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護農村食品安全 市場監管部門已查處相關案件超過10萬起

人民網北京8月4日電 (記者孫博洋)日前,記者從市場監管總局獲悉,截至今年7月15日,農村假冒偽劣食品專項執法行動中全國各省區共查處相關案件103980起,其中案值超過50萬元的案件68起。
據了解,2020年底,市場監管總局聯合公安部、農業農村部、商務部、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聯合開展為期一年的農村假冒偽劣食品專項執法行動。此次專執執法行動的目標是查處一批違法案件,曝光一批典型案例,銷毀一批違法食品,嚴懲一批違法犯罪分子。聚焦案件,突出重點,關注農村、城鄉結合部農貿市場以及食 品批發商、小餐館、校園周邊小超市小商店等食品生產經營主體,嚴厲打擊食品中添加非食用物質、經營未經檢驗檢疫的肉類、“三無”食品、“超過保質期”食品等人民群眾深惡痛絕的違法行為,增加人民群眾對食品安全工作的信心,提高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據介紹,截至今年7月15日,在專項執法行動中全國各省區共查處相關案件103980起,其中案值超過50萬元的案件68起,查扣違法產品2766.27噸,沒收非法所得3323.45萬元,罰款73003.06萬元,移送公安機關案件1271起。
記者從市場監管總局執法稽查局了解到,全國各地在專項執法行動中也總結出一些典型經驗,不斷改進工作方法,進一步把專項執法行動推向深入。
在湖南長沙,長沙市市場監管局針對農村食品安全存在的問題,採取“統籌統攬、深入深查、聯動聯打、共治共建”等措施,強力推進專項行動,取得明顯成效。截至目前,全市共查處農村食品安全案件 1086 件,移送公安機關 3 件,查扣違法食品 2.76 噸,社會反響強烈。
據了解,長沙市場監管部門總結出挖根、截流、去污“三聚力”,以查促治﹔市場、網絡、攤點“三規范”,以管促治﹔抽檢、辦案、警示“三加強”,以打促治等多項典型經驗。
其中,在“挖根”和“截流”方面,針對農村食品安全特點,採取“劃分責任范圍、強化網格管控,公示獲証企業、強化動態管理,跟蹤市面流通、倒追產品來源”等手段,查處無証生產的違法行為,深挖細查“黑窩點”“黑工廠”“黑作坊”。採取“日常巡查、突擊檢查、靶向抽查、風險排查”等手段,運用“四不兩直”方法,檢查食品生產者,查苗頭、找隱患、糾問題、促整改。針對農村食品市場“品種多、渠道廣、源頭雜”的特點,統籌線上線下雙渠道,斬斷假冒偽劣食品流向農村市場的途徑。緊抓線上“摸清經營主體、處置投訴舉報”兩個關鍵環節,開展大數據監測,著力破解農村地區線上食品交易存在的責 8 任認定難、問題追溯難、消費維權難、案件查辦難等問題。緊抓線下農村食品流通“趕集”式、走村串戶式、送貨下鄉式的特點,採取“隨機檢查、突擊檢查、跟蹤檢查”等方法,加大送貨車、逢集集市和集貿市場監管力度。
同時,針對部分農村食品經營者食品安全知識匱乏、法律法規意識淡薄,對食品儲藏保管不善,導致食品因保存不當腐敗變質、油脂酸敗、霉變生虫,產生“受污”食品被推向市場的現象,長沙市局採取“全面梳理、列舉缺陷、廣而告之、相互監督”的措施,要求經營者自查不賣,提醒消費者甄別不買,組織監管者 9 嚴處不放,多管齊下,防止不安全食品流向百姓。
據悉,農村假冒偽劣食品專項執法行動仍在進行當中,市場監管部門也將會同相關部門一起將專項執法行動不斷深入推進。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