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寵物行業發展需突破“高品質供給”瓶頸

在國內需求巨大,海外競爭對手面臨相關限制的利好條件下,中國寵物行業離爆發式增長似乎還隔著一層窗戶紙。
從全球范圍來看,寵物行業都和巨大的商機聯系在一起。尤其是隨著城市化程度加深、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老齡化趨勢上升等問題共同為寵物行業進一步發展創造了條件。
而隨著消費升級和老齡化,中國正迎來“它經濟”的黃金時代。根據《2016年中國寵物行業白皮書》,我國寵物行業於2010年起進入高速發展階段,2015年我國寵物市場規模已近1000億。
雖然寵物產業已經瀕臨爆發前期,但是遲遲看不見爆點。巴士寵物創始人兼CEO吳雅輝分析說,高品質供給的缺乏已經成為限制寵物行業進一步發展的“掣肘”。而國內寵物產業無法提供高品質服務和產品的更深層次原因,是目前國內寵物產業過於粗放,生產廠商垂直整合程度較低,質量呈現良莠不齊,市場影響力較小。
河北海昌寵物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趙景利也以寵物食品為例分析說,2016年,食品消費額在寵物全行業中佔比38%,市場規模達330.75億元,並在近五年裡年均增幅超35%。但相比美國寵物食品行業已經過多年兼並收購,形成以瑪氏、雀巢等領導的寡頭競爭格局,中國寵物食品企業集中度極低。2015年我國寵物食品市場銷售額排名前10的生產企業中,國內寵物食品公司佔據7席,但各家公司的市佔率均不超過6%。
不過相比於面臨一定限制的外資企業,國內寵物企業仍有進一步向上突破的機會。“隻要國內寵物企業研發和市場能力大幅提升,行業集中度進一步加強,提高有效供給,不僅能夠共同做大市場蛋糕﹔而且無論是在寵物食品還是用品方面,還存在大量國產替代的機會,尤其是在被外企‘霸屏’的中高端市場。”吳雅輝說。
值得注意的是,在電商發展大量企業完全舍棄了線下渠道的當下,寵物行業面臨的情況卻是線下零售仍有待開發。
吳雅輝表示,中國線下寵物店超過1萬家,多為小規模單體私營店,單店面積100平方米以下的店面佔50%以上﹔運營模式為一店多能,但整體缺乏專業服務標准。未來需要通過全新綜合服務平台、雲供應鏈平台、人才孵化基地等領域的建設助力寵物行業轉型升級。(完)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