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西安部分車位貴過房價 任性漲價亟待監管

黃濤 李程
2018年10月22日08:19 | 來源:華商報
小字號
原標題:西安部分車位貴過房價 任性漲價亟待監管

  高房價被人吐槽,有過之而無不及的卻是不斷上漲的車位價格。尤其是在當前機動車限行延長的背景下,停車成本更是與普通市民息息相關。

  去年下半年開始,為了遏制西安快速上漲的房價,西安市物價局要求開發商在調整價格前須向該局進行商品房價格申報,也就是對商品房價格進行“調控”,調控一年多來,起到了較好的效果。然而,華商報記者近期採訪發現,房價漲幅趨緩,車位價格卻不斷上漲,同時,還出現產權等方面的亂象。業內人士呼吁:西安應該向成都、杭州等城市學習,對亂象已久的車位進行全面調控,不能任開發商隨意漲價。

  部分小區車位使用率懸殊

  地下停不滿,地面停車卻要搶

  去年年底收房的王先生,最近正在為停車問題而焦慮。“我們小區一個地下車位賣18萬,可以貸款但利息較高。”王先生告訴華商報記者,他的家位於西安南三環一個樓盤,剛裝修完不久還在晾房子。“一下子拿出十多萬買車位,手頭有些緊張。”讓他比較擔心的是,小區規劃的車位配比不足1:1,如果現在不買車位,將來停車怕是要“打游擊”了。

  家住西安城東廣運潭大道的吳先生說:“我們小區車位平均在16萬左右,感覺太貴了。”吳先生表示,如果不想買車位,就得租賃車位,否則車就不能開進小區。小區門口有機動車停放服務中心的停車位,是按照小時收費的,而且數量有限。

  地下停車場停不滿,地上停車卻搶破頭。華商報記者上周走訪發現,西安部分小區停車位使用率“上下懸殊”。在城南電子正街附近一樓盤,記者上周三晚在其地下停車場看到,盡管這裡有上千個車位,但使用率一般,部分區域一排十多個車位僅停了兩三輛車。而在該小區門口道路和人行道上,卻停了不少私家車。業主孫先生介紹,小區車位沒有賣完,所以車庫才顯得空,“還有些業主嫌貴沒有買車位,把車停在附近包月收費的停車場。”

  有些小區的地下停車場接受租賃,但租價同樣不菲。家住城西桃園南路某小區的高女士說,租車位每月550元,再加上100元管理費。600多元的停車費是一項不小開支,“有些鄰居干脆把車違停在小區外的路邊或人行道沿上,有時會受到處罰。”

  有業內人士表示,盡管在西安市物業管理條例中,提到“物業管理區域內規劃用於停放汽車的車位、車庫,應當首先滿足本物業管理區域內業主的停車需要,其歸屬由當事人通過出售、附贈或者出租等方式約定”等條款,但在現實中,車位租售定價偏高,甚至地下車位隻售不租的情況並不鮮見。

  部分車位單價比房子貴

  高新、曲江等地均價近20萬

  那麼,西安的車位價格究竟如何呢?華商報記者通過相關機構了解到,目前西安車位的售價基本都在10萬元以上,部分區域的均價更是接近20萬元。

  東二環附近一處樓盤的工作人員表示,車位目前在做前期登記,參考價在15萬左右,但具體價格要到開始銷售的時候才能確定。西郊玉祥門附近一處小區,工作人員表示車位售價從13萬到16萬不等,具體要看位置。靠近單元門的車位價格較高,而柱子旁邊或出口附近的車位,售價相對較低。

  據瑪雅房屋一位負責人介紹,這兩年車位價格仍在水漲船高。從近期簽約銷售的車位價格看,大部分在20萬元左右,部分中高檔小區的車位在30萬元左右。

  相比高企的房價,車位價可以說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在克而瑞發布的9月西安各區域房價地圖上,最貴的高新均價為18594元/㎡,城南次之為15007元/㎡,曲江和城東分別為13985元/㎡和13253元/㎡。城北、城西、浐灞和長安等區域的均價基本在10000-12000元/㎡左右。

  此前有房產平台對西安110個小區車位價格進行統計:高新區的車位均價達19萬元,曲江區域均價在18萬元左右,城北16萬、城東15萬、長安和城西分別是14萬和13萬元。這110個小區中,隻有兩個小區的車位價格在10萬元內,天地源丹軒梓園、群賢道九號等部分樓盤車位價格超過30萬元。按照每個停車位10㎡的面積粗略計算,不難發現,高新、曲江等區域車位已接近2萬元/㎡,比房屋單價還要貴。

  車多位少是關鍵因素

  炒房受控於是炒車位升溫

  隨著西安城市發展和人口增長,機動車數量迅速增加。最新數據顯示,西安機動車保有量已達315萬輛左右,相當於每3.3人就擁有一輛車。

  “車多位少導致停車困難,同時也是租售費用高企的關鍵因素。”浙江大學房地產研究所調研員夏強表示,近幾年西安新建樓盤的車位配比在不斷提高,但一些建筑年代稍早一些的樓盤供需矛盾仍然存在,市場調節隻能呈現出價高者得的狀態。

  有業內人士告訴華商報記者,根據以往經驗,小區車位比應該達到1:0.8-1.2,就是說一個小區每戶人都應該有0.8-1.2個車位,才能勉強保証多數業主的停車需求。但從實際情況來看,西安大部分小區都達不到這個標准。另一方面,由於車主出行需求的增加和限行政策的影響,不少家庭已經購置了第二輛車,甚至第三輛車,那麼,原本一戶一個車位的設計也就顯得供不應求了。

  雖然現在價格高,但車位在前些年隻能算商品房的附屬品。“以前做車位不怎麼賺錢。”長安區某開發商負責人直言,因為前些年買車的業主還比較少,開發商也覺得建設地下車位是負擔,不如靠賣房子賺錢。但現在反過來了,車位需求在增加,房價受到了政策調控,車位沒有政策管控,車位利潤就被凸顯出來。

  開發商期望通過租售車位來獲益,車位的“錢景”也被投資者寄予較高期望。華商報記者發現,絕大部分樓盤登記和銷售車位的過程中,都會刻意迎合投資心理,突出諸如投資價值、穩賺不賠、升值空間等營銷字眼。

  車位任性漲價

  成房價上漲“幫手”

  從經濟流通的角度來看,可以滿足正常租售條件的車位,也算是一種商品。但從出行便利的角度出發,它又是無法與住所分割開的剛性需求。因此,所在地段、樓盤檔次都成為影響車位價格的先決條件,而定價權往往掌握在開發者手中。

  這就導致了在車位市場中,任性漲價的情形時有發生,甚至成為房產捆綁銷售的工具。馬先生是某國有企業員工,兩年前登記購買了單位團購房,當時每平米不到6000元。等到今年年底將要交房時,卻被告知收房前還必須購買一個車位,一次性付款21萬元,“可能開發商也希望能借賣車位多收回一些利潤吧。”

  曲江二期一樓盤的業主給華商報記者發來他們小區售樓顧問給他發來的信息:“車位預售証昨天已經拿到,預計下周周末前開始選車位,需要用車位的,建議本次購買,這次車位賣完就會調價到大概16萬左右,車位抵用券還沒有領的,還有需要的私信我,可以再申請截止下周三之前。”

  今年7月份,有市民反映,2017年在購買中海城的商品房時,因房子備案價過低,如果想買房,還需購買價值19.5萬元的停車位兩個﹔今年9月份,有市民反映,在曲江華著中城兩年前花17萬多元買的車位因設計原因取消了,更換購買的話需要加價3.8萬元﹔今年6月份曲江某小區曝出商品房售價190多萬元,但需附帶購買兩個車位。

  一些消費者和業內人士認為:西安商品房的銷售價格,需要在西安物價局進行備案,隻有成功備案的項目才能取得銷售資格,而一些隨意漲價的項目根本無法通過物價局的備案,所以才出現了二手房價格高於一手房的現狀。房價物價局控制,可是車位的監管出現空白和盲區,雖然也屬於價格管控,可是物價局並沒有對車位進行監控。

  針對這樣的問題,華商報記者上周以消費者身份撥打西安市物價局 12358 熱線,得到的回復是,購買停車位屬於市場行為,住宅小區車位價格目前實行市場調節價,需要明碼標價,但沒有統一定價,具體協商價以合同為准,因此政府部門不作調控。

  獨立地產評論人李連源在接受華商報記者採訪時分析,在商品房的銷售體系中,從政策層面來看,想辦法讓市場定價更為合理,不能隨意漲價,甚至最大限度杜絕隻賣不租、強行向業主推銷車位的現象,恐怕才是更為現實的問題。

  “難道車位漲價就沒人來管,開發商想漲多少就漲多少?這分明是相關監管部門的監管不力!”一位業內人士對華商報記者說。

  政策和產權存在盲區

  車位銷售也需要“調控”

  一方面是市民吐槽車位價格超過心理預期,另一方面則是相對狀態下的停車難。不少業內人士認為,要平衡這二者之間的矛盾,主要還是要從保証車位供應的角度入手。

  夏強表示,車位的供需矛盾既有歷史原因,同時也和營銷策略有關,例如:銷售方在主管上不願出租車位﹔再加上市場自主定價的不夠均衡,導致不少有車一族事實上是缺乏話語權的。要解決停車難的矛盾,則是一個對出行資源宏觀配置的大工程。

  至於有關車位定價和銷售方面,外地存在一些行政調控方面的經驗。如:成都規定,開發商賣房要和車位一起辦理預售,以免坐地起價,房地產開發企業出售車位(庫)前,應制定出售方案,說明並公示出售時間、方式、價格及物業服務費用等事項﹔杭州則要求開發商申報預售時,應對商品住房地下車位(庫)的銷售價格進行承諾,對於違規的一律暫停網簽資格,暫停后續預售審批。

  “西安應該學成都和杭州,趕快對車位價格也進行綜合調控,不能由開發商任性漲價!”前述業內人士說。

  地產評論人士王建紅認為,對於車位是買是租,監管部門還是應創造更多條件給予車主更多選擇權,同時應出台詳細規范,界定不同車位的產權構成。對於銷售方手中可以租賃的車位,有必要加強監管,杜絕租金的任意上漲﹔而對於可供出售的車位,應當明確產權構成,減少交易糾紛。

  李連源表示,不妨根據物業管理資質來核定車位的管理費方面問題,車位的管理費如果連年上漲的話會給業主帶來很大的負擔,一是第一筆的買入資金,二是隨后的管理資金,這一塊應該及時出台相關的法規。

  有長期關注西安停車難問題的業內人士認為,從去年開始西安市物價局出手對西安房價進行登記備案,所以,才讓房價漲幅趨緩,物價局的調控對房價的上漲起到了較為良好的作用。要剎住車位漲價以及車位產權不清晰的問題,還需要西安市物價局出手,和房子一樣,通過登記備案,來控制車位價格不斷上漲的亂象。 華商報記者 黃濤 李程

(責編:仝宗莉、楊曦)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