展了對網售霾表產品的風險監測。本次風險監測抽取了30批次樣品,其中天貓商城8批次,京東商城16批次,亞馬遜2批次,當當網1批次,蘇寧易購2批次,1號店1批次。抽取樣品的產地覆蓋北京,廣東,上海等省市。
國家質檢總局產品質量監督司質量監督處處長吳向前:這次我們組織對30批次的霾表,進行風險監測,這30批次的霾表都是從電商平台購買的,通過我們的分析,有29批次沒有明確標識企業標准,這就給我們的霾表的質量帶來一定的隱患。
30批次的霾表樣品29批次沒有標注執行標准
30批次的霾表樣品,29批次沒有標注執行標准,單從外觀上已經發現問題嚴重,那麼霾表的內在質量又如何呢?記者來到承擔這次風險監測任務的上海市計量測試技術研究院繼續了解情況。
這些就是從不同電商平台購買的樣品,據檢測人員介紹,這次是針對電商平台上銷量較大、價格適中的產品進行抽樣,其中價格兩百到五百元之間的樣品佔50%,五百到一千元之間的樣品佔了50%,具有較強的代表性。在這些樣品的外包裝和說明書上,記者發現,大部分都明確標注了該產品對於PM2.5細顆粒物的檢測范圍,有的還聲稱可以檢測甲醛、揮發性有機物等。有13批次產品分別在說明書、外包裝或網頁上宣稱了產品能達到的具體精度。
上海市計量測試技術研究院材質中心高級工程師沈浩:這些樣品很多都把自己的精度要求寫的很高,級別要求很高,就正負5%,正負10%。這數值實際上遠遠低於我們檢定規程,對標准計量器具的這個要求,水平非常高了已經。
據沈浩介紹,精度達到正負10%、甚至正負5%已經超過了價格數萬元的專業級別的檢測儀器的檢測精度。但是30個霾表樣品中有29個沒有明確標識企業執行的標准。
沈浩說,他們現在也是沒有明示這方面的測試方法,或者說可能有自己的測試方法,但是沒有相關的,就是對應的產品標准。
風險監測重點是霾表准不准
專家介紹,消費者購買霾表主要目的是用於檢測居室環境空氣中顆粒物的濃度,因此這次風險監測的重點就是了解霾表的測試是否准確,或者能夠達到產品宣稱的精度。由於目前針對霾表產品還沒有相關國家標准和技術規范,抽到的樣品也沒有明示企業採用的標准,因此專家根據現有相關檢測儀器的國家標准設計了兩套風險監測方案,模擬了兩種不同環境條件,分別測試霾表讀數的准確性,而最終衡量一台霾表准確程度,有兩個關鍵指標,分別是產品示值誤差和測量重復性。
上海市計量測試技術研究院材質中心副主任高級工程師丁臻敏:示值誤差實際上就是設定標准濃度和霧霾表標稱濃度之間的一個誤差。測量重復性實際上對於同一個濃度來說,不同次測量的情況。一個是測不測得准,再一個是在同一環境中,能不能復現這個值。也就是說示值誤差越小,測量重復性越好的產品越准。在檢測實驗室記者看到,檢測人員將採樣的30批次PM2.5測試儀分幾次放入一台特定的檢測設備裝置進行檢測。這種特定的檢測設備裝置叫做粉塵濃度測試儀計量裝置,試驗中所用粉塵也是專門的標准粉塵。
上海市計量測試技術研究院材質中心檢測工程師李亞飛:膠囊裡面,這個粉塵,是我們檢定規程JJG846-2015版這樣一個粉塵濃度測試儀裡面規定的。具體的成分我們目前用的是煤粉。
記者:那它的粒徑大概是在多少?
李亞飛:粒徑基本是在PM2.5范圍之內。
所謂霾表示值差出十幾倍
檢測人員首先將4台樣品平均擺放在粉塵濃度測試儀計量裝置底部,調節粉塵濃度。記者卻注意到,當測試倉內PM2.5細顆粒物顆粒濃度達到300微克每立方時,測試艙內的樣品有一台讀數最終顯示為140微克每立方米左右,一台讀數在50微克每立方米左右,還有一台顯示僅為25微克每立方米。
據專家介紹,這次風險監測統一設定霾表樣品的試驗數據如果誤差超過了正負20%,就視為不符合參考標准的要求。根據測試的結果統計:
本次檢測的30批次樣品,在100微克每立方米的測試濃度時,示值誤差不符合參考標准要求批次達到93%,測量重復性不符合參考標准要求也有46%。
在500微克每立方米的測試濃度時,所有樣品示值誤差都不符合參考標准﹔測量重復性方面樣品不符合參考標准比例為46%。專家介紹,數據顯示,這種試驗條件下,30個樣品沒有一台示值誤差和測量重復性同時達到正負20%的精度。
為了保証風險監測結果盡可能的全面客觀,檢測人員又參照參照《室內空氣淨化器淨化性能評價要求》對三十台樣品進行了檢測。
上海市計量測試技術研究院材質中心高級工程師沈浩:就是模擬靜態的一個房間,裡面添加一定的污染物濃度,然后將儀表放在裡面,和標准的儀器進行比較,這樣一個測試方法。
檢測人員介紹,這次檢測是在測試艙內模擬PM2.5分別為50微克/立方米﹔100微克/立方米﹔250微克/立方米﹔500微克/立方米四個不同濃度條件下進行的,記者看到,除了樣品之外,檢測人員還將另外一台儀器同時放入了測試艙中。檢測人員介紹,放入的這台儀器叫做參比粉塵濃度測試儀,是一種專業的計量器具,主要用於粉塵濃度的測試。它的顯示數值單位是毫克每立方米,由於被測樣品的顯示數值單位是微克每立方米,檢測人員在記錄時需將它的讀數進行轉換后再與樣品讀數作比較。
上海市計量測試技術研究院材質中心檢測工程師聞真:因為我們的標准器已經經過了校准,就是當我們的儀器讀值達到50微克(每立方米)的時候,就可以基本上確認艙內的PM2.5濃度在50微克(每立方米)左右,然后用這個值來比對周圍跟它一起放進去的那些霾表進行檢測。
由於香煙煙霧粒徑分布中PM2.5顆粒物佔比達99%以上,所以檢測以香煙為污染物持續通入30立方米的測試艙,檢測人員同時打開均勻風扇和攪拌風扇,在測試艙內煙霧濃度穩定后,讀取不同被測樣品的數據,記者注意到,專業參比粉塵濃度測試儀示值為0.257毫克每立方米也就是257微克每立方米時,被測樣品一台顯示讀數99微克每立方米,一台顯示為28微克每立方米,讀數最高的一台顯示為130微克每立方米,還有一台顯示為68微克每立方米,顯然與經過校准的專業儀器示值差距不小。
據專家介紹,現場模擬實驗統一設定霾表樣品的檢測結果示值誤差限值為正負20%,那麼超過示值誤差限值就視為不符合參考標准的要求。
本次檢測的30批次樣品中:
在PM2.5濃度為50微克每立方米時,73%的樣品示值誤差不符合參考標准。56%的樣品測量重復性不符合參考標准要求。
在PM2.5濃度為100微克每立方米時,86%的樣品示值誤差不符合參考標准,47%的樣品測量重復性不符合參考標准要求。
在PM2.5濃度為250微克每立方米時,90%的樣品示值誤差不符合參考標准。40%的樣品測量重復性不符合參考標准要求。
在PM2.5濃度為500微克每立方米時,86%的樣品示值誤差不符合參考標准。47%的樣品測量重復性不符合參考標准要求。
30批次樣品無一能達到各種工況下均符合標准
數據顯示,在這種現場模擬實驗條件下,30批次樣品,沒有一件樣品能夠達到在所有測試濃度條件下都符合參考標准要求。
專家也告訴記者,霾表示值與環境實際值有一定的誤差是正常的,但這次風險監測的樣品,測試誤差大多超過了正常的范圍,與產品在說明書上標注的精度也嚴重不符。
上海市計量測試技術研究院材質中心副主任高級工程師丁臻敏:如果說霾表能夠滿足要求的話,它的示值誤差要在正負20%之內,如果過大的話,就証明這個霾表測試數據基本不是特別准確,通俗來講就是它測試結果不是特別靠譜。
30個樣品,最核心的精度測試中沒有任何一個能在各種工況下都符合參考標准的要求,有一些樣品的示值離實際情況已經差出了十幾倍,通俗的說這樣的霾表其實就是一個擺設,那麼是什麼原因造成這種現象的呢?
簡易工作原理決定簡易霾表精度低
專家分析,造成測試數據准確程度低,誤差大的一個重要原因,可能在於這類PM2.5檢測儀的自身構造,這些檢測儀大多是利用光散射原理,當空氣通過儀器內部的傳感器進入檢測儀內部,儀器根據散射光強度計算空氣中粒子的計數濃度,再通過換算,就是我們在檢測儀上看到的質量濃度數據了。為了進一步了解這些檢測儀的工作原理和內部構造,專家給記者拆解了幾個本次風險監測的樣品。
丁臻敏:這個傳感器,隻有一個孔洞。氣流通過它之后,並沒有任何的結構能產生它這種物理粒徑的一個分級。它在設計方面,本身就比較簡單。沒有輔助風扇,或者是其他輔助氣流進入的一種裝置,進入的空氣還是比較少的。從分析的角度,它的准確程度就可想而知了。
專家還告訴記者,大部分樣品的外形雖然不同,但是內部構造大同小異,絕大多數沒有自淨功能,不能夠自動校准,對於使用后粉塵污染帶來的傳感器敏感性下降甚至測量誤差難以解決。即使有採樣泵和風扇,因為成本原因,流量穩定性也不高,也可能嚴重影響到顆粒物濃度測量准確性。
霾表示值不准危害大
專家表示,目前大部分霾表產品在實際使用中容易受溫濕度、風速等環境條件的影響,顯示濃度的數值通常不穩定。另外部分霾表生產、銷售企業夸大了產品參數和性能指標,甚至聲稱檢測准確程度高於專業計量器具的,消費者依據這樣的霾表顯示數據作為日常出行防護指導可能導致防護措施不當或過度防護,甚至引起心理恐慌。
質檢總局產品質量監督司質量監督處處長吳向前:我們會將結果通過電子商務產品信息共享平台,共享給電商平台企業,要求電商平台企業對不符合要求的霾表進行下架處理。另外一方面我們也會反饋給生產企業,要求生產企業從生產設計、生產工藝等方面去進行整改。
據了解,作為一種新型的民用環境監測類產品,家用PM2.5檢測儀的聯盟標准已經在加緊制定中,考慮到PM2.5檢測儀本身的特殊性,標准著重在功能性方面對該類產品進行定位,將家用PM2.5檢測儀與專業檢測儀器區別開來,標准有望在今年出台。
有關專家告訴記者,消費者希望有經濟方便的工具能夠用以了解空氣質量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是空氣檢測本身的復雜性是客觀存在的,目前的科技水平還很難把相關的高精度檢測設備成本做的很低,所以不要盲目相信電商平台上簡易霾表低價又精准的宣傳,謹慎選擇相關產品,監管部門也應該抓緊工作,把那些沒有使用價值的“擺設類”產品盡早清除市場。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