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如何促進更高質量就業?專家:點面結合、精准施策

2022年02月12日11:32 | 來源:人民網
小字號

人民網北京2月12日電 (王紹紹)當前,“六穩”“六保”工作持續推進。數據顯示,2021年全國城鎮新增就業1269萬人,比2020年增加了83萬人。“近兩年,我國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經濟基本面的增長保証了就業全局的平穩,但疫情確實對我國的就業問題產生了一定的影響。”中國人民大學勞動人事學院院長、共同富裕研究院研究員趙忠在接受人民網財經採訪時表示。

在疫情的沖擊之下,我國城鎮和農村的就業受到了哪些影響?在趙忠看來,疫情對物流和國際貿易等都產生了一些限制,這在一定程度上沖擊了市場環境,從而影響到市場主體,傳導到勞動力市場之后就對城鎮和農村的就業造成一定影響,尤其是旅游、餐飲、交通運輸等行業。

“疫情防控在一定程度上需要限制人口的流動,這對外出務工群體的就業會產生限制。”趙忠表示,在2020年上半年尤其明顯,我國2020年有2.85億農民工,疫情對他們外出務工的機會和工作的穩定都造成了不小沖擊。

此外,趙忠表示,一般而言,包括大學生在內的青少年群體失業率較高,面臨初入勞動力市場的問題,疫情使青少年由學校到勞動力市場的轉變更加困難。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又該如何穩就業、保就業?趙忠表示,在宏觀層面,我國一直堅持疫情防控和經濟發展兩手抓,成效已經凸顯。2020年第一季度GDP同比增長速度受疫情影響,為-6.8%,但從第二季度GDP同比增長速度就轉負為正,2020年GDP增長2.3%,2021年增長8.1%。經濟基本面的增長保証了就業全局的平穩。

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和國家統計局的統計,2021年,全年城鎮新增就業1269萬人,比上年增長7.1%,1-10月就提前完成全年目標﹔城鎮登記失業率為5.1%,控制在目標之內﹔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2.92億人,恢復到了2019年的水平。同時,基本養老、失業、工傷保險參保人數分別達到10.21億人、2.26億人、2.79億人。

就業優先戰略和就業組合政策對保持就業的韌性起到了積極作用。趙忠認為,減輕企業負擔、保市場主體、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是保就業和穩就業的根本。其中依靠信息技術和數字技術等科學技術,通過互聯網等手段減緩和化解疫情對商品市場的沖擊起到了積極作用。“同時還要優化就業服務,通過傳統手段和現代技術等方式,助力勞動力市場供給方與需求方匹配,減少勞動力市場的摩擦。”趙忠說。

趙忠還表示,點面結合的就業政策對保持就業穩定發揮了積極作用,例如大學生就業,我國出台了研究生擴招、設立暫時性崗位等政策﹔針對農民工群體,我們開通了點對點的專車、專列服務。

數據顯示,在經濟穩定恢復增長的同時,收入和消費也持續恢復。2021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128元,扣除物價因素后比上年實際增長8.1%﹔2021年全國居民人均消費支出24100元,實際增長12.6%。趙忠表示,居民收入和消費的恢復拉動了經濟,支持了就業的穩定和增長。

“經濟基本面的增長、市場主體的穩定、收入和消費的持續恢復、社會政策的兜底,以及就業的組合拳政策和對不同群體的精准措施,一起保持了我國就業總體的穩定。”趙忠說。

(責編:楊曦、呂騫)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