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市場監管總局談商事制度改革:馬上還有第三批

2018年09月21日15:35 | 來源:人民網-金融頻道
小字號

人民網北京9月21日電 (記者 朱一梵)2015年12月16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上海市開展証照分離改革試點總體方案》,決定在上海浦東新區率先開展“証照分離”改革試點。將近3年過去了,改革的成效如何?下一步商事制度改又將如何推進?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副局長馬正其於今日上午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回答了有關問題。

以“減証”促“簡政” 營商環境世界排名上升18位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全國工商和市場監管部門堅持簡政放權、放管結合,推進商事制度改革取得了歷史性成就。

圍繞百姓經商創業的難點痛點,全國工商和市場監管部門先后實施了注冊資本實繳制改認繳制、企業名稱自主申報、壓縮企業開辦時間等一系列改革,推動市場准入制度發生了根本性變革:推進“先照后証”、“三証合一”“五証合一” “多証合一”改革,以“減証”促“簡政”,降低了企業進入市場的制度性交易成本,極大激發了市場活力,促進了創業就業和民生改善,成為“放管服”改革中的一大亮點。

記者了解到,截止到8月底,市場主體總量已達1.05億戶,實有企業數量3233.54萬戶,日均新增企業數量由改革前的0.69萬戶上升到2018年的1.83萬戶。馬正其介紹,“通過改革,促進和改善了營商環境,提高了國際競爭力和影響力,從2013年度到2017年度,我國營商環境的世界排名由第96位上升到78位,共提升了18位,其中開辦企業便利度排名由158位上升到93位,大幅提升了65位。”

106項改革事項 有效降低了市場准入門檻和制度性交易成本

開展“証照分離”改革是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重大決策部署,釋放企業創新創業活力,推進營商環境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的重要舉措。“証照分離”改革以突出“照后減証”為原則,除涉及國家安全、公共安全、金融安全、生態安全和公眾健康等重大公共利益外,將許可類的“証”分別採用直接取消審批、審批改為備案、實行告知承諾、優化准入服務等4種方式分離出來,進一步厘清“証”“照”關系,理順“証”“照”功能,從而減少審批發証。這是繼“多証合一”改革之后,創新監管體制機制,推動信息互聯共享,進而推進政府治理能力現代化的一項綜合性改革。

實踐証明,改革試點有效降低了市場准入門檻和制度性交易成本,取得了顯著成效。”馬正其說。2015年上海市浦東新區首推“証照分離”改革試點,2017年在更大范圍進行了復制推廣。馬正其介紹,“在總結經驗基礎上,我們選取了試點效果良好的106項作為第一批改革事項,在全國推開。其中,取消審批的2項,市場主體辦理營業執照后即可開展經營活動﹔改為備案的1項,市場主體報送備案材料后即可開展經營活動,不再審批﹔實行告知承諾的18項,市場主體承諾符合審批條件並提交有關材料后,當場辦理審批﹔優化准入服務的84項,要針對市場主體關心的痛點難點問題,完善措施,提高市場主體登記審批時效。

有序推開“証照分離”改革 成熟一批復制一批

“不要著急,我們馬上還要有第三批。”馬正其談到未來的改革時表示,“關鍵是在通過這次全國的推開建立了一個機制和平台,將來在這個基礎上不斷地根據市場經濟的發展,不斷地根據人們法治水平的提高、自律意識的更強,逐步的取消。做到成熟一批復制推廣一批,在全國有序推開“証照分離”改革,逐步推動對所有涉及市場准入的行政審批事項施行分類管理,實現全覆蓋,為企業進入市場提供便利。”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任興洲認為,“持續優化營商環境,証和照好比是企業進入市場的兩把鑰匙,它們合在一起,企業才能夠真正進入,才能真正的經營落地。隻給一把,另一把不給,只是個半拉子工程,企業真正想經營是做不到的。微觀主體是經濟最基本的細胞,這個細胞活不活是整個機體活不活的關鍵。証照分離也好、照后減証也好,都是為了釋放微觀主體的活力。現在經常說降稅、降低融資成本,當然也很必要,但千萬不要忽略了制度成本。我們在企業准入方面,還有很多的制度在束縛著市場主體,有一些是隱形的,看著証發得很快,但通往經營的路上還有那麼多困難和障礙,必須要下決心解決。

(責編:朱一梵、李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