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阻礙制造業轉型升級慣性思維:差不多就行 國產不如進口

2017年04月21日08:19 | 來源:工人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阻礙制造業轉型升級慣性思維:差不多就行 國產不如進口

  “伴隨工業化的進程,國家將面臨中等收入的陷阱,要跨過這個陷阱,制造業要發揮重要的作用。從國際案例來看,沒有跨過去的,大多數都是制造業不強的國家。”同濟大學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鐘志華近日在一個有關中國制造2025的高峰論壇上說。

  參加上述論壇的專家們認為,中國制造業亟須由大變強,而中國制造2025被認為是中國制造業轉型升級的一個行動指南。

  然而,《工人日報》記者近期到企業調研和採訪相關專家時發現,中國制造業經歷30多年的發展,行業內部以及外界形成了一些慣性思維,困擾著制造業向中高端邁進。專家們表示,應該打破這些阻礙中國制造轉型升級的慣性思維。

  慣性思維一:產品隻要能用、有人買就可以了

  “不少人覺得生產出來的產品隻要能用、有人買就可以了。”一家制造業企業的技術工人感慨地說,“差不多就可以了”的思維阻礙了產品質量的提升。

  生產者的這種想法也影響了企業採購部門的行為。上海大眾汽車有限公司發動機廠維修科技術總監徐小平在一些企業調研發現,採購部門考慮到預算和成本,很多時候在同等條件下隻買便宜的。“哪有那麼多物美價廉的東西,買回來的零件質量不是最好的,生產出來的產品質量就不會好到哪裡去。”

  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裡,由於國際、國內市場龐大,對於中國制造企業來說,並不愁銷量。有業內人士指出,由於國內市場充斥著劣質貨,以及劣幣驅逐良幣的市場現象,使得生產者削弱了生產高質量產品的動力與意願。

  然而,近年來,老百姓的消費需求以及制造業客戶的需求都發生了變化。

  此前發生的去國外搶購馬桶蓋的現象,從側面反映消費者對於高端制造產品的需求在增強。對此,工信部部長苗圩表示,針對不斷變化的消費需求,國貨當自強。“我們在供給端發生了問題,雖然很多行業出現了產能過剩,但是對中高端的需求還不能滿足。”

  潤滑油行業被認為是經濟發展的晴雨表之一。長城潤滑油品牌推廣部主任皮天福對客戶需求的變化感觸頗深:“隨著中國制造2025的推進,制造業在不斷升級。一方面,一些落后產能被淘汰,油品需求量在減少﹔另一方面,一些諸如高鐵、大輪船、綠色能源、風電及機器人裝備等新興行業發展起來,對於油品的質量要求卻越來越高。”

  破除“差不多就可以了”的思維,在供給側進行改革,滿足需求側的變化成為擺在中國制造企業面前的現實問題。中國石化長城潤滑油執行董事、總經理宋雲昌認為,無論是潤滑油行業內部的發展趨勢,還是工業產業的外部需求,都將讓潤滑油產業進一步走向高端化、精品化。供給側改革並不是一道關於“要不要”的選擇題,而是一道如何改革、如何走向高端化的問答題。

  慣性思維二:生產者只是對現有的產品進行推薦

  產品質量提上去了,就一定能滿足市場需求嗎?在一些人看來,酒香不怕巷子深,生產者隻管埋頭做產品。客戶和廠家之間的聯系僅限於買和賣的關系。

  “在過去相對粗放的時期,客戶需要什麼樣的產品,就去市場上買,生產者只是對現有的產品進行推薦。”皮天福說,隨著產業升級的加快,企業如果只是一味跟蹤市場需求,很難跟上節奏。應該主動去了解客戶的需求,甚至創造需求。

  在制造業摸爬滾打幾十年的徐工集團董事長、黨委書記王民表示,現在全球的制造業企業,“都在研究如何使客戶更高興,願意買我的產品”。

  為了更好地滿足客戶的需求,沈陽機床股份有限公司代理董事長、總裁趙彪表示,該公司通過使用智能制造的技術,實現了商業模式的變化。系統研發之前,企業跟客戶之間是單純的買賣關系,交易完成之后就結束了。現在所有的設備都是由企業來維護保養,幫客戶來提升效益。

  而長城潤滑油則在業內首先提出了“技術+市場”的發展模式,讓研發人員走出實驗室與銷售人員一起組成項目小組,走到核心客戶的身邊做研發。

  皮天福以長城潤滑油和寶鋼的合作舉例說:“寶鋼集團的一個軋鋼設備使用的是進口軸承,我們的工作人員長期在現場跟蹤設備使用,了解設備的溫度、負荷和轉速。經過兩年的時間,我們的研究人員和他們的工作人員一道研發出合適的產品。最終寶鋼使用了我們的潤滑油,替代了此前使用的進口產品。”

  宋雲昌表示,由產品制造商向制造服務商轉變是一個趨勢,不是簡單的制造加服務,而是制造與服務的有機融合,歸根結底是增強為客戶創造價值的能力。

  慣性思維三:國產產品不如進口的

  無論是在採訪普通消費者,還是在採訪制造業企業的過程中,受訪者一個較為常見的觀點就是國產產品不如進口的。

  盡管在不少制造業生產者看來,現在一些國產產品的質量並不比國外產品差,但是國人對於國產產品的偏見仍然存在。

  有評論指出:“不是中國制造不好,而是我們的慣性思維與不信任。”

  國家質檢總局局長支樹平表示,要推動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變,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轉變,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轉變。要培育一批真正叫得響、消費者歡迎、甚至國外消費者都歡迎的中國品牌,打出“金字招牌”。

  “中國制造2025,不僅僅是主機廠跟上,類似潤滑油這些配套的產品也得跟上節奏才行。冶金、建材行業進口裝備很多,他們使用的往往是進口的潤滑油。”皮天福說,為了讓企業使用國產潤滑油,長城潤滑油到這些進口設備的生產廠家拿到認証,再回到國內讓國內企業適用,並且對方需要服務隨叫隨到。

  此外,長城潤滑油選擇跟西門子、奔馳等全球知名的廠商進行合作。“這些大公司用我們的產品有助於打響我們的品牌。”皮天福表示。

  據悉,目前,長城潤滑油在美孚、殼牌等國際大牌的夾擊中,成功突圍,在中國市場佔有率排名首位。

  “對於每一個中國制造人來說,就是要通過打造我們的品牌,打破國產和進口的界限。”皮天福解釋說。

(責編:孫博洋、夏曉倫)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