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CSO廖建文首次內部分享:定義未來,超越競爭

近日,前長江商學院副院長廖建文教授首度以京東集團首席戰略官的身份,在京東創新大賽上發表公開演講,分享他對於企業創新與競爭、零售新格局的思考。他表示,競爭趨優會走到模仿,競爭求異才能走到創新﹔競爭最好的標准不是靠近對手,而是如何更好的滿足客戶的需要。在消費和科技快速變化的今天,零售與零售的基礎設施正在被改變。我們更應該站在行業終極看現在,定義未來,超越競爭。與其求好,不如不同。
以下是廖建文演講全文:
非常高興看到關注京東創新的同事們,在此見証“京芽”創新項目的評選,特別希望在不久的將來不僅看到京芽,還能看到京苗、京樹。京芽是創新的起點,我也非常贊同今天會議的主題——沖破邊界,新動未來。這裡有兩個重要的概念,邊界、未來。創新有非常多的形式,有產品創新、流程創新、商業模式創新、管理創新,有一系列不同的創新,創新還有漸進式、激進式等不同形式的創新。
今天我要分享如何理解突破邊界,如何定義未來的創新。
這個“創新”,和一般講的創新不太一樣,為什麼在這個時候講創新,這與當前零售所面臨的時代有關系。今天零售所面臨的變革時代,智能化改變零售時代裡,我們應該思考另一類創新,這類創新的思考不會否定在座思考的創新,但是我希望挑戰在座每一位思考,來談另一類創新。這類創新能夠真正達到定義未來,超越競爭的創新。這種創新真正能去詮釋一個企業成功和失敗。
看一個簡單的例子,2007年之前看不同手機,問在座喜歡什麼手機,毫無疑問,你會想到摩托羅拉、諾基亞。在2007年的時候諾基亞有很多新產品,都在不斷的滿足各種用戶的需求,諾基亞的思維模式是:白領需要什麼手機,不同用戶需要什麼手機,不同手機滿足不同需求,導致產品多樣化。2007年出現了另一類手機,iPhone。為什麼諾基亞沒有想到走蘋果這種形式呢?而蘋果手機的出現重新定義了手機行業,今天大家知道手機行業裡90%的利潤被蘋果手機一家佔領。蘋果進入手機行業沒有模仿、跟隨諾基亞做的手機,甚至做更牛的手機,而是重新定義了行業,改變了這個行業的規則。
再來看,福特的T型汽車,從上世紀開始,它定義了汽車行業的標准,到今天出現了無數車,所有的車,看過去汽車行業100多年的發展歷史,基本的框架沒有發生太大變化,無非把排氣系統做得好,做內飾,僅此而已。競爭的結果導致三大企業、全球領先的企業,但是沒有想到改變汽車行業的不是這三大汽車企業,而是沒有做過汽車的特斯拉。它對其他行業的改變,包括無人駕駛對汽車的改變,不是改變汽車本身,而是汽車生態系統和價值鏈。這個改變和原來傳統汽車所有的競爭優勢都不相關。而同時,對於新進入汽車行業的特斯拉講,它沒有思考福特怎麼做車,沒有思考如何把車做一個超越福特的性能,而是用一個全新的創新思維改變汽車行業的游戲規則。
我們講索尼專賣店,傳統專賣店的游戲規則是把產品陳列在貨櫃上,通過什麼形式使用戶瀏覽更多的產品,產生銷售機會。在《喬布斯自傳》中,喬布斯講述了他如何進入零售行業,為什麼蘋果進入零售行業一下子改變了零售行業的規則。當時蘋果進入零售行業時,請的第一個零售CEO是做傳統零售的,在倉庫裡面,這位CEO秘密把零售終端搭建好,喬布斯沒有通過,重新設計。今天蘋果的零售店成為全球每平方米銷售額最高的零售店。蘋果零售的游戲規則不是按傳統的零售概念來,而是如何讓用戶體驗產品。在我們來看,傳統零售,今天的AZONGO,它改變的不僅是零售類場景,而是科技完全被改變。
在京東,劉總從線下走到線下時融到第一筆錢,那時候當當如日中天,當時的電商環境,今天的京東是后來者。大家可以想象,我們認為互聯網是輕模式、輕資產,但沒想到劉總決定把融的錢用來自建物流,恰恰是這樣,冒天下之大不韙干物流奠定了物流持續發展的競爭力。也意味著,當時京東沒有看當當網怎麼做,其他電商怎麼做,而是看到行業的終極,我們該怎麼做。今天我們的物流成為公司持續成長的立足之本。
競爭求異與競爭趨優
其實這幾個創新,很大程度上沒有模仿,沒有跟隨競爭對手怎麼做,而是重新打破行業的邊界,重新定義我們的未來。這裡面代表了兩種不同的競爭思維,競爭趨優還是競爭求異,當競爭求異的時候我們反而做的更好,競爭趨優會走向同質化。這代表了這種不同競爭的思維模式,我們如何思考競爭,決定了我們如何競爭。當我們競爭趨優的時候,我們的關注點是競爭對手,我們競爭對手怎麼做,我們怎麼做,這隻能跟競爭對手靠得最近,但是無法超越,也使得我們慢慢失去了對消費者的關注,把超越競爭對手變成我們競爭的目的,而結果是競爭的趨同化。競爭最好的標准不是靠近對手,而是我們認為什麼是適合客戶的,什麼能夠創造新的行業。
今天對京東來講,這種思維改變尤其重要,因為我們面臨的競爭對手,真正超越競爭對手的不是跟京東做的一樣,而是跟京東做的不同,在創新層面要跳到更高層面思考問題,如何去創新,而不是模仿。
競爭求異才能走到創新,競爭趨優會走到模仿。
與其更好,不如不同。
這兩個層面的思維邏輯決定了我們如何定義競爭的問題,而這種競爭的思維在當下這個時代變得尤其重要。為什麼?因為零售的本身面臨一個新的時代變革。我們經常講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糟糕的時代。最好的時代是一切皆可能,永遠不變的是變化本身。最糟糕的是當你延續過去的商業模式,你會變得最糟糕,在變化的時代,過去的商業模式都會面臨挑戰。
這意味著我們首先思考一個核心問題,今天零售處在什麼時代,我們思考什麼樣的創新?如果把零售和汽車行業做類比,今天我個人認為,今天的零售行業相當於過去的汽車行業一樣,過去汽車100年沒有發生變化,今天電動汽車、無人駕駛重新定義汽車行業,它不僅是把汽車變成了一個電腦加四個輪子,更重要的是讓整個汽車的系統、生態體系發生改變,這種改變的結果,會形成新的行業標准,而新的行業標准形成之后會出現新的創新。
講到零售,最近的10年、15年也面臨同樣的問題,今天我們講人工智能,所有的技術,其實在根本上都在改變我們零售的基礎設施。
具體講,有幾個方面的變化,當然很多人會講,零售的本質是不變的,成本、效率、體驗,這沒有問題。這個行業的本質不會變化,但是什麼會發生變化?創造行業本質的價值方式和獲取價值的方式在發生變化。這個變化有兩個驅動因素:消費變化和技術變化。
消費代表幾個方面,第一,消費者需求的多變化、多場景,第二,代表消費者的參與感,第三個是消費者個性化的需求。這使得未來的零售必須走到“千人千面”。為什麼所有行業都在談“精”這個概念,精准醫療、精准健康、精准農業。“精”意味著需求的顆粒度變得非常小,由工業化時代的規模經濟走向單元經濟。技術的變化,所有的場景數據化,結果形成數據的網絡協同,最終走到智能。
回想傳統行業,未來所有的運能由人工智能驅動。為什麼零售以后的10到15年基礎設施將發生變化,這意味著整個行業要重新定義,重新定義的結果,思考創新的時候,不應該僅僅延續過去零售的游戲規則。如何思考創新,這種創新改變行業的邊界,重新定義我們的未來。
這種變化,以至於價值創造方式由過去鏈條式變成組合式,通過高效的智能化的手段把價值鏈不同的環節有機組合,而這種組合不僅賦能京東的零售場景,還能賦能其他零售場景,使得京東更加開放。
未來京東的創新不僅是思考零售創新,更是如何創造未來的零售設施。
深挖確定性與開拓可能性
對初創企業講可以在白紙上畫美好的圖畫,對京東這樣的企業講,在過去十幾年沉澱了非常不錯的基礎設施和競爭優勢,一方面深耕零售,另一方面創造新的基礎零售設施。這意味著對一個企業挑戰非常大,一方面深耕,一方面要探索。在動蕩的時代,動蕩本身不可怕,可怕的是延續過去的邏輯。這個邏輯一方面會面臨兩方面挑戰,一條線裡面,過去的邏輯,在為我們創造現金流和利潤,過去的邏輯服務我們的客戶,同時我們要定義新的行業,定義新的場景,這個場景能夠改變現有的行業,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矛盾兩方面。
對於京東這樣的企業講,如何深挖確定性,同時開拓可能性?
確定性代表什麼?確定的商業模式,確定的業務需求,確定的競爭手段,確定的運營模式。開拓可能代表當零售發生大變革的時候,當技術發生大變革的時候,它提供了重新定義行業的可能性,對於我們的企業來講面臨兩個非常強烈的矛盾,這裡我們可以把它比喻為“海軍與海盜”的矛盾。深挖確定性代表系統性、規范性模式,深耕已知的市場,深挖確定性,這是海軍的模式﹔海盜的模式,代表靈活性、對風險的承擔,海軍的模式代表對風險的降低。
在今天面臨的挑戰是,如何既有海軍同時有海盜,相信在座的各位屬於海盜。海軍和海盜,一方面強調業績,另一方面強調新機會,一方面強調系統,同時強調變化,一方面強調結構,一方面強調混亂,一方面擁抱風險,另一方面降低風險。公司文化層面如何處理海盜和海軍關系,如何給在座海盜們一個空間去擁抱風險。這是一個重要的課題。
面對未來的零售,當零售發生變革的時候,如何像谷歌X一樣,找到下一個激動人心的機會。谷歌X定義的方式方法,三個圈,第一個是,至少影響十億人,沒有影響十億人的機會不要談﹔第二,有一個技術突破﹔第三,全新的方法。以至於在谷歌X裡面,它的項目一出來,就能改變一個行業。比如要解決WiFi和系統問題,不是去修基站,而是利用熱氣球,比如利用隱形眼鏡片傳遞健康等數據和信息。為什麼這三個圈交叉是創新呢,它改變的不是流程,而是重新定義邊界。我跟谷歌X的主任聊天說風險是不是很大,他說恰恰更低。打個比方,讓凌晨凱設計汽車,設計到250邁,在現有的引擎上面增到250邁,如果給到1000邁一小時的時候,必須把過去所有汽車引擎邏輯推翻,重新設計。
人的思維,行業邊界被打破,往往是我們重新定義未來的機會,而不是依賴過去定義未來。今天我們在零售階段,當零售重新被定義的時候,我們更應該站在未來看現在,對行業終級未來判斷。思維邏輯不應該是站在現在定義未來零售,這是對海盜們的建議。
有道無術、術尚可求,有術無道,止於術。創新是一個術,術和道的關系在哪,當對未來戰略看非常清楚的時候,術可求,沒有道,術只是術,沒有對行業有改變,創新不應該僅局限於實用主義,更重要的是源於熱愛、好奇和改變世界的勇氣。前面講的幾個例子,特斯拉、手機、做物流,都有重新定義行業的勇氣,也代表了對行業深刻的洞見和遠見。
真正定義未來的方式是創造未來。所以什麼是京東下一個BIG THINGS?
2月份劉總開年大會的講話裡提到一個很重要的概念:京東過去一切規零,京東成就過去12年,是因為京東的決策,京東做物流,物流成為京東的BIG THING,什麼定義京東下一個未來,這是對我們自己的挑戰,也是對京東的挑戰。
最后我想分享給大家一個視頻《瘋狂的人》,大家可能非常熟悉這個視頻,早期蘋果創業的時候一個廣告,希望在座的有那麼幾個瘋狂的人,創造下一個京東BIG THINGS。
今天京東在零售的地位,處在零售行業的轉折期,希望我們重新定義未來,希望我們每一個人都有創新的思想。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