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你被植樹造林“種草”了嗎?
新華社天津3月11日電(記者李鯤)在位於天津市區以北約60公裡的天津薊州區,過去因開山採石留下的礦坑大大小小,曾如同大地的傷疤,而今逐漸增添綠意。
3月12日,14歲的孟家熠和他的朋友將與家長們一起來到其中一處礦坑植樹。這一天是中國植樹節,孟家熠認為選在這裡植樹更有意義。“植樹造林是為環保做‘加法’,我和小伙伴們早就被‘種草’了。”
為了讓“傷疤愈合”,天津薊州區自2014年開始了“礦山復綠”工程,一期已基本完成,綠化栽植苗木近3萬株,二三期也已啟動。與此同時,企業、百姓、民間組織也紛紛參與其中,為薊州的礦山裝點綠色。
孟家熠參加的植樹活動的組織方、薊州春山裡生態教育項目負責人王立華說,當年薊州開山採石主要服務於京津建設,而目前參與礦坑植樹的人也大多來自京津地區,無形中是一種對自然的回饋,項目運行近3年來已累計植樹2600多棵。“就像我們的口號‘治愈地球治愈你’一樣,我們希望大家在治愈地球的過程中傳遞愛。”
在中國,從1982年植樹節開始至2021年12月,中國適齡公民累計有175億人次參加義務植樹,累計植樹781億株(含折算)。近20年來,中國新增植被覆蓋面積約佔全球新增總量的25%,居世界首位。
“植樹造林不僅是宣傳口號,更是深入人心的生態文明理念。”孟家熠的母親楊倩說。
黨的十八大以來,“生態文明建設”被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五位一體”總體布局,相繼寫入黨章、憲法。綠化工作也逐漸從“就林說林、就草說草”的單一建設任務,轉向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
天津市綠色生態屏障內,工人進行植被養護工作(2020年9月1日攝)。新華社記者 孫凡越 攝
天津市綠色生態屏障建設現場指揮部辦公室主任邊偉光對此感受深刻。2017年5月,天津決定“濱海新區與中心城區要嚴格中間地帶規劃管控,形成綠色森林屏障”,並於次年正式劃定面積736平方公裡區域,定名綠色生態屏障。
“綠色生態屏障建成后將連通天津南北兩大濕地和水系,並接入整個京津冀的生態涵養區,屏障內部也不僅是種樹,而是打造生態系統,宜林則林、宜水則水、宜農則農、宜田則田,將造林綠化與生態修復、高標准農田建設、旅游發展等充分結合起來。”邊偉光說。
經過4年建設,天津市綠色生態屏障一級管控區新增造林11.39萬畝,森林覆蓋率由7%提升到26%以上。不僅環境好了,這些樹年碳匯能力估計為15萬至20萬噸,是潛在的“綠色銀行”。
“從幾代人堅守的塞罕壩林場,到數億人參與的‘螞蟻森林’項目,從浙江‘千萬工程’,到‘庫布其治沙模式’,中國一直在努力為世界可持續發展探索‘綠色范本’。”世界工程組織聯合會主席龔克說。
現在,融入整個生態系統建設的植樹造林,在中國又有了更高層次的探索。
在雄安新區與樹打了4年多交道的中國雄安集團生態建設公司副總經理彭旭更,雖曾參與過港珠澳大橋等重大項目建設,但剛到雄安新區時,他對種樹完全是“門外漢”。
在多位專家指導下,彭旭更很快在實踐中理解了雄安新區“先植綠、后建城”的發展理念,探索構建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從2017年11月13日栽下第一棵苗木開始,“千年秀林”目前已有40多萬畝,栽植苗木近200多種、2000多萬棵,每棵樹都有一個二維碼記錄生長信息。更難得的是,人工的“千年秀林”已被打造成“近自然”狀態。
“比如為了適合市民休息,我們特意在林區邊緣區域種上芳香類植物﹔為了方便小動物棲息,我們種植了許多食源、蜜源植物﹔為了快速形成樹林的自身演替系統,我們尊重自然規律和苗木本性,選用原生冠苗,採用異齡、復層、混交等方式種植,也特意留白,現在林間已有許多自然生長的小樹苗出現,使整個秀林可以持續更新、繁衍。”彭旭更說。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