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快手未成年人保護報告》:青少年模式升級至4.0

隨著互聯網普及和信息技術升級,短視頻平台成為人們便捷的學習工具,也拓展了知識傳播的廣度和社會價值。據共青團中央維護青少年權益部和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發布的《2020年全國未成年人互聯網使用情況研究報告》:2020年,我國未成年人的互聯網普及率達到 94.9%,利用互聯網學習的未成年人網民比例達到89.9%。
然而,網絡信息因參差不齊也存在著風險,影響未成年人身心健康。2019年3月,在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推動下,各大主流互聯網平台上線“青少年防沉迷系統”,也稱“青少年模式”﹔當月,快手“家長控制模式”全面升級為“青少年模式1.0”,並持續迭代。2021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正式通過﹔當月,快手青少年模式升級至4.0版本。
2022年6月1日,以北京市“掃黃打非”辦公室為指導單位,由快手大數據研究院、快手護苗、快手公益出品,北京師范大學未成年人網絡素養研究中心、未來網以及中國婦女網聯合發布《2022快手未成年人保護報告》(以下簡稱《報告》),解讀快手在未成年人保護工作上的舉措和進展,也為家長提供了一份簡明的青少年模式實操手冊。
青少年模式從1.0更新到4.0,快手持續更新產品功能,為未成年人的線上健康成長保駕護航。據報告,快手青少年模式4.0升級守護工具、優化精選內容標簽,提供 “體育”“才藝”“音樂”等多元內容,方便青少年自主選擇。此外,還新增了“單向關注”功能,未成年用戶在發現感興趣的帳號后,可單向關注帳號最新內容﹔在青少年模式內點擊視頻創作者頭像或昵稱就可跳轉至該帳號主頁,主頁上僅展示適合青少年觀看的內容。
青少年模式4.0的上線,幫助快手未成年用戶更精准、更高效地獲取優質內容。據《報告》,快手未成年用戶最偏好觀看的內容類型有:校園生活、動畫、球類運動、閱讀、后期處理、高新數碼教學和實驗發明等。不同年齡段的興趣偏好亦有所不同:6歲用戶喜歡觀看才藝教學、10歲用戶喜歡觀看動植物與微生物,而15歲用戶則偏好觀看景物攝影。
快手上還有各類知識大咖和權威專家,為未成年人提供專業且趣味的內容。例如北京化工大學特聘教授戴偉(@戴博士實驗室)為孩子們演示各種有趣的化學實驗﹔72歲的同濟大學退休物理學教授吳於人(@不刷題的吳姥姥)傳授孩子們“不刷題”學習物理的秘籍﹔中國地質大學副教授邢立達(@恐龍達人邢立達)帶領孩子們走進恐龍世界......生動有趣的視頻內容能夠更好地激發孩子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作為家長,在孩子上網時可能會有很多擔憂,例如:孩子一看手機就停不下來該怎麼辦?孩子看到了不適齡的內容怎麼辦?孩子的個人信息被他人知道了怎麼辦?孩子誤充值打賞了,要如何退款……事實上,這些都可以通過快手未成年人保護工具得到解決。家長應該如何更好地使用快手未成年人保護工具?如何最大化地發揮產品功能帶來的價值?《報告》亦提供了答案:從注冊帳號開始,各個環節操作一一展示,還針對家長最關心的問題進行場景化教學。如備受關注的未成年人消費問題,如果孩子在平台上誤充值或打賞,家長可以在未成年人保護工具中選擇“未成年人退款”,點擊“未成年人誤充值退款”,參照步驟指示填寫並上傳相關材料,或撥打7×24小時未成年人關懷熱線(400-150-2277)。
針對家長普遍擔憂的網絡不適齡內容的問題,快手採取了多重防護措施:設立了未成年人內容專項審核團隊,建立相應的未成年人審核標准和應急機制,對含有未成年人的視頻內容實行“機器+人工”標簽標注﹔和監管部門聯動,及時更新關鍵詞和違規樣本,對惡意不當內容和評論進行關鍵詞攔截﹔同時還專門組建客服團隊,就未成年用戶違規行為進行溝通教育。
家長也不必擔憂孩子的隱私安全問題,快手平台搭建了“人工+技術”的雙保險。人工上,快手設置了隱私保護專員﹔技術上,快手推出了未成年人隱私保護模式。該模式不僅面向已實名認証的兒童用戶,未實名認証的兒童用戶、其他高度疑似未成年人的用戶被系統識別后,其帳號亦會自動開啟隱私模式。
2021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正式通過,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顯。但是對於沒有經驗的新手家長,應該如何獲得科學的育兒知識和教育方法?快手在站內打造了“護苗在行動”的長效IP,幫助家長排憂解難。“護苗在行動”下設多個欄目,家長可以通過“綠書簽·安全問題早知道”欄目,了解網絡安全、兒童身體及心理健康等未成年人保護相關知識﹔亦可通過“教育空間”欄目,跟隨教育專家學習教育方法,從“孩子犯錯了怎麼辦”到“如何和青春期的孩子溝通”,涉及家庭教育的方方面面。
此外,快手還積極發揮平台內容優勢,打造了“育兒大咖說”和“省心父母寶典”等自制IP,邀請行業專家幫助寶媽、寶爸們解決育兒難題。其中既有“知心姐姐”盧勤和中央電視台主持人敬一丹傳授“從容育兒”的經驗,也有青少年心理問題專家李玫瑾指導家長如何進行“心理撫養、心理教養”,給出實操性的建議——“家長及時的呼應、陪伴和照顧、情感溝通、以身示范,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是‘心理撫養’中‘撫’的部分,無聲之中勝有聲。”
長久以來,快手始終秉持企業社會責任,關愛未成年人健康成長。快手的“護苗”舉措不僅體現在快手應用內,還延伸到了更廣闊的地方。2018年,快手與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成立“快手科技青少年幸福成長專項基金”,首期捐贈總額1000萬元,分5年實施。基金旨在通過公益項目,實現青少年網絡安全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全方位覆蓋。2021年7月,河南遭遇特大暴雨災害,快手捐贈5000萬元馳援河南,並開展了針對未成年人的專項救助,投入1500萬元用於校舍修繕、受災大學新生助學、女童求學圓夢行動等公益項目。
運動關乎孩子的健康成長。2021年,快手繼續與姚基金合作,推出“青少年健康成長助力計劃 ”,通過捐贈裝備、選派志願者支教、開展專業籃球集訓和聯賽等方式,定向支持河北、遼寧、湖南等地的鄉村學校,讓鄉村地區孩子因體育而快樂成長。
作為一個溫暖的社區平台,快手攜手各地主持人和媒體發起“鄉村心願單“活動。2022年2月,“鄉村心願單”首期活動中,快手為遼寧省昌圖縣太平鎮希望學校捐贈包子機,讓200多名鄉村孩子吃上了開學的第一頓包子。活動直播觀看總人數超過1000萬,還獲得了快手用戶的愛心接力。
據悉,快手將持續關注未成年人保護,繼續完善相關產品功能、豐富優質內容,不斷踐行護航下一代的企業社會責任。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