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人民財經觀察:疫情挑戰之下 科技創新是贏得發展主動的關鍵

2022年04月22日16:37 | 來源:人民網
小字號

2022博鰲亞洲論壇思客會活動現場。主辦方供圖

人民網博鰲4月22日電 (記者許維娜)科技是第一生產力,是人類社會發展進步的基石。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挑戰,科技如何推動世界經濟穩定復蘇?如何實現面向未來的可持續發展?這些話題成為博鰲亞洲論壇2022年年會關注的重要內容之一。

21日下午,在博鰲亞洲論壇2022年年會舉辦的思客會上,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院長劉尚希等多位嘉賓圍繞“加強科技創新 助力經濟復蘇”這一角度,分享了數字科技如何驅動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如何為全球經濟復蘇注入新活力、新動能。

與會嘉賓一致認為,釋放科技潛能必將加快經濟復蘇,要以科技創新贏得發展主動,進一步完善市場在科技資源配置當中的決定性作用,實現科技與經濟融合的重要突破,在開放合作中為全球經濟實現綠色復蘇和可持續發展貢獻力量。

“全球科技創新正處於突破的關鍵時點。”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表示,當前全球科技創新已經進入空前密集活躍期,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重構全球創新版圖、重塑全球經濟結構。“比如,一些顛覆性技術領域成為發達經濟體科技發展布局的重點之一。”

科技是贏得競爭主動的利器,如何才能強化科技創新?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院長劉尚希認為,應突出市場的力量。他強調,科技創新,實質是需要市場化、產業化的科技創新,隻有市場化、產業化科技創新才能轉化為現實的生產力。

如何以市場力量推動創新,vivo執行副總裁、首席運營官胡柏山表示,“市場不是被發現的,所有市場都是被創造出來的。每一次新技術的普及,帶來的市場機會都是巨大的。”他舉例說,比如多點觸控屏幕技術讓手機與人的交互模式發生了顛覆式改變,從2007年到2017年,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增長10余倍,每年新增市場規模達數萬億元。

依托人工智能、大數據、雲計算等前沿科技手段,平台經濟迅猛發展。“中國平台經濟起步比較早,涌現出了幾家比較大的平台公司,平台經濟給經濟社會帶來翻天覆地變化。”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副院長黃益平表示,要支持平台經濟健康發展。

他進一步表示,數字技術的應用使得平台的業務范圍復雜性、影響力達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平台的好處就是規模經濟,規模經濟容易造成壟斷,容易造成贏者通吃。”黃益平說,對平台經濟治理就是為了保障公平競爭,保護消費者利益,同時防止壟斷。

新科技革命推動經濟社會深刻變革,科技創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這既是國際競爭的關鍵,也是國際合作的重要領域。

開放合作的大趨勢不會改變。“從中長期來看,全球經濟融合發展是一個大勢。用開放才能推動經濟融合,這也有利於全球經濟的穩定。”遲福林說,開放不是簡單的改善投資環境,規則管制標准也要跟國際對接。他建議,加快推進科技領域高水平開放,以開放推動科技體制改革,推動科技管理與國際對接。

疫情加速了經濟和社會體系的數字化,智能手機是數字經濟的入口之一,不僅與眾多行業深度融合,也將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科技創新是科技企業競爭力提升的根本路徑,對未來技術進行持續研發投入,才可能有持久的活力,這可以驅動著我們敢於擁抱不確定性。”胡柏山說。

數字技術將開辟人類智能互聯的新未來,數字經濟在推動全球合作共贏方面發揮出獨特作用。

黃益平說,數字經濟、數字技術,很容易突破國界限制,未來制定數字貿易的全球規則要基於兩點:一是保護知識產權,數據流動要有知識產權保護作為保障﹔二是要保障數據的跨境自由流動。要考慮融入國際經濟體系當中去。黃益平認為,不管當前全球面臨怎樣的挑戰,大的方向還是堅持開放,開放是成功重要的貢獻因素。

此外,劉尚希還特別提到,要想方設法穩住中小微企業,這樣才能穩住經濟大盤。他建議結合數字技術,提升中小微企業的生存能力。“大力加快餐飲中小微企業的數字化進程,減少接觸,不僅能幫助這些企業在疫情之下持續發展,從長期來看,也符合產業數字化轉型的趨勢,在這方面要加強引導。”

(責編:王連香、呂騫)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