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北京社區工作者10年來5次提高待遇 年工資將達到10萬元

駱倩雯
2018年09月19日08:17 | 來源:北京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北京社區工作者10年來5次提高待遇 年工資將達到10萬元

  原標題:社區工作者年工資將達到10萬元

  本報訊(記者 駱倩雯)昨天,記者從市委社會工委獲悉,10年來本市5次大幅度提高社區工作者待遇,目前本市社區工作者待遇已經達到職工平均工資水平,年人均應發工資將達到10萬元。

  市委社會工委書記、市社會辦主任宋貴倫介紹,規范和提高社區工作者待遇,是穩定基層骨干隊伍、夯實基層社會治理基礎的重要保障。2008年以來,市委、市政府及有關部門先后出台系列文件,並已於2008年、2010年、2012年和2015年4次大幅度提高工資水平,社區工作者待遇從月均收入不足千元,增長到2017年人均5000余元。

  今年4月,本市印發《關於進一步規范社區工作者工資待遇的實施辦法(2018年修訂)》,明確從2018年1月1日起,本市社區工作者工資總體待遇平均水平由不低於本市職工平均工資的70%提高到100%。這是10年來第5次大規模提高社區工作者工資待遇水平。宋貴倫表示,調整后本市社區工作者年人均應發工資將達到10萬元,月人均應發工資將增長約3000元。以大興區為例,一名在社區工作15年、享受正職待遇的社區工作者月實發工資(扣除五險一金和個稅)約8400元,新入職社區工作者試用期轉正后,月實發工資約5000元。今年年底前,全市16區將全部調整到位。

  本市通過建立工資待遇正常增長機制,進一步增強了隊伍“獲得感”,對於形成“留得住”“流得動”的人才使用和發展格局提供有力保障。在此基礎上,本市還進一步完善了工資結構,不僅對崗位基礎工資、職務年限補貼和崗位津貼進行了優化調整,適當拉大級差,體現了按崗取酬原則,還提高了績效工資佔比,增強了激勵效果。同時,提高了專業技術等級工資,引導社區工作者隊伍朝著專業化方向發展,並明確了試用期工資標准和社會保險繳費基數等項目,保障社區工作者的合法權益。

  市委社會工委、市社會辦牽頭同步修訂了《北京市社區工作者管理辦法(試行)》,進一步明確了社區工作者的基本職責、管理方式、考核獎懲、薪酬待遇等事項,提出社區工作者應堅持職業化、專業化發展方向,建立健全社區全響應服務承諾制,進一步強化了社區工作者服務居民群眾、融入居民群眾之中的根本工作取向。該文件將於近期印發實施。

(責編:趙爽、楊曦)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