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給側改革深化之年 首汽租車的創新探索與風向價值

2017年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內涵更廣,任務更重。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指出,繼續堅持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把改善供給側結構作為主攻方向,通過簡政減稅、放寬准入、鼓勵創新,持續激發微觀主體活力,減少無效供給、擴大有效供給,更好適應和引導需求。
如何針對需求側調整,讓社會資源更加有效地利用起來?圍繞相關話題,前不久人民網“兩會有我 砥礪奮進”欄目邀請到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員張燕生、萬博新經濟研究院院長滕泰做客訪談,並邀請找鋼網首席戰略官、高級副總裁郎永淳為特約主持人。值得注意的是,人民網記者分別用首汽租車、首汽約車以及Gofun新能源租車接待三位嘉賓,親身體驗首汽租車作為共享經濟創新模式提高供給質量和擴大有效供給的意義。
人民網記者通過APP客戶端進行下單,首汽租車員工很快將車送達,現場請記者查驗車況,確認郵箱已加滿等事項,在短短數分鐘時間裡就可以自駕接待嘉賓直達演播廳。在體驗首汽租車、首汽約車及Gofun新能源分時租賃服務過程中,三位嘉賓也對首汽租車等出行創新積極響應供給側改革精神,有效提升汽車資源利用效率給予了肯定和支持。
滕泰在體驗首汽租車服務時認為,交通是供給側改革很重視的領域,也是重點推動的領域。“租車需求場景是普遍存在的,例如外地來到北京,他(她)可能會有租車的需求,需要又這樣的服務。”郎永淳在談及首汽租車這種共享經濟模式時表示。
張燕生先生認為,首汽約車很安全,很規范,很舒適,很周到,給客人很舒服的感覺,“這種供給形式創新提升了供給效率,這是社會的進步。”他說。
人民網選取極具行業代表性的首汽租車、首汽約車作為嘉賓的接送車,在引入探討供給側改革話題的同時,也讓我們看到首汽租車等共享出行經濟在供給側改革層面上對未來交通發展的意義,為業界同仁帶來更多啟示意義。在互聯網+時代潮流下,首汽集團積極響應國家政策和方針,旗下的首汽租車、首汽約車和新能源汽車分時租賃項目(Gofun 出行)以用戶需求為導向,全心全意專注於驅動中國出行新未來。今年2月,首汽約車拿下了首張北京市網約車平台經營許可証,成為網約車領導品牌,得到政府認可和肯定。
近年來,盡管北上廣等一線城市通過限行限購政策使得交通壓力得到一定程度緩解,但汽車供需矛盾和出行難問題仍普遍存在。中國公安部交管局的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底,中國私家車保有量為1.46億輛,但機動車駕照持有人數高達3.6億人,有本無車人群超過2億。隨著汽車保有量持續上升,有本無車族繼續擴大,人民將面臨更嚴峻的交通擁堵及出行沒車問題。
與交通壓力相關的另一面是大量汽車資源被閑置,沒有得到充分利用。以租車行業為例,企業的車輛閑置率一般都不低於50%,在一些小型租車企業中,車輛的閑置率甚至能達到70%—80%;長時間的閑置也會讓車輛提前老化,進而導致更多的資源被浪費。除此之外,門店鋪設、借還車、車輛報廢回收等眾多在租車行業供給側的問題,不斷攤薄企業利潤。最終導致租車行業利潤普遍低、行業整體發展滯后。
首汽在出行領域精耕細作60余載,服務過程中的專注、團隊高效的運轉和管理體系的完善,奠定豐厚的企業底蘊,成為行業發展風向標。作為中國最早從事專業性汽車租賃服務的公司,首汽租車自1992年成立以來,秉承了首汽集團貫有的“中國服務”理念,致力於為大眾提供舒適、便捷的用車服務。無論是建國以來數十年接待外賓政要的專業氣質,還是在“兩會”等國家大型會議及活動的用車保障服務,再到一直以來的“白手套”品質服務印象,首汽租車被部分同行和媒體譽為中國的“租車國家隊”。
在嚴保服務質量和貼合用戶需求的同時,首汽租車在自身供給側改革方面不斷發揮創領精神,用互聯網技術力量和數據化管理最優化整合閑置汽車資源,提升汽車利用效能,智能化實現供需雙方高效配置,顛覆傳統租車模式,盤活現有汽車資源,創造更多的價值,為交通出行良性發展注入澎湃動力。用戶隻需打開首汽租車APP即可全程在線訂閱相關服務,首汽租車在降低出行交易成本的同時提高了汽車供給的質量與效率。而這些優點,恰與供給側改革的精神內核一致。
如今的首汽租車既擁有傳統的短租自駕、定向長租、商務用車、公車改革,也涵蓋了互聯網模式的融資租賃、約租車、新能源分時租賃等多種汽車租賃業務,用創新多元業務形態滿足國民出行需求。目前,首汽租車在全國70余個城市擁有500多家服務網點,汽車保有量近30000輛,覆蓋了火車站、機場等主要交通樞紐。
視頻連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