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合力織密個人信息安全“防護網”

王學江
2021年11月02日08:49 | 來源:新華社
小字號
原標題:合力織密個人信息安全“防護網”

  備受關注的個人信息保護法11月1日正式施行,為個人信息保護提供了明確的法律依據。人們期待,這部法律為個人信息權益保護帶來新氣象、新局面。

  近年來,互聯網技術讓人們的生活變得越來越便捷,個人信息的商業價值日益凸顯。一些企業隨意收集、過度使用個人信息。中國消費者協會報告顯示,消費者反映突出的問題主要有:手機APP過度索取權限、消費者個人信息被泄露、非法推送個人信息、“大數據殺熟”以及敏感個人信息的非法處理方面。現實生活中,有些不良企業把用戶個人信息當作商品進行買賣﹔有些不法分子利用個人信息對用戶進行精准的電信網絡詐騙,嚴重危害人民群眾的人身財產安全。

  個人信息保護法明確賦予了個人對其信息控制的相關權利,規定了信息處理者的職責和義務,明確了相關法律責任。該法的出台和施行,體現了我國保護公民個人信息權益的決心。

  法律的生命力在於實施。個人信息保護法的頒布,是保護公民個人信息權益的第一步。織密個人信息安全的“防護網”,還需要全社會共同努力,形成合力。

  織密個人信息安全的“防護網”,實現“我的信息我做主”是基礎。個人信息保護事關每個公民的切身利益,每個公民應認真學法、主動用法,提升權利保護意識和能力。要養成“非必要不提供”的良好習慣,對自己授權或者提供的個人信息進行持續跟蹤,當不同意經營者繼續處理個人信息時,積極行使“撤回同意”的權利。當自身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要主動拿起法律武器,向有關部門、司法機關投訴舉報或起訴。

  織密個人信息安全的“防護網”,企業平台守法經營是關鍵。個人信息保護法既是一部公民權利保護法,也是一部企業行為約束法。科技是用來造福社會的,不是用來窺探隱私、非法牟利的。對於個人信息採集處理者來說,收集公民個人信息,應當在事先充分告知前提下,征得公民本人同意。不得採取一攬子授權、強制同意的方式處理個人信息,也不得過度收集個人信息。小區和經營場所不能強制進行人臉識別,禁止進行“大數據殺熟”等行為。在互聯網時代,數字經濟也是法治經濟,守法合規經營有利於減少違法違規風險,使企業平台發展行穩致遠。

  織密個人信息安全的“防護網”,執法必嚴、違法必究是保障。在執法、司法過程中,相關部門應加大對形形色色侵權行為的打擊力度,有效運用終止服務、大額罰款、市場禁入等手段,讓敢於觸犯法律紅線的人付出沉痛代價,才能形成震懾效應,彰顯法律的威嚴。

  個人信息保護法的施行,是一個良好的開端。我們期待著,這部法律的有效實施,能夠取得讓人民群眾看得見、摸得著的實際成效。

  (本報評論員王學江)

(責編:王震、陳鍵)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