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用“黑科技”做局,替騙子收錢

張沛平 裴潔 唐健
2021年08月20日08:17 | 來源:檢察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用“黑科技”做局,替騙子收錢

  漫畫/姚雯

  動動手指、點點紅包就能輕鬆賺錢?天上不會掉餡餅,可偏偏有人為賺“快錢”,明知紅包系他人犯罪所得,仍為犯罪分子接收、轉移贓款,最終走上犯罪道路。

  近日,經江蘇省宜興市檢察院提起公訴,宜興市法院以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罪判處被告人李翔(化名)等48人有期徒刑三年六個月至拘役二個月不等,各並處相應罰金。

  尋找跟蹤軟件被拉進群

  2020年5月10日,家住宜興市的王娜想在手機上裝一個定位軟件,方便隨時查看丈夫行蹤。於是,她在網上搜索定位軟件,頁面隨即彈出一個廣告,並附有客服微信號。王娜加了客服微信后詢問:“我想下載一個隨時查看家人位置的定位手機軟件,你們能做到嗎?”對方很快予以回復並聲稱,提供的軟件使用方法簡單,隻要下載安裝就能對手機號、微信號、QQ號實時定位。對此,王娜動了心。

  不一會兒,對方向王娜推薦一個名叫“工程師此號不收費”的微信,王娜添加了對方的微信,並暗自慶幸,不僅軟件高大上,還有專人服務指導。隨即,“工程師”給王娜發來一個“定位精靈”鏈接,並告訴她,定位軟件是根據手機型號定制的,需先支付180元定金,因為工程師不能收取任何費用,所有費用必須進群支付。王娜心想專門定制的軟件一定很高級,於是,滿口答應。隨后,一個由王娜和工作人員組成的7人微信群建好了。

  不到1小時莫名轉賬近萬元

  天真的王娜哪裡知道,自己正一步步掉進騙子設計好的連環圈套。進群后的王娜成了群主,在群裡發了180元紅包,很快被工作人員領取。沒過多久,工作人員給王娜發來一個安裝包,並告知王娜還需要支付400元尾款,收到安裝包的王娜再次在群裡發了400元紅包。

  正當她打算使用這個定位軟件時,跳出一個“授權碼”提示。“該軟件需要購買授權碼才能使用,授權碼有三種套餐,按照你的需求來選擇。”工作人員向其解釋道。王娜選擇一個套餐后,在群裡支付該套餐的費用。

  王娜以為這樣就可以順利使用定位軟件了,可沒成想工作人員又回復稱:“你還需要支付1000元保証金,保証你不會亂開定位、亂用軟件。”此時的王娜已深信不疑,便在群裡支付了1000元的保証金。

  就這樣在不到1個小時的時間裡,王娜在群裡共支付9560元。然而,正當她准備使用定位軟件時,卻發現根本無法實現定位功能,帶著疑惑,王娜再次進群詢問。沒想到,工作人員全部退群,並把她拉黑。王娜仔細回想事情經過,察覺自己可能被騙了。

  所謂群友竟是“代收”犯罪團伙

  2020年5月12日,王娜向當地公安機關報警。當日,公安機關立案偵查。2020年5月30日,偵查人員在安徽抓獲犯罪嫌疑人劉強和高俊。2020年6月3日,在蘇州抓獲了犯罪嫌疑人張雯。2020年6月11日,負責與上家聯絡的李翔向公安機關投案自首。隨后,相關犯罪嫌疑人陸續歸案。

  偵查發現,這是一個以利益分成為紐帶,擁有眾多參與者的“代收”業務犯罪團伙。該團伙明知紅包系電信網絡詐騙等犯罪所得,仍在李翔的要求下,進入微信群領取大量紅包,再通過支付寶轉賬至他人指定賬戶,並根據轉賬金額的比例獲取利潤分成。截至案發,該團伙累計轉移犯罪所得資金600余萬元。

  2020年12月9日,案件移送江蘇省宜興市檢察院審查起訴。承辦檢察官仔細審查案卷時發現,真正實施詐騙的另有其人(另案處理),而參與“代收”業務的人僅負責點收紅包,並有自己的一套話術。

  誘人建群。當被害人一旦搜索“定位”“外挂”等關鍵詞時,犯罪分子會推送廣告吸引被害人,為隱藏自己的真實身份及行蹤,誘導被害人加微信建群。

  2021年6月,宜興市檢察院經審查后認為,犯罪嫌疑人李翔等人明知他人從事電信詐騙等犯罪活動,仍然伙同他人通過第三方支付工具代為接收、轉移贓款並從中賺取非法利益,以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罪向法院提起公訴。

  (文中涉案人員均為化名)

(責編:趙超、陳鍵)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