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在建最長干線公路湖底隧道圍堰成功“牽手”

圍堰成功合龍現場。受訪者供圖
人民網北京4月1日電 (黃盛)據中國鐵建消息,日前,隨著太湖西岸最后一根鋼板樁插打至湖底,341省道無錫馬山至宜興周鐵段工程宜興側段3項目(簡稱341省道宜興段3標項目)竺山湖隧道第6倉與無錫馬山段第9倉鋼板樁圍堰成功合龍。這也標志著我國國內在建最長干線公路湖底隧道——竺山湖隧道宜興段圍堰施工全部完成。
竺山湖隧道宜興段工程自2021年9月29日圍堰開工以來,自西向東由兩側向太湖中心不斷推進,累計插打鋼板樁1.2萬余根、鋼管樁2900根,並在歷時僅5個多月,與馬山段圍堰在湖中心順利“牽手”。“牽手”后,參建人員將對合龍處倉位進行抽水、清淤固化、以及圍護結構施工,並對1號倉進行開挖,拉通全線工作面,為后續全線主體結構施工奠定堅實基礎。
圍堰成功合龍后近景。受訪者供圖
“竺山湖隧道水中圍堰長達7.81公裡、基坑深達18.64米、共計27種支護形式,涉水作業經歷3個汛期,涉及工序15種,包括防洪大堤1座、排洪河流3條,施工組織協調難度大,工期特別緊張。”項目承建方中鐵十六局集團三公司副總經理晁軍介紹說,項目部詳細制定了施工期間交通組織、施工技術、應急預防等措施,並對施工工序進行推演,確保工程節點目標順利推進。
圍堰施工現場。受訪者供圖
據悉,在施工中,淤泥固化處理代替傳統的換填法、墊層法等施工工序,解決了棄土和砂石料來源困難,實現了零棄土和零換填。淤泥固化板結后,隔天即可滿足施工重型機械承載力。澆筑墊層時,可快速形成滿足拌合站、堆場等基礎平台的要求,做到了降本提質創效。
淤泥固化施工現場。受訪者供圖
另據介紹,341省道無錫馬山至宜興周鐵段工程是江蘇省“十五射六縱十橫”高速公路網規劃中組成部分,工程起點位於230省道瀆邊公路周鐵鎮南,以隧道形式下穿竺山湖,路線全長約15.7公裡,對加強宜興市與無錫的快速聯系,改善宜興、馬山對外交通條件,帶動沿線地區的經濟發展和旅游資源的深度開發具有重要意義。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