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院發布2021中國縣域9個小變化 數字經濟已成新風口
人民網北京12月10日電 (記者許維娜)村裡人越睡越晚、縣城紅燈變短、“縣城大牌”爆發、“冠軍縣城”越來越多……這些出人意料的變化,正在中國中西部縣域發生。
10日下午,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數字中國研究院發布“2021數字生態縣域年終觀察報告”,將其過去一年赴山西、貴州、江西、雲南、西藏等地的十幾個縣域的走訪調研,總結出九個小變化。
“鄉村振興的主戰場在縣域,共同富裕的硬骨頭在縣域。”中國社科院大學數字中國研究院執行院長呂鵬向記者表示,這九個小變化能否引發更大的潮流還有待時間檢驗,但這些變化昭示著未來的發展方向。
數字化帶動就業機會下沉
九個小變化中的四個,“導航裡的村子多了”“縣城重新熱鬧起來了”“村裡人睡得越來越晚了”“農村女性化妝的變多了”,和數字就業機會下沉有關。
報告指出,中西部縣域出現年輕人回流趨勢,原因之一是越來越多數字化新職業下沉到縣域。
過去一年,中西部縣域競相“搶”互聯網企業,引入在線客服、人工智能訓練師等數字化就業機會。如貴州、陝西等地縣域引入支付寶數據標注項目,吸引上千名年輕人回家工作。
直播帶貨的風口也下沉到了村鎮。江蘇薛埠村、義烏江北下朱村、山東臨沂的主播,都見過凌晨兩點的月亮。
淘寶主播正在直播。(來源:社科院大學數字中國研究院)
報告指出,大多數“不夜村”並非GDP百強縣,這意味著后發地區在數字時代有了彎道超車的新機會。
值得關注的是,許多數字新職業因強調耐心、責任心、溝通力,因而更傾向於招女性。數據顯示,支付寶招募的人工智能訓練師,螞蟻雲客服平台招募的在線客服,村淘主播的女性比例分別為62.3%,72%,53%。
調研數據顯示,60.9%的農村就業女性出門會化妝,78.2%的人說開始懂得對自己好了,80.1%的人對未來生活充滿信心。
數字治理模式在加速下沉
另三個變化,“村裡人靠衛星種地了”“縣城老師少用粉筆了”“縣城的紅燈變短了”,折射了數字金融服務、數字公共服務,數字治理在加速下沉。
在江西、湖北、福建等地鄉村,種糧大戶在衛星影像的幫助下,在手機上借錢,從申請到放款,僅用幾分鐘。
江西宜春的種糧大戶劉迎鋒通過網商銀行的衛星貸款,將承包的土地翻了一倍。(來源:社科院大學數字中國研究院)
印尼、新加坡、印度、越南等多國學者發布的2021全球農村金融科技創新報告指出,中國的普惠金融是過去20年發展中國家最突出的例子。
記者了解到,社科院報告組還走訪了幾個“極值縣城”。在中國最后通公路的縣城墨脫,中學教室也換上了電子屏。在最后接入國家電網的阿裡地區,當地人在2020年入網前,就已經能用手機繳電費了。
墨脫的菜市場。(來源:社科院大學數字中國研究院)
報告組還關注了數字治理的下沉。報告指出,縣城的公共設施正在變得越來越“聰明”。比如越來越多縣城的交通燈實現了上雲,可實時調整紅綠燈的長短。
報告指出,數字公共服務和設施不僅意味著便捷。世界經濟論壇研究表明,數字化程度每提高10%,人均GDP將增長0.5%至0.62%。
“縣城大牌”“冠軍縣城”越來越多
最后兩個小變化,“‘縣城大牌’爆發了”和“‘冠軍縣城’越來越多了”,折射了縣域的消費力和產業帶的爆發力。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1年一季度,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增長21.1%,高於城鎮居民的15.7%。
螞蟻集團研究院院長李振華認為,縣域青年進城務工,人在城市工作,錢寄回家,工作和消費是分開的。但一旦回本地,工作穩定下來,他們就會在縣城安家置業,消費,購房買車,持續拉動縣城消費升級和經濟活力。
報告還分析了今年的現象級縣城曹縣。曹縣青年底氣大,是因為在數字化和全球化的加持下,這個曾經的勞務輸出貧困縣,如今已是三個單品的冠軍:它生產了日本90%的棺材,線上銷量70%的演出服,全國30%以上的漢服。
像這樣的“冠軍縣城”還有很多。河南許昌生產了全球四分之一的假發﹔山東濰坊鄌郚鎮生產了全球近三分之一的吉他﹔湖南邵東生產了全球70%以上的打火機……
此外,報告指出,“冠軍縣城”不光電商做得好,線下產業優勢也很明顯,兩者結合,延長了既有產業鏈和價值鏈,把產業價值留在縣域內,帶動更多就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