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對論|獨家對話“靈魂砍價國家隊”:底價何來?

“藥企報價”≦“信封裡的底價”=談判成功
“靈魂砍價”的醫保談判桌上,有一個關乎成敗的信封,談判開始時才會打開,寫著這場談判的底價。
去年,治療脊髓性肌肉萎縮症的諾西那生鈉注射液,從70萬降價到3.3萬,引發全網關注,藥品和高值耗材的“以量換價”也再次成為全國兩會關注的焦點。降幅如此之大,定價底氣何來?除了現場的談判專家,“砍價國家隊”還有哪些角色?
3月7日,在總台融媒體特別節目《兩會你我他》中,央視新聞《相對論》記者庄勝春對話北大教授劉國恩。連續兩年擔任國家醫保目錄調整藥物經濟學專家組組長的他開宗明義:“信封裡的價格,我們當然不知道!”
臨床醫生組成的專家組:對藥物進行評價、打分,提供基礎參考信息﹔
藥物經濟學測算專家組:根據藥品給病人帶來的獲益,提出測算價格﹔
醫保基金測算專家組:根據藥品如納入對醫保基金影響,提出建議價格。
綜合測算價格和建議價格,最終確定信封裡的底價。
庄勝春:不少人很驚訝這個降幅,除了以量換價的優勢,從藥物經濟學專家的角度,還有什麼原因?
劉國恩:怎麼去理解70萬到3.3萬。我倒不完全認為過去都是企業佔據了豐厚的利潤,或者完全是水分。就拿治療脊髓性肌肉萎縮症的這個藥物為例,這款藥2016年就在美國上市了,發達國家已經賣了近5年,相當程度上得到了市場的回報,企業才有可能在中等發達國家、中等收入國家和不發達國家來降價。從這個意義上講,也體現了全球合作,全球相互支持。
醫保基金的盤子,總量有限。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用的藥能被納入醫保,如何權衡?
庄勝春:大家關注的“靈魂砍價”,未來的方向,還是以慢性病、常見病為重點?
劉國恩:這是肯定的,常見病、慢性病是中國醫療服務體系長期會面臨的一個重要任務。如果慢性病能夠得到更好地控制,就會節約大量的醫療費用,也會幫助我們更好地去幫扶、傾斜、支持罕見病患者,他們之間的關系並不是獨立的,而是高度相關,是互補的關系。
庄勝春:有網友問:藥賣得便宜了,會不會影響未來其他藥品的研發?大量的談判,會影響創新藥發展嗎?
劉國恩:其實並不矛盾,完全的創新藥,價格還是具有競爭力的。對於已經過了專利保護期、有了仿制藥的,或者市場上已經有相當收益的藥品,即使醫保部門不採取大幅降價的動作,市場競爭本身,客觀上也會對它們形成壓力。把握得好,這就是一個良性互動的過程。
庄勝春:還有網友問,感覺有些藥納入醫保以后,反而更不好買了?
劉國恩:國家也注意到相關的問題。過去幾年,國家醫保局推出了“雙通道”——醫保目錄內的藥品,可以在社會藥店獲取,也能報銷,不會影響醫院藥佔比等相關規定。另一方面,國家談判納入目錄的藥品,一般都比較新,上市時間較短,市場鋪開需要一定的時間。下一步,還是要加強醫療機構與醫保政策的聯動,同時調整醫院管理方面的一些行政規定,減少這些問題的出現。
庄勝春:有一位網友說,自己因為身體原因,一直要吃利伐沙班,以前國產的都要1100,現在隻要5毛錢一片,相當於15塊錢一個月,是一個巨大的降幅。他說,對於這些醫保專家們的努力,我能力有限,無以為報,隻好養好自己的身體以后,為國家為人民做貢獻,真的是十分的感謝。底下還有網友勸他,好好養病,別著急,以后有的是機會。還有人建議,歡迎報考藥物經濟學,一起進醫保局。
劉國恩:看到這些評論,肯定是非常欣慰的,非常非常欣慰。國家醫保局成立以來,在醫保目錄准入談判、藥品集中帶量採購等方面做了很多工作,確實大大減輕了患者的經濟負擔。與此同時,從長遠來看的話,國家支付能力、個人支付能力,不斷提高才是根本。說一千道一萬,最根本還是如何把我們中國的經濟,更好地、持續地、穩定地,推向越來越好的增長水平。
監制丨王姍姍 張鷗
制片人丨庄勝春 汪潔 熊江萍
記者丨庄勝春
主編丨張宗堯
編導丨孫強 金竹音 楊吉兒 單楚玉 徐大為 吳桐 耿婧琦
導播 | 侯伯樑 潘國華
技術丨夏文 牛永毅
視頻丨張瑩
視覺丨於江 王少華 劉羽琪
統籌丨紀方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