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假期拼多多平台品牌產品交易增長明顯

黑龍江五常大米上線不到24小時,銷售逾萬單、超過10萬斤﹔參加促銷活動的新款蘋果手機,累計售出逾2萬部﹔雲南丘北縣的雪蓮果,上線兩天即銷售30多萬斤……近日,在新電商平台拼多多上,眾多品牌、品質產品迎來一波銷售高峰。
來自拼多多的數據顯示:今年國慶期間,平台GMV(交易總額)同比增長300%以上,尤其是品牌產品的交易量增勢更為明顯。從買得到到買得好,從追求低價到追求品質,在消費市場整體升級的大背景下,中國電商行業也迎來品質發展新階段。
7天、500萬——國內消費升級勢頭不減
國慶期間,中國各地標志性農產品在拼多多平台供不應求,產生超過500萬個訂單。這些產品的主力購買群體與五常大米類似,主要為來自一、二線城市的社區消費者以及非產地區域的四五六線城市消費群體。
消費升級的勢頭不減,不隻在拼多多有所體現。商務部發布的數據顯示,十一黃金周期間,商品消費提質升級,各地有機食品、時尚服飾、金銀珠寶、超高清電視、智能手機、智慧家居用品、綠色家裝材料、汽車等商品銷售紅火。一些重點監測企業大屏幕高清電視銷量同比增長5倍以上,洗干一體機、淨水器、健康空調、智能馬桶蓋銷量同比增長一至兩倍。
消費升級還體現在服務消費上。十一黃金周,旅游、看電影、觀演出、逛博物館、泡圖書館等過節方式成為潮流。新興消費模式蓬勃發展,網絡購物、網上訂餐、定制旅游、共享民宿、移動支付等新消費模式持續火熱。
“國內消費升級的趨勢不可逆轉,並將會不斷提速擴圍。”拼多多相關負責人認為,從消費選擇看,安全放心知名品牌產品熱銷,滿足了多樣化的品質消費需求﹔從消費觀念和消費心態看,共享經濟等受熱捧,反映了人們更加理性、推崇綠色環保的消費趨勢﹔從消費方式看,電商多元化發展帶動了網絡消費群體的擴大,滿足了中小城市和鄉村新的消費群體的購買需求。
產地直發、引進知名品牌——電商需發力品質需求
近日,《關於完善促進消費體制機制進一步激發居民消費潛力的若干意見》發布。《意見》提出,要圍繞居民吃穿用住行和服務消費升級方向,突破深層次體制機制障礙,適應居民分層次多樣性消費需求,保証基本消費經濟、實惠、安全,培育中高端消費市場,形成若干發展勢頭良好、帶動力強的消費新增長點。
拼多多相關負責人認為,作為流通領域的重要組成部分,電商在更好滿足不斷升級的消費需求方面大有可為。電商平台找准消費升級趨勢,增加高品質產品和服務供給,不僅可以為消費者提供更優質的購買體驗,也能挖掘自身新的增長點。
在助力優質農產品對接城市市場方面,拼多多首倡“產地直發”模式,讓城市消費者以最直接的方式買到新鮮、實惠的農產品。推動農產品上行也有效提升了鄉村地區收入。截至目前,拼多多幫助全國農戶銷售367萬噸農產品,4000萬消費者共計購買了12億多農活訂單。
在打造品質電商平台方面,國美電器、當當網、小米等知名品牌在國慶前后入駐拼多多平台,為消費者提供更豐富的選擇。同時,拼多多持續加大對違法違規店鋪的整治力度,9月份主動關閉涉嫌違法違規店鋪5500多家,下架商品超過770萬件,前置攔截疑似假冒商品鏈接超過300萬條。
受益於平台治理高壓態勢和用戶強勁需求,國貨新生品牌和傳統知名品牌銷量於拼多多齊頭並進。其中,日化、3C、食品飲料等類別產品增長尤為明顯,包括VIVO、超能、立白等在內的知名品牌銷量,較上季度環比增長50%。
入駐微信錢包、推出小程序——提供更多樣化消費場景
在消費升級過程中,人們的消費場景出現多元化的趨勢。對於電商平台而言,讓消費者可以在更多生活場景中都可以方便地選購心儀的商品,也是優化消費體驗的重要一環。
不少細心的消費者發現,從10月9日起,通過手機微信客戶端的“我-錢包”位置,便可以直接訪問“拼多多官方小程序”﹔直接搜索“拼多多”,也可以體驗該小程序。
新渠道、新產品、新選擇,持續激發消費者的購買潛力。據第三方企鵝智酷數據顯示,約25%的拼多多用戶在平台上產生了全新購物需求,購買了很多原來不曾使用甚至沒有見過的產品,約13.7%的拼多多用戶,此前的消費渠道完全依賴於線下,其中包括大量從未使用過網購的人。
拼多多相關負責人表示,電商是連接生產和消費的中間紐帶,其運轉效率、服務水平,直接決定著消費需求能否得到有效滿足。拼多多將嚴守“本分”價值觀,做好供需兩端的直通車,為品牌商和消費者提供更高效、優質的選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