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樁公共自行車採購單價逾6000?永安行稱須客觀准確看待

人民網北京5月2日電 (孫陽)近日,有媒體報道:有樁公共自行車存在生產和運營成本高的問題,地方政府採購單價或達6000-8000元不等。
常州永安公共自行車系統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永安行)副總經理陶安平表示,作為長期以有樁公共自行車模式為主業的龍頭企業,永安行認為有樁公共自行車有其存在的現實條件和重要意義,6000-8000元的政府採購價包含了系統設備、工程建設及5年的運營管理成本,同時,以採購單價論利弊的說法並不准確客觀。
有樁公共自行車是資源浪費?
變無序為有序 貼近惠民本質
城市公共自行車系統的設立在我國已將近10年。2008年5月,杭州開始在全市建設公共自行車系統,截至目前,杭州公共自行車已有約3770處服務點、8.58萬輛車,累計使用人次逾7.52億。隨著電子、信息集成、無線通訊等技術的進步以及管理理念的日趨完善,中國公共自行車行業步入高速發展期。同時,2016年年底,隨著商業共享單車異軍突起,以互聯網建立的創新模式在快速贏得市場的同時也飽受爭議。以摩拜為例,其官方數據顯示截至去年底共有1000萬用戶,這意味著大約有30億的資金存量。存量資金如何監管、資本驅動下的持續性以及超量投放、扎堆投放、無序擺放等問題不僅是困擾共享單車健康發展的難題,更成為市場和消費者質疑的焦點。
陶安平認為,城市公共交通作為一項“惠民工程”,不僅是解決居民“最后一公裡”問題的重要舉措,更有其存在的必要性。
從運營模式來講,有樁公共自行車的押金受財政監管,且更貼近惠民本質。以北京為例,北京市交通委員會規定的公共自行車租車費用為1小時內免費騎行,1小時以上每小時1元(不足1小時,按1小時計費)﹔而南京則規定為2小時免費騎行。
從投放秩序來講,陶安平表示,公共自行車站點按照住建部出台的《城市步行和自行車交通系統規劃設計導則》,根據居民出行需求統一規劃后投放,有明確的服務考核指標,各站點的空滿樁都需及時完成調度,而共享單車因其追逐熱點區域的市場特性,容易導致扎推投放和隨意停放的現象。
“公共自行車在中國有非常成功運營模式和管理方法,是惠民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與之相比,共享單車的商業模式和持續運營能力還有待証明,片面地夸大或否定其中一個都是不客觀的。”陶安平認為。
採購單價6000-8000元貴不貴?
購買五年服務 包含運營人員等系統管理成本
針對媒體報道“一輛永安行有樁公共自行車的中標合同單價浮動在6000-8000元不等”的情況,陶安平表示,其實政府購買的是中標企業的5年公共自行車服務,如果按照8000元的標准計算,平均一年費用為1600元左右。
每年1600元中包含哪些服務內容?陶安平介紹說,這1600元中包含公共自行車、鎖車設備、管理平台系統、工程建設及運營服務等一切費用。“政府要求中標企業成立公共自行車運營公司,負責公共自行車5年運營中的調度、維修、保養、丟失、人員、投訴、服務等一切費用。”
其中,運營人員的成本是重頭。多地政府要求中標單位按每百輛1.5人來配備,並且中標單位還應給運營人員承擔工資及各項保險。“僅此一項人員費用,每輛公共自行車的每年費用就佔到700-900元不等,而在北京、上海等城市,這個成本就更高。”陶安平說。
“擁有完備的鎖車設備和管理體系,最重要的是可以保証車輛的有序停放。政府各級部門及財政支出之所以像支持地鐵、公交一樣支持自行車交通,不僅因為這是公共交通體系的重要支撐,更因為這關系著城市治理的規范和惠民利民的最終落地”,陶安平認為,公共自行車和共享單車都屬於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組成部分,兩種方式可以共生並存,永安行願意與整個行業一起找到一條適合中國自行車交通發展的成功商業模式。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