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李天馳:加快建設編程教育“軟基建”

人民網記者 喬雪峰
2021年06月18日17:18 | 來源:人民網
小字號

近年來,“教育新基建”成為熱詞,無論是教育教學設備的升級,解決信息化裝備落后的痛點,還是將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技術與教育行業深度融合,新基建為校園數字化和智慧化帶來廣闊的想象空間。

教育行業如何搭上新基建快車,實現數字化、信息化的加速發展?近日,人民網經濟科技頻道攜手互聯網教育智能技術及應用國家工程實驗室共同舉辦“人工智能賦能區域智慧教育——教育新基建專場”,邀請政產學研各方,為教育新基建長足發展建言獻策。

加快建設教育“軟基建”,向“教育生態”轉變

教育需要怎樣的“新基建”?如何做好“教育新基建”?編程貓創始人兼CEO李天馳認為,教育新基建的主要目的是服務新的教育方式,教育新基建不僅需要硬件環境方面的基礎設施建設,同樣需要新工具、新教育資源做支撐,要重視教育新基建中的“軟基建”。

“今天我們在呼喚新的教育方式、跨學科融合、STEAM教育,其實這些都需要‘新工具’等軟基建來實現。”李天馳指出,編程教育是數字時代的基礎性基礎,與傳統學科不同,編程教育是用工具來開發孩子的創造性思維,工具就是編程教育的基礎。

李天馳表示,加快編程教育新基建建設,引領編程教育行業創新與變革,重心要從硬件為主的“基礎建設”向以教育資源為主的“教育生態”轉變,形成以編程工具為核心,以信息網絡、數字資源、開放平台、創新應用、可信安全、智慧校園為重點,構建“1+6”的編程教育高質量發展支撐體系。這其中,要充分重視編程工具的國產化和安全性,重視編程教育內容的專業性與科學性。

李天馳建議,未來國產的操作系統、國產的編程語言、國產的課程設計平台都會成為教育新基建的“軟基建”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這些“系統層”基建將為新時代的教育信息化工作提供更安全、更可控的底層支撐。“像華為自主開發的國產鴻蒙系統,就屬於軟基建,在這方面,編程貓也正在與一些國產操作系統進行深度合作。”

堅持學術引領教研,堅持服務學校優先

推進教育新基建,教育資源平台建設是其中重點。當前,我國教育資源平台建設現狀如何?還存在哪些短板和不足?各行業主體如何更好地參與進來,形成教育資源全員參與,聯通校內外的生態?

李天馳表示,在內容資源方面,編程教育面臨著更直接的問題,即優質內容稀缺、行業標准尚未確立、師資力量有限、區域教育資源不均衡。

“在編程貓與各地合作過程中我們發現,目前很多課程的數字資源較為傳統,以ppt、簡單的講課錄制視頻為主,應該鼓勵並加大力度投入到具有豐富交互效果的課程內容建設中去,充分利用新科技、新手段進行跨學科內容的建設,例如將課程與最新的科技手段結合起來,建設基於課程的交互性程序、互動游戲等,寓教於樂,激發學生主動探索的興趣。”

李天馳認為,編程教育內容建設要堅持“學術引領教研”“服務學校優先”的原則,學術研究要結合中小學的實踐,永遠先走在應用的前面。

與高校產學合作,加大師資培訓力度

推進教育新基建,目的在於培養更多創新型人才,但當前還面臨師資缺乏等短板,未來如何應對這一挑戰,更好地提升師生信息素養呢?

李天馳認為,在當前人工智能、編程教育等領域,師資培訓中有非常多的痛點。如新的教育資源和手段層出不窮,但是如何有效給予教師們更科學、更實用的長期資源?如何運用技術手段有針對性地提升人工智能教育的教學質量和效率?如何才能讓鄉村和偏遠地區的師生也能享受優質編程教育資源?

對此李天馳表示,一方面,通過與高校等學術機構開展產學合作協同育人,以及與各地教育部門合作培訓信息技術老師等方式,培養未來人才和專業教師。另一方面,以技術手段入手,搭建平台幫助提升編程和人工智能教育的教學質量和效率。

(責編:趙竹青、呂騫)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