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研究員梅新育:
廣東要發揮海絲樞紐作用【2】

梅新育。 資料圖片
日前,第122屆廣交會閉幕, 本屆廣交會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出口成交93.7億美元,增長13.6%,佔總成交額的31.1%,“一帶一路”經貿合作取得顯著成果。改革開放即將迎來40周年的歷史重要節點,廣東如何把握好“一帶一路”和粵港澳大灣區的新契機,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
全球《財富》論壇在廣州召開前夕,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研究員梅新育接受南方日報專訪時表示,廣東要在“一帶一路”建設中發揮海上絲綢之路樞紐作用,在投資貿易便利化方面邁出更大步伐。作為制造業中心,要注意生產性服務業發展,特別要把握好自由貿易港的機遇。在自由貿易港方面,廣東這個第一外貿大省、制造業基地和能源消費大省要加快發展轉口貿易,讓廣東重要港口成為貿易樞紐。
他認為,在全國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的大局中,廣東要利用好粵港澳三地融合機遇,從城市合作升級為建設具有世界級競爭力城市群,共同參與國家“一帶一路”建設。
南方日報記者 鄭佳欣 朱偉良
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廣東具有先發優勢
南方日報:《財富》全球論壇即將在廣州舉辦,截至目前已經有297家世界500強企業在穗設立921個項目。在您看來,我國與世界經濟深度互聯互通過程中,廣州乃至廣東將扮演怎樣的角色?
梅新育:從G20杭州峰會,到“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再到金磚國家領導人廈門會晤﹔從亞投行、絲路基金成立,中歐班列開通,可以看出我國在國際經貿規則和標准制定中的話語權越來越重。
廣東外貿、外資、對外投資額均佔全國近1/4,在全國地位可見一斑。廣東是全國第一經濟大省和第一外貿大省,全世界名列前茅的制造業中心。在全國構建開放經濟新體制的大局中,廣東的角色是作為開放型經濟新高地、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的先驅重鎮和全球性航運樞紐,承擔著資本、技術、人才等全球高端要素“引進來”和“走出去”的重任。
南方日報:在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中,廣東有哪些優勢?南沙、前海、橫琴三大自貿試驗區平台在其中將發揮怎樣的作用?
梅新育:在構建開放型經濟體制大局中,廣東的優勢是先發優勢:對外貿易發達,是全國第一外貿大省,第一制造業大省,具有厚實而良好的基礎。但不足是轉型升級壓力較大:出口高度集中於傳統勞動密集型產業,受勞動力、土地等成本上漲壓力較大﹔貿易方式中加工貿易佔比甚高,而一般貿易佔比較低。這些都需要改善。
前海、橫琴和南沙三大自貿試驗區是廣東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的重要平台,能有效實現金融服務業與實體經濟部門的結合與相互促進,從而提高廣東外向型經濟的效益。廣東與港澳相毗鄰,粵港澳大灣區是國家發展戰略。如何活用粵港澳經濟合作體制,對廣東構建開放型經濟體制也十分重要。最關鍵的一點是為港澳經濟資源提供發揮的舞台。
融入“一帶一路”形成全球服務網絡
南方日報:我國正以“一帶一路”建設為重點,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並重。在對外開放當中,廣東應當怎樣抓住“一帶一路”等重大發展機遇?
梅新育:當前,我國經濟已深度融入世界經濟,國內外經貿往來之密、要素流動之廣、市場融合之深前所未有,我國發展越來越離不開世界,世界發展也越來越依靠中國。
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推進新一輪高水平對外開放,需要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利用好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促進內外資源優化配置,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
要用好“一帶一路”,首先必須找准方向,合理配置投入。“一帶一路”,首重“一路”,對於廣東而言,尤其如此。“五通”(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要成,要想加深“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合作,最重要的是下大功夫改善營商環境,切實推進貿易投資便利化。栽下梧桐樹,才能引得鳳凰來。
南方日報:借助“一帶一路”國際合作,廣東如何實現全球高端要素資源的快速流動?
梅新育:“一帶一路”建設作為我國擴大對外開放的重大戰略舉措和經濟外交的頂層設計,重點面向亞歐非大陸,倡導以“五通”為主要內容的全方位務實合作。作為對外開放的前沿陣地,廣東融入“一帶一路”建設將推動對外貿易由大進大出向優進優出轉變,越來越多的裝備、技術、標准、服務成功“走出去”,讓“中國品牌”“廣東智造”等產品在相關國家贏得市場。
借助“一帶一路”建設,可以推動跨國投資由以“引進來”為主向“引進來與走出去”並重轉變,外資引進向高端制造業、現代服務業聚集,廣東企業通過對外投資構建跨國產業鏈、價值鏈,提升全球競爭力。抓住“一帶一路”機遇,有助於廣東加快形成面向全球的貿易、投融資、生產、服務網絡。“一帶一路”建設走的是高端要素資源路線,這需要國際化的創新、國際化的現代服務業和全球化的人才,而廣東正成為這些高端要素進入國內的第一站,為我國的創新發展、開放發展提供實踐場地。
粵港澳協調發展再上新台階
南方日報:國家信息中心發布的《一帶一路大數據(2016)》顯示,廣東“一帶一路”建設參與度居全國各省區市之首。在“一帶一路”建設中,粵港澳如何發揮更大的功能?
梅新育:廣東要在“一帶一路”建設中發揮海絲樞紐作用,在貿易投資便利化方面邁出更大步伐。作為制造業中心,要注意生產性服務業發展,特別要抓住自由貿易港的機遇。在自由貿易港方面,廣東這個第一外貿大省、制造業基地和能源消費大省要加快發展轉口貿易,讓廣東重要港口成為貿易樞紐。
改革開放以來,香港、澳門一直被稱作內地對外開放的窗口,用好香港、澳門在對外開放新時代的功能是重要的課題。香港在新時代的功能應當是融入全國發展規劃並發揮好我國在國際化經濟中心城市角色,成為中國影響國際市場的支點城市。
在“一帶一路”建設實施並深化的進程中,要求粵港澳協調發展再上新台階。借助廣東三大自貿試驗區,粵港澳要從城市合作逐步升級為建設具有世界級競爭力城市群,並共同參與國家“一帶一路”建設。
粵港澳地區擁有一國、兩制、三關稅區等優勢,同時有濱海港灣、嶺南水鄉、西葡風情、中西交匯四個特色亮點。制度優勢可以吸引高端要素集聚,同時自然風光、中西文化交匯的人文景觀等“軟環境”,也被國際化人才、資本、技術等創新要素所看重。粵港澳大灣區可通過世界級城市群、超級城市圈的建設,形成高端人才、高端企業的集聚地,成為一流企業的總部所在地。
隨著港珠澳大橋等基礎設施的對接與完善,粵港澳三地進一步融合,將形成功能互補、輻射廣泛的城市群。廣東可以圍繞粵港澳大灣區在粵港澳經濟一體化上做足文章,尤其要發揮在服務貿易開放中的先行先試作用,在粵港澳服務貿易一體化方面率先突破。
![]() |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產業觀察:“618”平台促銷常態化 消費者購物日趨理性
- 預售訂金(定金)和尾款、直播、全場滿贈和滿送、跨店津貼、購物返券、滿減打折……今年“618”期間,各平台推出系列優惠活動來吸引消費者。然而,此次年中大促,似乎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們已經沒有了當年一遍又一遍算優惠,然后定表開搶的熱情,而是選擇了“躺平式”參與。…
- 証監會發布《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等五項金融行業標准
- 人民網北京6月18日電 (記者王震)據証監會網站消息,近日,証監會發布《証券期貨業結算參與機構編碼》《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 第1部分:公告分類及分類標准框架》《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 第2部分:定期報告》《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 第3部分:臨時報告》《証券期貨業大數據平台性能測試指引》五項金融行業標准,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証監會介紹,《証券期貨業結算參與機構編碼》標准的實施,通過為証券期貨業結算參與機構分配統一的編碼,可有效降低編碼轉換和適配工作成本,便於機構間以及結算參與機構內部進行數據查詢、統計、分析、挖掘以及數據共享等工作,進一步促進行業數據標准化,支持行業數據治理工作﹔《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行業系列標准的制定實施有利於實現証券業內、挂牌公司之間的信息共享,推動挂牌公司信息披露和証券信息服務業規范、有序地發展﹔《証券期貨業大數據平台性能測試指引》的制定,從測試流程、測試方法和測試內容等方面規范了大數據平台性能測試,有效指導各証券期貨業機構開展性能測試工作,提升測試能力,提高測試效率,並基於測試結果客觀評估大數據平台產品性能。…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