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科學護水,不能光禁漁還得會撈魚

2022年02月22日08:29 | 來源:科技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科學護水,不能光禁漁還得會撈魚

水不好,魚少﹔魚多,水不好﹔生態,平衡是關鍵。

今年初,千湖之省湖北成為全國唯一獲批開展禁捕水域生態捕撈的試點省份,首批5座禁捕湖泊、水庫的淡水魚按科學規劃進行生態捕撈,也讓市民吃到更加鮮嫩的活魚。

禁捕水域,為何要捕撈?原因很簡單,自然生長的魚太多,也會破壞水質。2月19日,中國科學院院士曹文宣表示,在部分水庫,適當進行生態捕撈,有規劃、可持續地利用漁業資源,對長江生態保護非但無害,還具有積極意義。

湖北率先“試水”生態捕撈,是科學養水的一次有益探索。

捕撈是為了更好地保護

1月4日起至春節前,湖北在武湖、魯湖、惠亭水庫、野豬湖、保安湖5個湖泊進行生態捕撈,捕撈約1800萬斤魚。

魚與水相互依存,魚兒少了,水草瘋長,水質惡化﹔反之,魚兒多了,水生態失衡,水質也會惡化。

2020年1月,農業農村部發布《長江十年禁漁計劃》。湖北作為禁漁重點省份,一共有52個禁捕湖泊、水庫,這些區域從2018年就已經開始實施禁捕政策。湖泊、水庫生態保護也因此成效顯著,長江水域江豚多次重現。

然而,禁捕后,很多湖泊的魚群數量明顯增多,甚至多個湖區的魚群超過了最佳適宜承載量。“保安湖鱖魚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2019年1月1日實施全面禁捕,湖區生態環境總體向好。但因湖泊草食性魚類過快增長和底棲魚類攝食擾動,沉水植物被大量破壞,湖泊降解污染能力直線降低,導致水質下降。”大冶市相關負責人介紹。

保安湖並非個例。近段時間以來,湖北多地反映,當地保護區內禁捕湖泊、水庫的魚類存量增長過快,水質明顯下降、水草大幅減少、水華現象(淡水水體中某些藍藻類過度生長所產生的現象)頻發、魚類因缺氧批量死亡,湖泊生態安全風險問題突出。

魯湖位於武漢江夏區,2018年實施禁捕,湖泊最大生物承載量約為350萬斤魚,經過3年多禁捕保護,湖內現有魚類700多萬斤,水草幾乎被吃光,水質惡化,死魚現象時有發生。

保護不是一禁了之,多措並舉迫在眉睫。

對此,湖北省農業農村廳表示,實施生態捕撈試點完全不同於禁捕以前的生產捕撈,其旨在以生態保護為目的,有效清除超過湖庫生物承載量的魚,這是對長江“十年禁漁”的有益補充和完善。

為生態捕撈劃下紅線

啟動生態捕撈,哪些能捕、能捕多少,紅線在哪裡?

湖北實施生態捕撈試點的相關方案要求,生態捕撈實行“一湖一策”,對捕撈的配額、品種、作業方式均進行了嚴格規定。

根據專家論証意見,生態捕撈總量實行配額管理,捕撈配額上限不超過各自申報生態捕撈總量的80%,其中,武湖配額不超過360萬斤、魯湖配額不超過464萬斤、惠亭水庫配額不超過326萬斤、野豬湖配額不超過384萬斤、保安湖配額不超過248萬斤。

捕撈品種也需按各自申報的捕撈品種執行,青魚、草魚、鰱、鳙起捕規格不低於2公斤每條,湖泊、水庫保護區主要保護對象不得起捕。生態捕撈作業僅限採用“趕、攔、刺、張”聯合漁法開展,且網具網目尺寸不低於8厘米。

同時,相關方案還規定,嚴禁使用電杆、電捕等禁用漁具,嚴格禁止電魚、炸魚等非法捕撈方式,嚴肅查處以“長江野生魚”“漢江野生魚”等為噱頭的營銷行為。

湖北省委農辦主任,省農業農村廳黨組書記、廳長吳祖雲介紹,此次生態捕撈,明確了具體作業時間、捕撈總量、捕撈規格、漁具漁法、漁獲物管理等事項,合理確定捕撈后補充的增殖品種、規格和數量,堅決杜絕 “酷捕濫捕”“一捕了之”。生態捕撈僅涉及禁捕保護區中的小部分湖庫,對長江、漢江干流,依然實施最嚴格的禁捕政策。

相關專家表示,開展生態捕撈試點,既能有效減少禁捕湖庫魚類存量,降低生態安全風險、維護水域生態環境平衡,又可以豐富人民群眾的“菜籃子”,是一條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新路子。

“以魚控藻”探索水域生態平衡

近兩年,湖北省積極開展水環境治理及保護工作,探索維護水域生態環境平衡的辦法,不僅收獲了豐碩成果,也為開展生態捕撈試點積累了豐富而有益的經驗。

對亞洲第一大城市內湖——武漢市湯遜湖的水質治理就是其中一例。

2019年底,在武漢江夏區梁子湖水產集團湯遜湖碼頭,數千噸鰱、鳙魚陸續“起簍子”,銷往市場“別看這些鰱、鳙魚便宜,它們可是湯遜湖的治水‘小功臣’。”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員劉家壽說,這次捕撈可為湯遜湖區域移除100余噸氮、20余噸磷。

鰱、鳙魚每增重100克,能消耗水體中2.5克左右氮和0.5克左右磷。劉家壽表示,養魚和護水並不矛盾,科學放養、捕撈有助於降低水體富營養化,改善湖水生態環境。

治水講科學。2017年,梁子湖水產集團200余名養魚能手轉崗成為養水高手。4年多時間,江夏區依托中國科學院的科研力量,普及先進漁業技術,水體養護、生態養殖並舉,生態效益逐步顯現。

劉家壽介紹,“以魚控藻”是湯遜湖實施綜合性養護的主要手段。即投放濾食性鰱、鳙魚,全程“人放天養”,不投餌、不投肥、不投藥,不圍網、不攔圍,這些魚以浮游生物為食,可大量攝食藻類。同時,種植子蓮近5000畝,放流田螺等軟體動物,增加物種多樣性,提高水體淨化功能。

用魚類控藻,目的是以魚淨水。中國科學院水生所副研究員李為說,遴選投放不同營養生態位的魚類,科學定量捕撈,湖泊中的氮、磷等營養物隨之移出,隨后再基於環境容納量補充魚種,如此可逐步循環移除水中的氮、磷、碳等,抑制藍藻滋生,改善水質。

“我們每年向湯遜湖投放魚種400多萬斤,鰱、鳙魚佔97%,再實施定量捕撈。”梁子湖水產集團總經理楊少明介紹,2019年以來,湯遜湖再沒有暴發藍藻水華現象。

湖泊水情不一,生態修復途徑也有差異。“水體養護不能一刀切,應因水制宜,一個湖一個辦法。”楊少明建議,要根據水體特性,不同水域採用不同手段,制定各湖區具體水體養護方案,使水環境逐步提升。

專家表示,養水必先科學養魚,根據水體、魚群、水草、浮游生物和底棲動物的不同情況,控制魚類投放和捕撈,構建良好生態系統,讓“養水”和“養魚”互為促進。

據了解,接下來,湖北省還將在科學研究的指導下,抓緊開展特許捕撈試點等行動,生態捕撈也有望形成常態。

(責編:趙竹青、陳鍵)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