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汽車產業如何實現技術創新?專家:推進多元化市場突破

人民網記者 王連香
2021年09月14日14:37 | 來源:人民網
小字號

全球減碳行動之下,汽車行業向新能源轉型已成行業共識。在政策、技術與市場等多重因素的影響下,汽車產業正形成動力技術多元化、多技術路線共存的發展格局。如何定位不同發展階段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的關系,各技術路線的競爭力及技術創新的突破方向在哪裡,政策、產業該如何引導動力技術多元化?企業又該如何選擇與布局?

針對以上問題,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副理事長歐陽明高在出席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2021年第11期高端研討會時進行了解答。

“汽車企業產品銷量如何,最終決定因素是技術創新。”歐陽明高強調。

他還提出,要推動新能源乘用車向主流化、主體化和一體化方向發展﹔商用車的發展則面臨多元化。“新勢力”企業不能主做插電技術(從技術上講增程也是一種特殊的插電),還是要走“純電+智能”的路線。

從戰略上看多元化和一體化

據了解,按照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中國新能源汽車2040年保有量將達到3億輛。如果每輛車平均裝備65度電,全部車載電池可儲存200億度電,相當於中國目前每天消費的總電量。這些電量可以幫助電網削峰填谷,但是需要推動車網互動V2G技術的應用。

歐陽明高表示,將新能源動力、新能源電力兩者一體化,在可以形成氫—電智慧新能源系統的同時,還可以用氫能逐步替代火電廠發電用的煤。

未來,電力系統中分布式電網可以用電池平衡。根據預測,到2060年,煤發電比例將僅佔6%至7%,而在制造業領域也需要採用新能源。目前,電池制造業也在向西部轉移,優點是整體成本低、能源可再生,並從源頭上進一步降低能耗,為新能源汽車發展鋪平了道路。

歐陽明高認為,參照汽車替代馬車的進程,新能源汽車到2050年能夠基本完成替代,后期新能源汽車的增長將進入S曲線的平緩階段。

從技術上看多元化與一體化

在歐陽明高看來,新能源乘用車主要分為插電、純電兩類,與商用車對比,技術更加趨向一體化。

“在純電動方面,目前的核心技術是專用底盤平台一體化。未來,三元電池和磷酸鐵鋰電池的市場佔比將達到三比七或四比六。”歐陽明高說。

同時,他還表示,快充補電不能強調充滿,因為要實現超級快充、完全充滿,需兼顧安全和電池的使用壽命。因此,純電動汽車快充補電,最高應達到的范圍是5分鐘充200公裡。

“15分鐘充電80%在技術上也可以實現,這需要對電池進行改進,比如採用電極隔膜一體化技術,但是會影響電池的回收。”他說。

從產品上看多元化與一體化

談到不同車型的市場趨勢,歐陽明高認為,A0級車或將成為純電動市場上的“寵兒”﹔而對於A級車和B級車,插電混動大有可為。因為在一定價格區間內,用戶考慮的是裡程長、性能好和成本低等因素﹔在C級和D級等豪華車型上,純電動則更具優勢,這是因為高端用戶在意的是性能、空間和續航歷程等因素。

他還提出,在目前受用戶青睞的中級轎車中,大部分是純電續航裡程長的插混車型。“覆蓋城區常用裡程的插混市場,在2035年之前都會很受用戶喜歡。”歐陽明高判斷。

在商用車方面,歐陽明高表示,到2030年,柴油卡車、天然氣卡車仍將佔有主體地位。其中,換電重卡將是一個新藍海,增長速率會較快。氫燃料電池重卡的生產,需要採取技術升級、降低成本、示范推廣等措施。

最后,歐陽明高對於不同車企給出了相應建議:對“新勢力”造車企業而言,要堅持走“純電+智能”的路線﹔大型自主車企,純電動和插電要並行發展﹔部分外資企業的動力技術過於多元化,在燃料電池、氫內燃機、混合動力、插電和純電動等技術上欠缺主攻方向,由於市場的快速多變,會面臨一定風險。

(責編:王連香、高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