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運輸部:各地嚴格落實公路口岸出入境運輸非接觸式作業
人民網北京11月6日電 (記者王連香)今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就進一步做好外防輸入有關情況舉行發布會。會上,交通運輸部應急辦公室副主任周旻表示,截至目前,我國39個公路口岸和129個水運口岸開通了跨境貨運業務。冬季來臨,各口岸面臨著嚴格疫情防控和保持貨物運輸暢通的雙重壓力。交通運輸部指導各地交通運輸主管部門一方面要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另一方面要切實保障國際物流供應鏈穩定暢通。主要有四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加強高風險崗位人員的疫情防控。公路水運口岸一線人員工作辛苦,疫情感染的風險高。為此,交通運輸部制定了十余項工作指南,並不斷地進行修訂和完善。其中,《港口及一線人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南》已經修訂到第八版,進口冷鏈食品物流防疫工作指南正在修訂第三版。根據疫情變化特點不斷更新修訂指南,目的就是指導交通運輸行業更加科學、更加規范地做好疫情防控,就是要做到閉環閉嚴、封控封住。目前,各外貿港口涉及13個省份約2.5萬高風險崗位工作人員均已經做到集中居住、封閉管理、隔天檢測。此外,在前期口岸一線工作人員疫苗“應接盡接”基礎上,正積極推動為他們優先開展加強免疫接種。
二是加強重點環節疫情防控。交通運輸部指導各地嚴格落實公路口岸出入境運輸非接觸式作業,強化港口登輪通道疫情防控,嚴格排查出入境交通工具的檢疫、貨物消殺、垃圾處置等環節的隱患漏洞,確保不留死角。此外,還實施了重點任務落實情況的跟蹤調度機制,確保防控措施落地,落細。
三是加強口岸運輸的遠端防控。通過雙邊、多邊合作機制,與俄羅斯、蒙古、哈薩克斯坦等國交通運輸主管部門開展溝通磋商,進一步強化公路口岸出入境運輸貨物、車輛和駕駛員的防控措施,努力保障公路口岸出入境運輸防疫安全。
四是加強口岸貨物運輸保障。交通運輸部指導地方根據公路口岸實際情況,推動開展甩挂運輸、接駁運輸等非接觸式運輸方式,進一步優化口岸運輸組織模式和作業流程,在確保疫情防控到位的前提下,緩堵保暢,努力提升公路口岸出入境貨物運輸效率。同時,指導港口企業克服近期氣象惡劣、作業人員短缺等實際困難,優化組織、挖潛增效,保障重點物資運輸,切實維護國際物流供應鏈穩定暢通。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