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秸稈開啟“逆襲”路

本報記者 吳 浩
2021年11月28日09:52 | 來源:經濟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秸稈開啟“逆襲”路

  秋收剛忙完,李剛一刻沒歇息,開始收割村裡7000畝土地上的玉米秸稈。村民不願收拾的廢秸稈,卻成了李剛眼中的“香餑餑”。僅憑生產秸稈燃料顆粒、飼料顆粒,李剛一年淨掙百萬元,成為當地村民眼中的有為青年。

  “農村也有一番天地,隻要肯干就有出路。”李剛是黑龍江省牡丹江市海林市海林鎮安樂村為數不多的年輕人之一。10月下旬,記者見到李剛時,他正在田間忙著運秸稈,不遠處的一台秸稈打包機正在把玉米秸稈打包成捆,“要趁著天氣好趕緊把秸稈打包好,廠子裡還等著這些秸稈原料”。

  作為農業大省,黑龍江每年產生約9000萬噸農作物秸稈。在秸稈禁燒令之下,秸稈也開啟了綠色低碳的“人生旅程”:秸稈還田、秸稈顆粒、秸稈發電……不起眼的秸稈變成有機質滋養著黑土地,更串聯起一個個循環經濟鏈,實現“變廢為寶”。

  變廢為寶

  金秋十月,從佳木斯市通往建三江的高速公路兩旁,稻浪滾滾、沃野錦繡。地處三江平原腹地的建三江,有“中國綠色米都”的美譽,1100萬畝耕地中有1000萬畝種植水稻,年產糧食總量120億斤以上。

  水稻收獲后,大量的秸稈如何利用?“水稻秸稈仍以還田為主,這有利於改善土壤結構,提高土壤有機質,增強地力。”前進農場第九管理區主任周立磊告訴記者。

  記者了解到,在黑龍江的水稻種植區,水稻秸稈還田形成了保護黑土地的“三江模式”:在水稻收割時,收割機會安裝粉碎拋洒設備,將水稻秸稈粉碎至10厘米以下,均勻拋洒。再用旋耕機旋地,把秸稈均勻混埋於20公分耕層之中。第二年春天泡田整地時,用帶有切壓裝置的攪漿平地機進行攪漿作業,將秸稈進一步切壓攪勻到20厘米耕層內,達到待插狀態。

  除了水田,黑龍江旱地作物以玉米、大豆為主,玉米秸稈和大豆秸稈的用途稍有差異。“大豆秸稈由於蛋白質含量高,基本上都被用作牛羊飼料。玉米秸稈用途更為廣泛,秸稈還田、秸稈肥料、秸稈燃料、生物質發電都能用上玉米秸稈。”綏化市海倫市農業農村局黑土地保護項目辦公室主任劉向波說。

  針對旱地,以玉米秸稈粉碎、有機肥混合深翻還田,結合玉米—大豆輪作為關鍵技術的“龍江模式”,成為黑土地保護的又一重要模式。

  “目前,黑龍江省耕地的有機質含量平均在3.6%,通過秸稈還田,土壤有機質含量已經在緩慢上升。秸稈還田后,經過一個自然年,其秸稈分解率為75%,剩下的25%成為半分解狀態,對次年農業生產無任何影響。”中國科學院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二級研究員、農業農村部耕地質量建設專家指導組副組長韓曉增說,秸稈粉碎還田時,通過深耕、深翻還有助於打破犁底層,起到了耕作層梯次加深、厚沃增肥的效果。

  “秸稈還田實際上屬於秸稈肥料化利用的范疇,是保護黑土地的重要做法,在黑龍江秸稈綜合利用中佔據主導地位。”黑龍江省農業農村廳秸稈工作專班負責人張思濤告訴記者,2020年黑龍江農作物秸稈產量9100.9萬噸,可收集量7782.8萬噸,其中秸稈還田量5617.2萬噸,還田率達到72.81%。

  市場廣闊

  從全國來看,國家大力倡導秸稈“五化”利用,包括秸稈肥料化、燃料化、飼料化、原料化、基料化。這“五化”背后,是以秸稈產業化做支撐,秸稈將擺脫一燒了之的命運,迎來不一樣的“人生”。

  “秸稈成為高附加值產品,不是天方夜譚,我生產的秸稈肥料以每噸6000元的價格出口到韓國。”在海林市,記者見到了從韓國留學歸來的李宜鑫,他對從事秸稈產業干勁十足。

  10年前,李宜鑫開始與韓國生命工學研究院下屬有機飼料生產會社巴依傲泰合作,為其提供有機飼料的原料。“韓國土地面積少,不可能大面積種植玉米,因此需要從中國進口秸稈。”李宜鑫告訴記者,原始秸稈的附加值畢竟很低,經過6年合作,他開始謀求生產利潤更高的產品。

  “從2017年開始,我與韓國生命工學研究院下屬有機肥料生產會社斯泰比亞洽談合作事宜,至2019年末最終成功簽訂合作協議,在國內為其生產有機肥料顆粒,主要原料是玉米秸稈。”李宜鑫說,通過轉向生產有機肥料顆粒,每年出口額能達到千萬元以上。由於近年來疫情影響,企業在產品出口方面遇到了一些麻煩,但市場前景很廣闊。

  “我們看好秸稈肥料的市場前景,在建三江設廠生產秸稈炭基肥,就近消化利用當地豐富的水稻秸稈資源。”黑龍江省建三江農墾九州方圓生物質新材料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金國告訴記者,秸稈炭基肥的生產採用循環經濟模式,全程綠色低碳。

  王金國說,首先要把秸稈制成生物質顆粒,再通過炭化技術生成生物質炭,與氮、磷、鉀三大肥料摻和在一起,制成炭基復合肥。生產過程中會生成輕質秸醋液,可用來制作環保殺虫劑、液體肥,生成秸稈燃氣回收利用,真正實現秸稈“吃干榨淨”。

  生物質炭基肥在固碳減排方面也具有良好穩定性。“土壤中超過70%的生物質炭可保存100年以上不被分解而釋放二氧化碳。通過將秸稈轉化為生物質炭可以將農作物光合作用所捕捉大氣中的二氧化碳轉化成碳素固定於土壤中,有效增加土壤碳庫,抵消因經濟發展所產生的碳排放。”王金國說。

  助力“雙碳”

  前段時間,煤炭價格上漲、拉閘限電成為焦點話題。在保障國家能源安全中,秸稈作為可再生資源也大有用武之地。

  “農村地區老百姓一直把秸稈作為比較易得的燃料看待,利用秸稈生火做飯、取暖的生活方式沿襲已久。”黑龍江省黑土地保護利用研究院院長劉杰表示,秸稈作為燃料利用並不是簡單燃燒秸稈,而要借助技術手段實現清潔能源供給。

  在綏化市蘭西縣,蘭西辰能生物質發電有限公司堆場內存放著大量玉米秸稈,這是當地第一家利用秸稈發電的項目。在黑龍江全省,近些年布局了多個秸稈發電項目,既解決了當地大量秸稈處理問題,又有助於減少碳排放、發展清潔能源保障能源安全。

  “數據顯示,2噸秸稈能源化利用熱值可替代1噸標煤,而秸稈等生物質是唯一的‘零碳’能源,燃燒時也並不產生硫化物,是一種可再生的清潔新能源。”蘭西辰能生物質發電有限公司總經理李緒儉告訴記者,一台30MW生物質發電機組每年發電量為2.1億千瓦時,消耗秸稈、稻殼、木片、菌袋等生物質燃料30萬噸,以秸稈替代標准煤,實現清潔發電。

  除了清潔發電,秸稈也普遍適用於清潔供暖。在綏化市海倫市海北鎮海北村,海倫市君佳新能源供熱有限公司的一台14MW(20噸)秸稈直燃鍋爐,替代了老式10噸燃煤鍋爐熱源,為當地1428戶居民和全鎮公共設施提供了集中清潔供暖,惠及全村83%人口,還被納入農業農村部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技術服務與提升項目。“一台14MW(20噸)秸稈直燃鍋爐,供熱6個月消耗秸稈1.48萬噸,替代燃煤8225噸,節約燃料費用支出約300萬元,減排二氧化碳2.1萬噸,大幅提升農村地區人居環境。”海倫市利民節能鍋爐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長萬顯君說。

  在哈爾濱新區,由黑龍江宏通熱力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的生物質熱電聯產及配套項目,不僅能發電、供暖,還能為附近的利民開發區工廠企業供應蒸汽,在東北地區可再生能源發電項目中首次實現發電、供熱、工業供汽三者統一。“我們2台鍋爐一年能‘吃掉’60萬噸秸稈,年產電4.5億千瓦時,年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約36萬噸。不僅解決了哈爾濱新區及呼蘭區等秸稈焚燒的難題,同時圍繞秸稈的收購、加工、存儲、運輸等產業鏈條,還為當地農村提供近1500個就業崗位。”宏通熱力公司副總經理高博告訴記者。

  目前,黑龍江的秸稈綜合利用走在了全國前列,今年的秸稈綜合利用率將超過91%,秸稈還田率將超過66%,基本形成了肥料化利用為主,飼料化、燃料化穩步推進,基料化、原料化為輔的綜合利用格局。“但從全國來看,我國秸稈綜合利用產業化程度仍然較低,秸稈利用創新技術在成本控制和推廣方面仍然存在瓶頸制約。未來,應加強秸稈綜合利用的科技創新投入,不斷擴大秸稈綜合利用的廣度、深度,讓秸稈創造更多價值,助推農業現代化和‘雙碳’目標的實現。”劉杰說。

(責編:申佳平、陳鍵)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