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中國經濟2020”系列報道三:

活力強:中國經濟復蘇的重要引擎

栗翹楚
2021年01月13日10:43 | 來源:人民網-財經頻道
小字號

“年薪30萬女碩士辭職做保姆”“32歲碩士家政阿姨會3國語言”……2020年6月,相關話題在微博、抖音等平台走紅,而這一切都源於浙江杭州32歲的雙語女碩士劉雙應聘保姆時提交的一份簡歷表。“家政服務業是朝陽行業,從業人員應該向年輕、高學歷方向發展。”劉雙說。

回首過去一年,一大批具有創新活力的新職業應運而生,在線學習服務師、互聯網營銷師等職業受到年輕求職者追捧﹔

一些外貿企業開始著力出口轉內銷,嘗試“兩條腿走路”,經營模式從“兩頭在外”轉向“內外兼修”﹔

企業、高校、科研機構紛紛加快科技創新腳步,人工智能、5G等新技術新應用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社會經濟發展提供更多助力……

2020年,盡管突如其來的疫情給我國經濟帶來了沖擊,但以一系列新業態、新模式為代表的新經濟逆勢發展,展現出強大活力。

經濟大勢與發展大局,總能在細微處展現其影響力。透過2020年的身邊變化,可以讓人觸摸到中國發展的脈動與活力,感受到中國前行的底氣。

新業態新模式催生新職業 “就業版圖”持續拓寬

作為上海一家漁具公司的網絡主播,王少媛每天19點都會准時出現在直播間裡。相較於食品、服飾等直播,漁具直播擁有比較集中且專注度較高的用戶,在銷售過程中不僅要懂需求,還要使用正確的引導話術,而這對於剛入行一年的王少媛來說是不小的挑戰。

“網絡主播是新興職業,我們看到很多人成功,但想要躋身其中必須付出很多努力,同時要讓自己有更專業更突出的人設定位。”王少媛說。

2020年7月,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部聯合市場監管總局、國家統計局正式向社會發布一批新職業,包括:“區塊鏈工程技術人員”“城市管理網格員”“互聯網營銷師”“信息安全測試員”“區塊鏈應用操作員”“在線學習服務師”“社群健康助理員”“老年人能力評估師”“增材制造設備操作員”等9個新職業。

這是我國自《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分類大典(2015年版)》頒布以來發布的第三批新職業。此外,還發布了“直播銷售員”“互聯網信息審核員”等5個工種,同時將“公共衛生輔助服務員”職業下的“防疫員”“消毒員”和“公共場所衛生管理員”等3個工種上升為職業。

隨后,國家發展改革委等13部門聯合印發《關於支持新業態新模式健康發展 激活消費市場帶動擴大就業的意見》,明確提出數字經濟的15種新業態新模式。其中,以在線教育、互聯網醫療、遠程辦公、數字化治理等為代表的在線服務,受到來自政策層面的支持。

2020年12月,浙江溫州4名一線快遞員首批獲評快遞工程技術員初級職稱,杭州市20名外賣騎手成功獲得“網約配送員”的職業技能等級認定初級証書。各地在技能人才評價制度方面的改革試水,為行業從業者打開了廣闊職業發展空間。

同月,上海市青少年服務和權益保護辦公室發布的《2020年上海市新職業青年生存與發展情況調查報告》顯示,九成新職業青年簽訂正規勞動合同,未來兩年願意繼續從事目前職業的青年佔77.2%。

隨著經濟社會發展、科技進步和產業結構調整,新職業正在脫穎而出,迸發無限生機活力。

創新引領轉型升級 出口轉內銷蹚出“新路子”

實時直播制鞋生產線,消費者看到中意的鞋款后便可立馬下單,下單后隨即在生產線上排產……將直播間搬進生產線,打破了生產商和消費者之間的壁壘,一舉實現即看即買、即產即銷。

這場與眾不同的直播發生在廣州一家企業的智能生產車間,透過鏡頭,靴子的生產流程一覽無余:AI智能選皮料,剔除不良材質﹔進入裁切程序,智能剪裁機快速切割出鞋型﹔全自動上幫、智能機械臂刷膠﹔標有顧客ID的成型鞋子經過質檢、拋光、打磨、除菌等程序,便直接打包分裝寄送快遞。

2020年,由於全球疫情蔓延擴散,導致海外市場需求下降,一些企業在積極拓展國際市場、穩住海外訂單的同時,也著手出口轉內銷,嘗試“兩條腿走路”。

在浙江寧波,主營小家電業務的博菱電器股份有限公司2020年出口額創歷史新高,銷售額同比2019年大幅度增長。

“這份來之不易的成績單背后,是博菱多年以來苦練‘內功’的結果。”公司副總經理余韓奮告訴記者,疫情帶來的全球市場變局,讓公司更重視對國內市場的開發。而過去幾年持續的研發投入和新產品開發成效開始顯現,有效對沖了疫情影響。

2020年6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支持出口產品轉內銷的實施意見》,在鼓勵企業拓展國際市場的同時,支持適銷對路的出口產品開拓國內市場,著力幫扶外貿企業渡過難關,促進外貿基本穩定。

商務部研究院產業國際化戰略研究所所長崔衛杰認為,一方面,這次“轉”的條件更加成熟,我國強大國內市場優勢更加明顯﹔另一方面,這次“轉”的站位更高,這要求出口轉內銷要充分發揮國內超大規模市場優勢,通過繁榮國內經濟、暢通國內大循環為我國經濟發展增添動力,更好地服務於雙循環新發展格局。

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 新發展格局激發“新活力”

進一步激發和培育中國經濟的活力,也需要在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進程中,著力補齊短板,打通痛點難點堵點,為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提供堅實支撐。

放眼世界,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方興未艾,給人類發展帶來了深刻變化,為解決和應對全球性發展難題和挑戰提供了新路徑。“天問一號”探測器奔向火星,“奮斗者”號全海深載人潛水器成功坐底馬裡亞納海溝,“九章”計算機使我國實現“量子計算優越性”……2020年,中國科技創新一個又一個亮眼表現不斷給世界帶來驚喜。

疫情如鏡,映照出發展進程中的不同圖景。面對全球疫情擴散蔓延、世界經濟深度衰退、國際貿易和投資大幅萎縮,中國對外開放再啟新征程,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新活力。

日前,商務部部長王文濤在接受人民日報專訪時提出:

在促進暢通國內大循環方面,將緊緊扭住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條主線,注重需求側管理,立足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提升傳統消費能級,加快培育新型消費,搭建消費升級平台,激發消費潛力和活力,促進形成強大國內市場。優化流通網絡布局,建設現代商貿流通體系,打通堵點、補齊短板,形成更高水平供需動態平衡,提高國內大循環水平。

在促進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方面,將堅持實施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對外開放,利用好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穩住外貿外資基本盤,深化“一帶一路”經貿合作,促進內外貿一體化,建設高水平開放平台,深化多雙邊經貿合作,積極促進內需和外需、進口和出口、引進外資和對外投資協調發展,加快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推動國內外市場更好聯通、相互促進。

 

相關閱讀:

“中國經濟2020”系列報道二:潛力大——中國經濟“破局”的關鍵支撐

“中國經濟2020”系列報道一:韌性強——中國經濟“轉正”的關鍵密碼

(責編:栗翹楚、劉陽)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