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赴“春城之邀” 齊商全球大計 《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方大會第十五次會議今日開幕
人民網雲南10月11日電 (記者趙健、余璐)十月的雲南昆明,繁花似錦。作為我國重要的主場外交活動,《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COP15)於10月11日在這裡拉開帷幕。來自全球近200個國家和地區的代表共赴“春城之約”,共商生物多樣性保護大計,一同繪就地球“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新圖景。
相約春城 共襄盛舉
《生物多樣性公約》是一項保護地球生物資源的國際性公約,目前共有196個締約方。中國是最早簽署和批准《生物多樣性公約》的國家之一。2016年12月,在墨西哥坎昆舉行的COP13大會宣布中國獲得2020年COP15舉辦權。
本次COP15大會主題為“生態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這是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方大會首次將“生態文明”作為大會主題。
本屆大會將總結過去10年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並制定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確定2021年至2030年全球生物多樣性目標。
10月10日舉行的COP15首場媒體通氣會介紹,COP15將分為2021年10月11日至15日和2022年上半年兩個階段在昆明召開。第一階段會議將發布《昆明宣言》:“共建全球生態文明,保護全球生物多樣性倡議”,呼吁各方要採取行動,響應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號召,遏制生物多樣性喪失,增進人類福祉,實現可持續發展。
國家戰略 成果卓著
建設生態文明,關系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
2021年10月8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表《中國的生物多樣性保護》白皮書。白皮書介紹,中國是世界上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國家之一,作為最早簽署和批准《生物多樣性公約》的締約方之一,中國一貫高度重視生物多樣性保護,將生物多樣性保護上升為國家戰略。中國堅定踐行多邊主義,積極履行《生物多樣性公約》及其議定書,促進相關公約協同增效,展現大國擔當,在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和治理進程中發揮重要作用。
COP15新聞中心主任、生態環境部發言人劉友賓在10日舉行的通氣會上介紹,作為大會的主席國,中國大力推進生物多樣性保護和恢復,劃定生態保護紅線,完善政策法規,改善生態環境質量,建立國家公園體系,實施長江十年禁漁,不斷加大監管和執法力度,積極履行國際公約義務。
近年來,全社會生物多樣性保護意識不斷增強、參與度不斷提升,生物多樣性下降勢頭得到基本控制,生態系統穩定性明顯增強。東北虎、雪豹、藏羚羊、亞洲象、朱鹮等珍稀瀕危物種數量明顯增加,中國的國寶大熊貓也從“瀕危”降為“易危”等級。
中國的生態文明建設成就獲得世界認可。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秘書處執行秘書伊麗莎白·穆雷瑪表示,中國是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強有力支持者和貢獻者,中方提出的生態文明理念對各國達成全球生物多樣性目標至關重要,在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方面的工作值得各國仿效學習。
保護家園 全球挑戰
生物多樣性關系人類福祉,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重要基礎。生物多樣性的下降和生物棲息地的喪失,有可能增加傳染病和病毒傳播風險。
2010年,《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方大會第十次會議在日本愛知縣舉辦,會上提出20項“愛知”目標。然而,到2020年愛知會議十周年之際,聯合國發布的報告指出,當初定下的20個目標僅有6個部分實現。全球約有100萬種動植物物種瀕臨滅絕。
“在生物多樣性的保護方面,我們正面臨史無前例的挑戰。”《生物多樣性公約》秘書處副執行秘書大衛·庫珀介紹,雖然形勢嚴峻,但也應該看到,隻要是採取了保護行動的領域,基本都有明顯改善。
正因如此,本屆大會成果備受期待。伊麗莎白·穆雷瑪表示,昆明宣言將作為第一階段會議的主要成果,讓各方認識到“生物多樣性喪失不會停下來等我們行動”,有助於推動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向前發展,推動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2050年願景。
大會還將制定未來十年的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框架。“當前,我們站在了保護生物多樣性、實現全球可持續發展的十字路口。”生態環境部自然生態保護司司長崔書紅強調,“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作為《生物多樣性公約》下重要戰略規劃文件,作為COP15的重要標志性成果,將對未來十年乃至更長時間的全球生物多樣性治理做出規劃。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售賣“應付檢查”消防噴淋頭!中國消防點名電商平台:到底你在應付誰?
- 人民網北京10月11日電 (記者王震)10月11日,應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官方微博@中國消防 點名批評淘寶、京東和拼多多平台上多家店鋪售賣名為“應付檢查假消防噴淋頭”的物品:“應付二字赫然在,違法當做噱頭賣,生命安全成兒戲,最后你是把誰害?”“生命財產事體大,到底你在應付誰?!” 微博截圖 各地消防紛紛轉發評論此微博:“不要為了利益而置安全不顧,否則終將害人害己”“竟把違法當作噱頭賣,希望平台履行監管職責!”“消防事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應付不得!”…… 微博留言截圖 圖片來源:@中國消防 圖片來源:@中國消防 圖片來源:@中國消防.…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