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穿食品謠言:打過藥的木耳還能吃嗎?

木耳生長過程中可能會遭遇病虫害,需要進行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學防治。我國批准用於食用菌的農藥有10種左右。不過,木耳畢竟是食用菌,農藥用多、用猛了,可能發生藥害,反而會影響產量。相對於葉菜,木耳用藥量比較少,隻要規范使用,農藥殘留不超標,食用安全是有保障的
日前,一段“木耳打藥”的視頻出現在各大社交平台上。視頻中,一名正在給木耳打藥的男子向視頻拍攝者介紹:木耳每年至少需要打兩次藥,現在正在打的是“農達”。該男子聲稱,有的農戶還會使用激素,農戶不會吃自己種出來的木耳。
華東理工大學食品藥品監管研究中心教授劉少偉說,“農達”的學名叫草甘膦,視頻中農戶直接將藥劑噴洒在木耳上是違規操作,而現實中農戶一般不可能這麼做,因為木耳對化學藥劑十分敏感,直接噴洒除草劑對木耳生長有明顯的負面作用,容易導致畸形耳等。
木耳生長過程中可能會遭遇病虫害,需要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學防治。我國批准用於食用菌的農藥有10種左右。不過,木耳畢竟是食用菌,農藥用多、用猛了,可能發生藥害,反而會影響產量。相對於葉菜而言,木耳用藥量比較少。“隻要規范使用,農藥殘留不超標,食用安全是有保障的。”劉少偉說。
中國食用菌協會指出,視頻中的木耳栽培模式是地栽,一般會在覆蓋地膜之前除草,黑木耳菌袋在覆膜后才會進場,地膜和前期除草劑即可有效阻止雜草生長,無須再次噴洒“農達”等除草劑。此外,“農達”是一種高效低毒的除草劑,入土后很快就會降解,殘留量極低。對農藥殘留和農藥殘留超標的區別,拋開農殘的量和控制標准來談危害是沒有意義的。
關於視頻中提及的虫害問題,中國食用菌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木耳的虫害並沒那麼多,木耳殺虫的正常方式是干濕交替的物理方法,陽光自然照射也能殺虫,即使發生了虫害,隻需將菌棒上的木耳晒干,降低木耳含水量,虫害就可自然消失。
此外,專家表示,視頻中提到的“激素”應該指的是“植物生長調節劑”,過量使用不僅不能促進植物生長,反而會使其生長受到抑制,嚴重的甚至導致葉片畸形、干枯脫落、整株死亡。植物生長調節劑可用於瓜果種植上,在木耳種植過程中一般不使用它。
在食用木耳的時候應該注意什麼?專家建議,將干木耳用水泡發3—4小時,用流水清洗2—3遍,即可明顯減少農藥殘留。需要注意的是,木耳久泡容易產生細菌污染,應避免久泡。如果泡發過量,應將泡發好的木耳放置冰箱冷藏,但也不能超過24小時。(李玉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