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31個省區市2021年GDP數據陸續出爐——

各地GDP“年報”新意足

本報記者  徐佩玉
2022年02月10日05:26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江蘇省去年實現GDP總量11.64萬億元,增速位列全國第五。圖為一艘遠洋滾裝輪近日在連雲港港東方公司碼頭裝載汽車外運。
  王 春攝(人民視覺)

  2021年,湖北省經濟增速領跑全國,成績亮眼。圖為春節期間,游客在武漢武昌楚河漢街觀看糖畫。
  趙廣亮攝(人民視覺)

  近期,31個省區市2021年GDP數據先后出爐,並陸續發布了2022年經濟增長預期目標。

  看總量,不少省份在過去一年實現了跨越式突破,更多省份一步一個腳印保持經濟穩步增長。

  看增速,2021年各省份普遍實現了恢復性增長,特別是湖北省和海南省的經濟增速尤為突出。

  看城市,北京、上海GDP總量雙雙超過4萬億元,而東莞成為全國第24個GDP總量超萬億元的城市,也是廣東第4個“萬億俱樂部”成員。

  

  多地GDP總量跨上新台階

  ——廣東GDP超12萬億元,湖北經濟增速位列全國第一

  2021年,多個省份GDP總量跨上新台階。

  廣東是名副其實的GDP大省。2021年,廣東省GDP總量達到12.44萬億元,成為全國首個也是唯一一個GDP跨上12萬億元台階的省份,連續33年居全國第一。江蘇省2021年實現GDP總量11.64萬億元﹔山東省為8.31萬億元﹔浙江省實現GDP總量7.35萬億元﹔河南省GDP總量達5.89萬億元。如果以去年平均匯率計算,廣東、江蘇兩省GDP均已超過韓國的經濟總量。

  總量邁上新台階,經濟增速也保持恢復性高增長。

  2021年,湖北省以12.9%的兩位數增速位列全國第一,海南省實現了11.2%的高增長,緊接著是山西、江西、江蘇、浙江、北京、山東、安徽、重慶、四川等。

  “2021年是各地經濟穩步復蘇的一年,領跑者仍然是排在第一梯隊的省份,呈現出你追我趕和穩中求進的發展態勢。”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經濟研究部副部長劉向東對本報記者表示,2021年各省份成績單呈現出一些新特點——

  湖北省經濟總量突破5萬億元。劉向東分析,湖北省相對於全國其他地方出現更加顯著的恢復,經濟增速高達12.9%,一方面受2020年負5%低基數效應影響,另一方面也得益於疫情發生以來各方給予湖北的大力支持。

  海南省增速突出。2021年海南自貿港建設紅利初步釋放,海南省地區生產總值、固定資產投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均位居全國前列。海南省統計局局長劉自更表示,2021年海南省主要指標增速均快於上一年,主要經濟指標增速歷史性地全面躋身全國前列,充分展現了自貿港建設為經濟社會發展帶來的強勁動力。

  人均GDP增長取得新突破。2021年,全國人均GDP超8萬元,折合1.25萬美元。具體看各地,北京、上海、江蘇的人均GDP突破2萬美元,其中北京和上海分別約2.85萬美元和2.7萬美元,距3萬美元的關口越來越近。

  “萬億俱樂部”再擴容

  ——北京、上海GDP均超4萬億元,東莞成為第24個GDP超萬億元城市

  看完省份成績單,再看城市——2022年,“萬億俱樂部”城市繼續擴容。

  1月24日,東莞市統計局公布2021年東莞經濟運行情況:2021年全年東莞市地區生產總值為10855.35億元,同比增長8.2%,兩年平均增長4.6%。至此,東莞成為中國第24個GDP超萬億元城市,也是廣東省第4個GDP超萬億元城市。

  在珠三角已有深圳、廣州兩座萬億GDP城市的背景下,東莞何以脫穎而出?劉向東分析,這主要得益於粵港澳大灣區產業分工明確。東莞承載著深圳等城市的輻射帶動作用,在電子信息、電氣機械、家具服裝、食品飲料等方面形成較強的產業集群,並與大灣區其他城市形成很好的互補配套,吸引了更多資金、人才、技術等要素資源集聚,使其成為全球的生產車間和制造基地,並在對外開放方面走在了全國前列。

  “萬億俱樂部”城市數量在增長,頭部城市的經濟總量也再上一個新台階。

  2021年,北京、上海GDP總量邁過4萬億元門檻,分別達到40269.6億元和43214.85億元。增速方面,上海GDP實際增速略低於北京。深圳成為中國第3個GDP突破3萬億元的城市。廣州和重慶以28231.97億元和27894.02億元的成績緊隨其后,二者差距從2020年不到17億元擴大到337.95億元,“北上廣深”四大一線城市地位更加穩固。

  “新成員”競爭激烈。武漢、合肥、福州實際增速位居全國前列,分別達到12.2%、9.2%、9%,高於全國平均水平8.1%。合肥與濟南的差距進一步縮小。

  多座城市把GDP突破萬億元列為經濟發展目標。江蘇的常州和徐州兩市增勢明顯,2021年GDP分別達到8807.58億元和8117.44億元,成為下一批萬億城市“后備軍”。劉向東分析:“‘十四五’期間,煙台、常州、徐州、唐山、大連、溫州、昆明、廈門等城市提出未來幾年GDP總量爭取突破萬億元。從目前發展形勢看,實現這一目標並不容易,這些城市還需要繼續鉚足勁,才有望盡快跨入‘萬億俱樂部’。”

  各地蓄力沖刺2022

  ——中部奮起直追,產業升級、消費復蘇是重頭戲

  展望2022年,除天津外,30個省份均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了2022年經濟增長預期目標,海南9%左右的目標位列第一,西藏為8%左右。

  產業升級、消費復蘇是各地穩增長的重頭戲。

  回看2021年成績單,GDP量質齊升的省份,大多呈現出新興動能強勁的特點,先進制造業比重較大,高技術產業帶動力增強。在新的一年,各地也不約而同更加強調產業升級、高質量發展,將新能源、數字經濟、智能制造、發展專精特新“小巨人”等列為發展重點。

  各地還明確提出將持續推進消費復蘇。去年底以來,已有重慶、成都、合肥、鄭州、南京等30多個城市陸續推出消費券。這些消費券主要集中在餐飲、購物、旅游和體育等領域,以帶旺“兩節”消費。劉向東認為,消費復蘇仍面臨不少挑戰,但始終是各地穩增長的重要途徑。他建議,各地應持續推進城市更新和消費型城市建設,加快暢通國內經濟循環,主動提升經濟增長的穩定性。

  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中部六省確立的增長目標較高。其中湖南、山西設定在6.5%,河南、安徽、江西、湖北設定在7%。

  2021年中部六省GDP總量達到250132.5億元,佔全國經濟總量比重超20%,佔比逐漸擴大。其中河南2021年GDP總量達到5.89萬億元,是中部第一經濟大省。湖北GDP總量也首次突破5萬億元,湖南省為4.6萬億元,安徽去年GDP也跨過4萬億元門檻。山西、江西的增長勢頭也很好。

  對於中部地區形成的趕超之勢以及中部地區未來的發展前景,中國區域經濟學會副會長陳耀分析:“2021年,中央專門出台了促進中部地區高質量發展的意見,為中部地區發展指明方向。要打造全國重要先進制造業中心,中部地區能源、制造業方面的優勢還會繼續發揮。特別是國家高度重視實體經濟的發展,中部地區作為先進制造業的中心地位還會發揮重要作用,全國的制造業將進一步向中部地區集中,其裝備制造的優勢將更加突出。”

  “2022年我國面臨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各地更加注重預期引導,不少省份主動調低了經濟增長目標,但仍維持在5%以上的中高速水平,你追我趕的良好競爭態勢仍在繼續。”劉向東認為,今年區域經濟發展勢頭被普遍看好。

(責編:岳弘彬、牛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