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十三五”時期我國公共氣象服務和氣象防災減災效益顯著

2021年12月02日18:38 | 來源:人民網
小字號

中國氣象局新聞發布會現場。人民網記者 余璐攝

人民網北京12月2日電 (記者余璐)“‘十三五’時期,氣象部門圓滿完成了預定目標和任務。氣象整體實力接近世界先進水平,氣象衛星體系建設等方面達到世界領先水平。”今天,在中國氣象局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中國氣象局計劃財務司司長曹衛平如是說。

曹衛平介紹道,“十三五”時期,我國公共氣象服務和氣象防災減災效益顯著,服務領域拓展到工業、農業、林業、商業、能源、水利、交通、環保、海洋、旅游等上百個行業,成功應對超強台風、暴雨洪澇、嚴重干旱等重大氣象災害,氣象災害造成的死亡失蹤人數由“十二五”時期年均約1300人下降到800人以下,經濟損失佔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由0.6%下降到0.3%。

“此外,中國氣象局被世界氣象組織認定為全球十大世界氣象中心之一,與160多個國家和地區開展科技合作,深度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在氣象國際治理中充分展示負責任大國形象。”曹衛平說。

目前我國氣象預報能力是屬於什麼水平?

中國氣象局預報與網絡司副司長金榮花表示,目前我國已經建立了以自主知識產權數值預報模式為核心技術,從零時刻到月、季、年,從中國區域到全球范圍,涵蓋基本氣象要素、災害性天氣和氣候事件及其影響預報等較為完整的無縫隙氣象預報業務體系。

“我國氣象預報實現了從站點、落區到格點、數字的轉型發展。”金榮花談到,如今,人們可以在手機上隨時隨地了解氣象預報信息,智能網格實況與預報正式業務運行。從預報精准度上來講,全國24小時晴雨預報准確率達到86%,最高和最低溫度預報准確率分別為82%和84%,暴雨預警准確率達到89%,強對流天氣預警時間提前量可以達到38分鐘,台風路徑預報24小時誤差縮小到70公裡。在氣候預測方面,提前6個月的ENSO(季節和年際時間尺度)預測技巧達到0.8,MJO(熱帶大氣低頻振蕩)預測技巧超過20天,已接近世界先進水平。

在“十三五”打下的基礎上,“十四五”時期,中國氣象事業將如何進一步實現高質量發展?

對此,曹衛平表示,“十四五”時期,中國氣象局將以推進高水平氣象現代化建設為主線,推動氣象向經濟社會各領域融合、向地球系統延伸、向全球范圍拓展、向數字智能新業態轉變。實施數值預報、氣象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應用、“氣象+”賦能行動三大攻堅戰,構建自立自強、開放協同的氣象科技創新體系,面向地球系統、智慧精准的氣象業務體系,保障國家戰略、普惠精細的氣象服務體系,規范有序、協調發展的氣象治理體系。進一步提高氣象服務保障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能力和水平,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供有力支撐。

(責編:申佳平、高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