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資管行業轉型穩中求進

彭 江
2022年01月28日09:01 | 來源:經濟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資管行業轉型穩中求進

  2018年4月27日,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中國証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國家外匯管理局聯合印發《關於規范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資管新規”),從投資范圍、杠杆約束、信息披露等多個方面做出要求,旨在防范金融風險、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最大限度消除監管套利空間和推動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歷經3年多過渡期,“資管新規”在2022年正式開始落地實施。經過了先破后立的過程,資管行業在新的一年重新出發,在新的監管要求下如何轉型,實現高質量發展?經濟日報記者就各方關注的問題進行了採訪。

  回歸服務實體經濟“初心”

  “資管新規”的主要思路是統一監管標准、防控金融風險、有序規范創新。在3年多的過渡期中,要說影響最大的行業,不能不提信托業。

  在3年多的過渡期中,信托業經歷了“浴火重生”的過程。在相關監管部門的指導下,信托業“兩壓一降”見成效。據監管機構發布的最新數據,當前投向金融機構的信托規模較2017年末的高點(4.11萬億元)已壓縮過半,截至2021年三季度末,投向金融機構的資金信托余額為1.90萬億元。資金空轉現象明顯減少,也減少了資金鏈條過長隱匿的風險。

  2022年是“資管新規”正式實施的第一年,信托公司在推進業務和服務轉型過程中,應加深業務所在行業和產業的理解和研究﹔轉變以債權融資為主的經營模式,從“重資產”向“重服務”轉化﹔改變管理和服務方式,從“高風險暴露”向“低風險運營”轉變。中航產融、中航信托董事長姚江濤表示,在信托行業房地產信托、通道類信托、融資類信托規模持續壓降的背景下,信托業需要持續推進業務轉型發展。

  姚江濤認為,資管機構可以向“綠色資管”持續轉型升級。“‘綠色資管’是踐行國家‘雙碳’戰略的重要舉措,也是資管機構服務綠色低碳經濟發展的時代要求。面對國家能源結構轉型的新舊動能轉換關鍵時期,資管機構應整合金融資源,有效發揮資本作為生產要素的積極作用,大力發展綠色信貸、綠色債券、綠色基金、綠色保險和綠色信托,聚焦綠色產業鏈供應鏈,創新推進綠色低碳金融產品和服務開發,提升‘綠色資管’供給側的服務能力和水平。”姚江濤說。

  “對於券商資管來說,我國券商起步相對較晚。在起步階段,通道業務確實佔了很大的比重。‘資管新規’發布后,通道類業務快速壓降,券商資管規模顯著下降。經過幾年的調整,券商資管規模已經止跌回升。更重要的是,投研、產品、銷售等核心能力都有了顯著提升,券商資管逐步回歸了主動管理的主賽道。隨著‘資管新規’落地,券商資管開啟了高質量發展的新時代。”華林証券執委會委員、資管部總裁張大威說。

  平安信托相關負責人介紹,平安信托壓縮融資類信托規模340.04億元,積極響應綠色金融的供給側改革要求,深耕ESG責任投資,聚焦中西部民生項目、健康、環保及現代制造等重點行業,累計投入實體經濟規模近3500億元,助力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全年產業股權投資規模超100億元,同比增長58%,其中,PE股權業務全年投成規模約64億元,助推11家被投企業完成上市,助力險資20億元入股中廣核風電股權ESG項目,創下“國內新能源電力領域最大股權融資項目”紀錄。

  招聯金融首席研究員董希淼表示,未來資管業務將更加突出對實體經濟的服務。資管業務和資管機構將更主動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大局,提升對實體經濟的服務能力。

  促進理財行業轉型發展

  “資管新規”的核心內容包括淨值化管理、打破剛性兌付、消除多層嵌套和通道、規范資金池、限制杠杆水平、提高資本和風險准備金要求、第三方獨立托管、提高投資者門檻等。“資管新規”的出台,促進了我國理財行業轉型發展。

  回顧“資管新規”出台后行業轉型發展的歷程,建信理財董事長劉興華表示,3年多來理財業務經歷了脫胎換骨的變化:一是巨大規模的淨值化改造。徹底告別資金池與剛性兌付,期限錯配、高杠杆與多層嵌套。二是理財業務已經成為商業銀行零售業務的核心板塊。超過8100萬持有理財產品的客戶,形成了商業銀行零售業務的核心客群。三是理財行業經受住了過渡期多重整改考驗。保持總量平穩增長,對實體經濟和資本市場發揮著增量支撐作用。四是理財公司作為新型金融機構,確立了市場地位。理財公司在理財總量中的佔比超過80%,在整個資管市場中,成為公募基金、信托后第三大子類。

  “轉型的成果比預想的要好。在快速轉型的過程當中,股票市場和債券市場總體是非常健康和平穩的。”交銀理財有限責任公司總裁金旗說,經過轉型,理財市場中淨值化產品去年已經達到了85%以上,為未來整體的中國財富管理市場健康發展提供了很好的支持。

  董希淼表示,“資管新規”讓銀行理財的產品結構發生改變,淨值型理財產品佔比持續提升。在資產結構上,投資資產標准化程度持續提升。在期限結構上,長期限產品發行力度穩步提高。未來,現金管理類理財產品、“固收+”理財產品將成為市場主流,權益類產品的佔比也將穩步上升。

  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表示,“資管新規”的落地對理財市場會形成較深遠的影響,對於基金市場而言,則是機遇與挑戰共存。“從機遇來看,保本基金已久未發行,所以在競爭上可能比不過銀行理財、信托等產品。而在‘資管新規’落地打破剛性兌付后,基金和其他機構可以站在同一起跑線上競爭,可能迎來新的發展機遇。挑戰方面,‘資管新規’實施后要採用市值法來管理,基金方面則要做出更好的成績才能吸引投資者。”

  中金公司資產管理部表示,要加強數字化等能力建設,賦能業務。數字化已經成為領先資管機構的重要戰略支柱,券商資管需積極擁抱數字化,在營銷、投研、風控合規、運營提升等領域落實數字化舉措。近年來中金公司積極落實並推進數字化轉型戰略落地,將科技作為資管業務核心競爭力之一,發揮金融科技在投資研究、客戶服務以及管理運營等方面的積極作用,提高投研前瞻性,打造行業領先的客戶體驗,賦能員工價值創造。

  財富管理迎來新機遇

  將財富管理作為信托轉型的主戰場,構建資產管理和財富管理雙循環的新發展格局,成為不少信托公司遵循監管導向和市場規律的選擇。圍繞財富管理的新圖景,上海國際信托總經理陳兵說:“除了傳統的財產保值增值目標以外,客戶對風險隔離、財富規劃、傳承、分配、養老、教育、慈善捐贈等方面的需求也在快速增長。現有的財富管理產品已無法適應客戶的結構和服務需求的雙重變化,急需推動金融供給的創新。”

  姚江濤表示,中航信托將積極加強証券市場的投研能力建設,提升主動投資管理能力和配置能力,開發設計出更多符合客戶資產配置需求的証券投資信托產品,為國民財富管理提供豐富多元且專業化的資產配置服務。

  申萬宏源証券董事長儲曉明表示,資本市場是財富管理的重要平台。一方面,資本市場是金融資產標准化的主陣地,可以滿足財富管理淨值化發展的需求﹔另一方面,注冊制改革推動資本市場大擴容,資本市場承接居民財富管理資產配置需求的能力已大大提升。財富管理行業發展離不開強大的資本市場,而發展中國特色資本市場需要以人民為中心,體系化施策,不斷提升財富管理功能,為實現共同富裕而服務。

  “我們認為,‘固收+’產品具有廣闊的市場需求,是‘資管新規’落地后有望取得爆發性成長的一個領域,也是業內綜合實力較強的頭部機構發力的方向。”鵬揚基金固收投資總監王華認為,當前,我國經濟處於追求高質量發展階段,居民對財富管理的需求從剛性兌付預期下的單一保值增值,逐步向淨值化、專業化、多元化方向轉變。

(責編:申佳平、陳鍵)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