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財經

青海科技創新論壇關注高原特色農牧產業化發展

2020年07月13日22:22 | 來源:海外網
小字號
原標題:青海科技創新論壇關注高原特色農牧產業化發展

為展現青海省農牧業特色資源的價值和優勢,進一步推進青海省農牧產業化建設,由青海省科學技術協會、青海省人才辦、青海省農業農村廳、青海省科學技術廳、中國科協創新戰略研究院等5家單位聯合主辦,中國農科院、青海大學、青海省農學會、青海省畜牧獸醫學會協辦的“青海科技創新論壇”將於7月15-16日在西寧舉行。

本屆論壇,以“生態青海,綠色農牧”為主題,將集聚省內外相關領域和學科的知名專家學者探討交流我省農牧業發展大計,圍繞優勢農畜產品產業化、品牌化建設“把脈問診”,研討破題之策,尋找新思路、新路徑、新模式,推動青海省現代農牧業高質量發展。此外,論壇還將集中展示近年來青海優勢農牧業產業化發展成果,並為生產企業和專家學者對接搭建平台。

青海地處被譽為地球第三極無污染淨土、世界四大無公害超淨區之一的青藏高原,地域遼闊、地貌特征獨特、氣候環境多樣、土壤類型豐富,獨特的冷涼性氣候,高寒、低溫、強紫外線的環境,塑造出獨具特色的農畜產品。

附加值最高的青稞

青稞是青藏高原原住居民藏族的“生命之糧”,至今已有3500年的種植歷史。

青海省是全國開展青稞育種研究最早的省區之一,研究水平一直在全國處於前列,先后育成多個“昆侖”系列高產優質品種,形成了適應多個生態類型區的品種群。青海省目前年種植青稞6.7萬公頃,總產量達16萬噸,佔全省糧食播種面積的26%、總產量的17%。青稞除供應本省外,還銷往甘肅、西藏、四川、雲南等省區。

而青稞也是青海省附加值最高的農作物之一,尤其是青稞酒將青稞的價值提高了20倍以上,僅互助土族自治縣就有20余家青稞酒生產廠家,形成了規模效益和品牌優勢。不僅如此,青稞在產業化路上已呈現出多元化發展的局面。從傳統的青稞面、青稞餅、青稞酒,到經過精深加工的萌芽黑青稞粉、β-葡聚糖口服液、青稞黑醋等健康產品……如今青稞的產業鏈越拉越長,深加工規模不斷擴大。

截至目前,青海省有從事青稞加工的企業33家、中國馳名商標3件、青海省著名商標9件、“三品一標”認証產品1個,研發青稞特色產品7類30多種,年消化青稞原糧約9.5萬噸。全省青稞加工率達到60%,青稞商品化率高達83%,加工率和商品化率在全國藏區居領先地位。

還有部分的企業通過產學研合作,對青稞進行了更深入的開發利用,青稞產業正被科技賦予新動能。青海高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將青稞進行三次利用,第一次發酵產出以青稞β-葡聚糖口服液為代表的發酵飲料,第二次發酵產出以青稞米酒為主的衍生產品,第三次發酵產出有益菌群的生物肥料,實現了青稞的高附加值開發和綜合性利用。

走出高原的春油菜

春油菜是青海省的重要農作物之一,種植歷史已有7000多年。過去農戶以小規模種植適應高海拔環境的白菜型油菜、自給自足為主。這種油菜生長期短,菜籽產量也低。

上世紀八十年代以來,青海省農林科學院開發出甘藍型雜交油菜新品種,種植面積逐漸擴大。其后,春油菜新品種繁育科研成果迭出,隨著“青雜1號”“青雜2號”“青雜5號”“青雜6號”……高產、優質春油菜新品種的不斷問世,春油菜繁種制種產業異軍突起,成為我國雜交春油菜最主要的種子供應基地。

近幾年,青海又相繼將新品種“青雜9號”“青雜12號”“青雜15號”推向全國。其中,“青雜15號” 晚熟品種去年剛通過國家品種審定,這一可在海拔2500米以下無霜期較長地區種植的新品種,產量、品質和抗性明顯優於北方春油菜現有主栽品種,已在青海、甘肅、新疆、內蒙古、山西、寧夏等省區開始大面積示范推廣種植。

同時,青海科研人員還持續對春油菜提質復壯,不但將春油菜的海拔種植上限提高了200米、平均畝產提高了40公斤,而且帶動全省以及我國北方春油菜種植區實現了三次品種換代,顯著提高了我國春油菜整體種植水平。

近年來,青海春油菜新品種在我國北方春油菜區引種面積不斷擴大,年種植面積佔我國春油菜區雜交油菜總種植面積的85%以上,每年為種植戶創造5億多元的收入。截至2019年,青海春油菜己在全國已累計推廣種植500萬公頃,種植區農民累計增收70多億元。

優質高產的馬鈴薯

馬鈴薯在青海的種植歷史非常悠久,一直是青海農業生產的重要產業。

由於高寒少雨、山地多的獨特氣候和地理條件,讓青海成為“中國馬鈴薯生產的天然家園”。這裡生產的馬鈴薯產量高,品質好、抗性強。如省農科院培育的青薯9號,具有高產、抗旱、抗病、優質菜用及加工兼用型等特性,在青海、雲南、甘肅、貴州、重慶、四川、寧夏、陝西、山西等九省(區)累計推廣種植約179.15萬公頃,新增產值104.47億元,對促進我國馬鈴薯產業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近二十多年來,青海一直保持在國內馬鈴薯育種和種薯脫毒研究的第一梯隊,為發揮馬鈴薯種植業比較優勢奠定了基礎。

據悉,去年,全省馬鈴薯總產達到了200萬噸,一半以上銷往省外。目前,青海全省馬鈴薯種植面積超過3.33萬公頃。

除了可以直接出售商品薯,馬鈴薯還是產業鏈最全的作物之一。馬鈴薯加工產品在青海主要為澱粉,所以主要加工產品集中在馬鈴薯澱粉及其制品,精澱粉、預糊化澱粉及其制品,鮮炸薯條、薯片等方面,其中,澱粉加工佔全省馬鈴薯加工業的95%以上。以青海威思頓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為例,它依托青藏高原獨特的馬鈴薯資源優勢,成為了西北最大、產品最全的馬鈴薯加工企業,年生產馬鈴薯精澱粉兩萬噸、馬鈴薯全粉1.2萬噸、變性澱粉1萬噸、粉絲系列產品1200噸、粉皮系列產品300噸,擁有二十多種產品,年產值過億元。

效益多重的藜麥

藜麥原產於南美洲安第斯山區,被譽為“糧食之母”“營養黃金”“超級谷物”“素食之王”。青海省從2010年開始對藜麥進行引進試種,2014年開始大面積示范推廣。

由於營養價值高和商品性優良,國內藜麥市場持續火熱,青海省的種植面積穩步擴大。截至2019年底,藜麥在青海省的種植面積達2347公頃,從事藜麥生產的企業有20余家,共建成藜麥加工車間9處,年加工能力達3.5萬噸,注冊商標15個,開發藜麥米、藜麥餅干、藜麥麥片、藜麥挂面、藜麥蒸餾型白酒等十多種產品。

藜麥的產業化的發展給青海帶來了多重效益。

首先是扶貧脫貧效益。僅在海西州,全年藜麥生產季節性用工就達3萬多人次,輻射帶動農戶3000多戶,每戶年平均增收6000元,種植效應顯著,成為海西州部分農牧民致富的“新法寶”。

其次是保護生態效益。對於生態立省的青海而言,種植藜麥不僅能夠挖掘較高海拔生態脆弱地區的耕地潛力,優化高原作物供給結構,還催生了一個以藜麥為主線的生態農業產業鏈。更為重要的是,藜麥集防風、固沙、抗旱、抗疫、耐鹼等生態功能於一體,對高原生態環境保護產生著積極的影響。

還有觀光效益。每年八九月份,在種植藜麥的基地,放眼望去,成熟的麥穗呈現出火紅、金黃、紫紅等五彩斑斕的色彩,麥田宛如一幅幅天然的油畫,美不勝收,吸引著游客流連忘返。藜麥為當地生態旅游業的發展增色不少。

此外,青海柴達木盆地氣候、土壤條件得天獨厚,有著與藜麥原產地相近的生態環境特點,使這裡成為我國藜麥種子繁育和優質原料供應的主要基地,以及孕育新產品的搖籃。

加速轉型的蠶豆

過去,蠶豆作為青海人的雜糧在我省東部農區隻有少量種植﹔十多年前,隨著馬牙蠶豆等優良品種的漸為人知,青海蠶豆漂洋過海,成為當時我省創匯最多的農作物種類。

但是近些年,機械化程度低、勞動強度大、生產成本高、生產效率低,成為蠶豆種植業可持續發展的瓶頸問題,制約了蠶豆在現代綠色高效生態農業中的發展空間。在青海,雖然很多地方的農民都認為蠶豆的市場大、種植效益好,但還是嫌蠶豆生產人工成本高,尤其新型經營主體,大都不願意推廣蠶豆種植。蠶豆的種植面積和產量在2010-2014年有所縮減,產量從2010年的7萬噸降至2014年的4.7萬噸。

為此,青海省農業科技工作者對蠶豆的“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進行了持續開發,將以前單純作為糧食作物的蠶豆變成了“糧、菜、飼、肥”兼用作物,挖掘它“養人、養畜、養地”等“三養”功能,是蠶豆種植在促進土地用養結合、提升耕地質量、減少化肥使用量、減輕農業面源污染、保護農田生態環境等方面發揮出重要作用。

最近青海省科技工作者又給蠶豆增加了一項新功能——觀賞性。經過反復試驗研究,現在蠶豆已經可以開出紅色、粉色、黑色、紫色等顏色的花。從老百姓口中的“營養豆”,到農民手中的“致富豆”,然后到高原農業生產中的“增肥豆”,再到畜牧業生產中的“飼料豆”,還有即將到來的旅游產業中的“觀賞豆”,青海蠶豆種植業正在走上轉型發展之路。

帶動力最強的藏羊

藏羊幾萬年前就已生活在青海高原,近些年來青海省通過自然、人為選擇和培育,形成了不同生產性能、適應不同環境的藏羊品種。目前,青海存欄藏羊達1200萬隻,約佔中國藏羊存欄數量的46%。青海也因此被譽為“中國藏羊之府”。

藏羊產業是青海省牧區經濟的支柱產業和基礎產業。青海省的農牧民們素有養殖藏羊的習慣和基礎,全省從事藏羊產業的農牧民有100余萬人。

青海農牧民收入中,藏羊產業的貢獻不可替代,尤其是環湖牧區農牧民收入的50%以上來自藏羊產業,牧區絕大多數貧困牧民通過藏羊養殖實現了脫貧。因此,提高藏羊生產效益對青海省農牧民脫貧增收意義重大。。

近年來,青海省加快藏羊產業科技創新步伐,加大青海藏羊本品種選育與推廣和青海藏羊生產良種、良法推廣力度,使舍飼輪牧、配方飼料等新技術在藏羊生產中得到廣泛應用。

如今,在科技工作者的努力下,青海形成了一整套推動草地傳統放牧藏羊向高效、集約、生態化方向發展的技術路徑、技術生產體系,並通過高效養殖技術推廣、建立生態畜牧業專業合作社,使藏羊產業走上了產業化發展之路。海北藏族自治州的18個生態畜牧業合作社的1萬隻母羊應用這一技術模式,牧民直接純收入達200萬元以上,比傳統放牧方式每100隻母羊多增收兩萬多元。這一新型生產方式不僅成為發展生態畜牧業的支撐和主推技術,而且成為牧業提質增效、牧民脫貧致富的重要依托。

后來居上的冷水魚

冷水魚是青海農牧業領域的 “新兵”,從歐洲“漂泊”到高原的冷水魚發展勢頭迅猛,不僅快速入圍青海農牧業十大產業,而且佔據了國內三分之一的市場,把青海的“冷資源”變成了“熱經濟”

由於生活在高海拔潔淨流動水域,造就了青海冷水魚無公害的產品品質,再加上肉質細嫩、肌間刺少、富含不飽和脂肪酸等優點,這裡生產的鲑鱒魚受到消費者的青睞。同時,青海境內黃河水域優越的生態環境為冷水魚產業化發展創造了得天獨厚的條件,冷水魚已成為青海養殖業調結構、轉方式重要依托和朝陽產業。

近幾年,青海省政府部門通過招商引資、財政扶持、鼓勵社會民間資本投入等措施,讓冷水魚搭上了產業化發展的快車,尤其是冷水魚的網箱養殖不僅成為了青海的特色產業,而且在農牧業現代化方面走在了前列。

2012年起,青海省實施的“大型網箱鲑鱒魚綠色養殖技術集成創新與產業化示范推廣”項目成了產業化發展的助推器。目前,青海省已成為國內最重要的鲑鱒魚網箱養殖基地,帶動了沿黃庫區周邊1500多農牧民增收致富。

后勁十足的枸杞

枸杞是青海的“紅色名片”。在青藏高原特殊的自然環境下,生長於柴達木盆地的枸杞果實成熟期更長,產量更高,品質更好,營養更豐富。

近年來,青海省提出“東部沙棘、西部枸杞”的林業產業發展總體思路,在柴達木盆地和共和盆地規模種植枸杞林,既抵御了風沙侵襲,又提高了沙區農民經濟收入。

圍繞這一思路,青海省還在柴達木盆地打響了有機枸杞品牌,全面推行標准化生產,扎實開展農藥零增長和化肥零增長行動,實行精細管理,精心改良枸杞種苗培育、栽植等生產環節,積極引進中耕除草、高效施肥等現代農業機械裝備,為強力推動枸杞產業轉型升級提供了有力保証。

截至2019年底,青海省枸杞種植面積達4.66萬公頃,年產值達30多億元,帶動近3萬種植戶增加收入。目前,青海有機枸杞種植基地申報面積1.3萬公頃,實際認定有機枸杞種植面積1.17萬公頃,2019年青海有機枸杞出口量達350多噸,出口創匯400余萬美元,發展后勁十足。

同時,青海省政府也抓住時機出台了《關於加快有機枸杞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為枸杞保駕護航,一批種植和精深加工龍頭企業發展壯大起來,從直銷干果到逐步研發出有機枸杞干鮮果、枸杞籽油、枸杞茶、枸杞酒、枸杞粉和枸杞濃縮汁等系列產品,並遠銷日本、歐美、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

經過十余年的快速發展,如今的青海已然成為了全國新興的枸杞種植區,枸杞種植加工成為了當地群眾脫貧致富、帶動農村經濟全面發展的“主導產業”和“富民產業”。柴達木盆地農牧民種植枸杞的收入佔當地農牧民人均收入的44%。青海省也一躍成為我國第二大枸杞種植區和第一大有機枸杞種植區,呈現出“區域化、規模化、產業化、品牌化”的良好發展態勢。

潛力巨大的沙棘

沙棘被稱為“維C之王”,不僅是養生極品,還是生態樹種。

中國是沙棘資源大國,佔世界沙棘資源總量的90%,而青海又是我國沙棘的重要生長區域,擁有野生沙棘資源26萬公頃,佔全國沙棘資源總量的20%。

青海沙棘與其他省份不同,由於高原的高海拔、強紫外線以及氧氣稀薄等特殊自然環境,使得本地沙棘天生具備抗高寒、抗缺氧、抗疲勞的生物特性。再加上天然生長、基本無污染的優勢,使其營養成分和活性物質均優於平原沙棘。

近年來,青海省科研人員致力於沙棘藥用保健價值的開發和利用,取得了一系列科研成果。如漿果採集技術、果汁分離技術、果汁低溫濃縮技術、果粉噴霧干燥技術、籽油萃取技術以及漿果黃酮、生物鹼、多糖、原花青素、色素、蛋白等提取、分離、純化技術等,有效解決了沙棘產業化、規模化利用的技術難題。

隨后一批開發利用沙棘的高新技術企業應運而生。青海康普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青海清華博眾生物技術有限公司、青海伊納維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為代表的企業投身沙棘資源精深加工,先后研制了藥品、保健食品、果汁類、果粉類、籽油類、生物活性中間體提取物、化妝品等7大系列70余個產品。全省已逐步形成包括沙棘原果—沙棘飲料—沙棘醫藥保健食品—沙棘提取物綜合開發的完整的產業鏈條。

目前,這些以沙棘飲品、沙棘果粉、沙棘油、沙棘酒、沙棘代餐粉、沙棘化妝品為代表的沙棘系列產品已遠銷美國、加拿大、西班牙、捷克、泰國等地。2019年,青海出口沙棘系列深加工產品貨值達3772.3萬元。

(責編:任妍、孫陽)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