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2021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有何亮點?權威解讀來了

劉微
2022年04月01日09:23 | 來源:人民網
小字號

古人類如何征服青藏高原?漢文帝霸陵的准確位置在哪裡?古蜀文明與中原文明的關系是什麼……3月31日上午,“2021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在京揭曉,四川稻城皮洛遺址、河南南陽黃山遺址、湖南澧縣雞叫城遺址、山東滕州崗上遺址、四川廣漢三星堆遺址祭祀區、湖北雲夢鄭家湖墓地、陝西西安江村大墓、甘肅武威唐代吐谷渾王族墓葬群、新疆尉犁克亞克庫都克烽燧遺址、安徽鳳陽明中都遺址入選。

“2021年是中國現代考古學誕生100周年,重要的考古成果眾多,評選競爭尤為激烈。”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學部主任、中國考古學會理事長王巍在接受人民網專訪時表示,今年入選的10個考古項目較往年來說,不僅分布范圍更加廣泛,時間跨度也是迄今為止最大的,圍繞著重大任務展開,反映了考古學的一些重大課題。

考古成果迭出 展現中華文明風採

“從整體來說,這次入選的項目更多展現了中華五千年悠久文明的源遠流長和絢麗風採,增強了國家凝聚力和認同感。”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鄭州大學特聘教授劉慶柱接受人民網專訪時說。

備受關注的四川廣漢三星堆遺址祭祀區,從2020年3月啟動發掘至今,共計發掘面積1202平方米,6座“祭祀坑”新出土了重要文物包括金面具、銅頂尊跪坐人像、玉璋、神樹紋玉琮等,部分文物的造型和紋飾前所未見。“該遺址出土的文物很豐富,也很神秘。更重要的是,它不僅形成自身文化,還接受了中原夏商王朝創造的禮制,包括玉器、青銅禮器等,進一步闡釋古蜀文明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王巍表示。

四川稻城皮洛遺址是迄今為止青藏高原考古發現的遺址面積最大、地層保存最完整、文化類型最豐富多樣的舊石器時代遺址。據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舊石器研究室主任、稻城皮洛遺址發掘執行領隊鄭喆軒介紹,該遺址連續的地層堆積、完好的埋藏條件和清楚的石器技術演變序列,展現了早期人類征服青藏高原高海拔極端環境的能力、方式和歷史進程。

談及河南南陽黃山遺址、湖南澧縣雞叫城遺址、山東滕州崗上遺址的共同點,王巍表示,這三處遺址的年代都是距今5000年左右,並且在當時都形成了城市,出現明顯的社會階層分化,這些區域在當時已經進入初期文明階段。此外,據劉慶柱介紹,陝西西安江村大墓確定了漢文帝霸陵的准確位置,帝陵的布局體現了當時中央集權的政治理念﹔湖北雲夢鄭家湖墓地表現了在秦漢時期,這塊區域對中國統一多民族國家形成所體現的重要作用。

走過考古百年 促進文明交流互鑒

中國考古走過百年,一代代考古人前赴后繼,用堅持不懈的努力揭開了一層層古老中華文明的面紗。談及中國考古的發展特點,王巍認為,目前更傾向於圍繞歷史重大課題去展開發掘,邊疆考古受到空前重視,多學科結合開拓了考古學的深度和廣度。此外,大家更注重在做好遺址保護的基礎上,再去做合理利用。

面對已經開啟的第二個考古百年,王巍表示,本次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的評選,在一定程度上顯示出中國考古學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態勢。他強調:“考古展現了中華文明取得的輝煌成就,對於我們的國人來說,不僅僅是豐富了知識,更重要的是從數千年積澱的中華文化基因中獲取精神力量,增強了文化自信。”

國家文物局副局長宋新潮表示,國家文物局近期將印發實施《“十四五”考古工作專項規劃》,聚焦重大歷史問題攻關力爭取得新突破,落實“先考古、后出讓”制度保護傳承歷史文脈,大力發展科技考古促進現代科學技術在考古中的應用,加強機構隊伍建設不斷壯大專業力量,深化國際考古合作交流推動文明交流互鑒,努力建設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考古學。

據悉,本屆評選推介活動共收到32個參評考古項目,經過初評、終評等環節選出2021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責編:楊虞波羅、高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