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穩經濟舉措‘政’在落地”系列報道之一:

積極財政加力加碼 “真金白銀”穩經濟護民生

人民網記者 任妍
2022年06月10日09:09 | 來源:人民網
小字號

當前,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影響,我國經濟發展環境的復雜性、嚴峻性、不確定性上升,穩增長、穩就業、穩物價面臨新的挑戰。越是形勢嚴峻,越要堅定信心、果斷應對,在穩經濟和助企紓困上發揮更大政策效應。日前,國務院發布了《扎實穩住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的通知》,部署實施6方面33條穩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國家層面的穩經濟理念正在各行業、各地區形成共識,政策正從“紙上”落到“地上”,成為穩住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對此,人民網財經策劃了“穩經濟舉措‘政’在落地”系列報道,解讀政策部署,反映相關舉措的落地成效。

財政政策是宏觀調控的重要工具。日前,國務院印發《關於扎實穩住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以下簡稱“《措施》”),在穩住經濟大盤6方面33項一攬子政策措施中,有24項直接涉及財政職能。

穩住經濟大盤,財政政策如何加碼發力?6月2日,財政部召開財政支持穩住經濟大盤工作專題新聞發布會。財政部部長助理歐文漢表示,財政部將切實扛起責任,主動擔當作為,迅速推動各項政策落地見效。

多位專家在接受人民網記者採訪時表示,當前,一系列財政政策正在發力,護航宏觀經濟大盤平穩前行。這些政策與此前已實施的政策形成疊加效應,著眼於對沖供給、需求、預期方面面臨的壓力,發揮好調節作用,紓解市場主體困難,進一步增強市場信心。

宏觀政策靠前發力 八大舉措穩住經濟大盤

財政部有關負責人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為穩定經濟大盤,推動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積極財政將在八方面出台相關措施。

稅收政策方面,進一步加大增值稅留抵退稅政策力度。將更多行業納入按月全額退還留抵稅額政策范圍,預計新增留抵退稅1420億元,今年出台的新增留抵退稅總額達到約1.64萬億元,雪中送炭幫助企業渡過難關。

同時,加快財政支出進度,中央財政將督促下達各項轉移支付,加緊推進已納入年度計劃的重大工程建設,加大存量資金盤活力度。

在專項債方面,加快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發行使用並擴大支持范圍,確保今年新增專項債券6月底前基本發行完畢,力爭8月底前基本使用完畢,將新基建、新能源項目納入專項債券重點支持范圍。

在穩住市場主體方面,統籌運用政府性融資擔保、政府採購、社保費緩繳、援企穩崗等政策,為中小企業注血紓困,支持它們健康發展。

在積極擴大投資和消費方面,配合相關部門加快下達基建投資、水利發展等預算,推動盡早形成實物工作量﹔階段性減半征收車輛購置稅,進一步提振汽車消費,釋放內需潛力。

在保障基本民生層面,實施住房公積金階段性支持政策,對受疫情影響的企業可按規定申請緩繳住房公積金。完善農業轉移人口支持政策,加大對新增落戶人口、隨遷子女義務教育獎勵力度。完善對困難群眾的生活保障,兜牢兜實基本民生底線。

此外,還將在支持保障糧食能源安全、支持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等方面出台支持措施。

粵開証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院院長羅志恆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財政方面的相關政策力度超市場預期,體現以政府過“緊日子”換市場主體過“好日子”的決心。從舉措看,呈現出五大特點:

一是力度更大,退稅規模更大、行業受益面更廣,有利於增加企業的現金流並提振經營預期和信心。

二是節奏更快,退稅節奏更靠前,專項債發行、使用和財政支出更快,有利於盡快促進經濟企穩回升。

三是政策工具更多元,涉及減稅降費退稅、支出政策、政府採購、民生社保等多方面,財政政策應出盡出。

四是目標更明確,市場主體和地方政府受益更直接,有利於保市場主體保就業。

五是實施積極政策的同時仍強化財政紀律,有利於防范化解風險。

有效精准發力 合理擴大需求穩促進經濟增長

在穩增長的各項措施中,積極合理擴大有效需求是促進經濟平穩健康發展的關鍵舉措之一。

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宏觀經濟研究中心主任石英華分析指出,當前積極財政支持擴張需求,穩經濟措施具體體現在四個方面:

一是積極擴大有效投資,發揮政府投資的乘數效應,引導社會投資方形成穩定預期。石英華指出,財政部門要求加快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發行使用並擴大支持范圍。截至5月27日,已累計發行新增專項債券1.85萬億元,佔已下達限額的54%,較去年同期增加約1.36萬億元。明確今年新增專項債券發行和使用時限,加快支出進度,盡快形成實物工作量。

二是支持促進居民消費持續恢復。石英華表示,如階段性的實施車輛購置稅減半征收政策,預計減征車購稅600億元,這將進一步提振汽車消費。多地通過消費券等方式促進消費增長,刺激消費潛力釋放。

三是加快財政支出進度,財政“保民生”力度不減。數據顯示,1-4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80933億元,累計同比增長5.9%。盡管受局地疫情影響,4月末已完成全年預算的30.3%。科學技術、農林水、衛生健康、社會保障和就業、教育支出等重要民生支出分別增長是15.5%、12.9%、7.5%、4.4%和4.1%。石英華表示,在用好流量的同時,進一步盤活存量資金,統籌使用結余資金、閑置資金,提高資金配置效率,是推動積極財政政策提質增效的關鍵。

四是強化社會民生兜底保障,加大對困難群體支持。包括:已全部下達中央財政困難群眾救助補助資金預算1546.8億元﹔及時啟動社會救助和保障標准與物價上漲挂鉤聯動機制﹔完善農業轉移人口支持政策,加大對新增落戶人口獎勵力度,加大隨遷子女義務教育獎勵力度﹔加大對市縣“三保”的轉移支付支持力度,最大程度下沉財力,保障基層“三保”支出。保障教師等重點群體工資、養老金等按時發放,保障疫苗接種、核酸檢測、患者救治、防疫物資及必要生活物資保供等疫情防控必要支出。

歐文漢介紹稱,今年已下達的專項債券額度基本能夠在6月發行完畢,將對各地專項債券支出進度進行督促,更好發揮專項債券在拉動有效投資中的積極作用,以穩投資帶動穩就業、促增長。

石英華表示,這些政策的落地實施,充分發揮了社會保障“穩定器”作用,為社會穩定托住底線。

針對當前受疫情和退稅減稅降費等因素影響,縣區財政運行壓力較大。財政部預算司司長王建凡表示,財政部優先保障支出,積極加大對地方財力支持﹔嚴格落實責任,督促省級財政部門落實主體責任﹔強化財政管理,指導地方各級財政部門嚴格支出預算管理、加強財政運行監測,筑牢兜實“三保”底線。

此外,值得關注的是,政府性融資擔保政策也將發揮更大作用,以財政資金撬動更多社會融資需求。

《措施》明確提出,今年新增國家融資擔保基金再擔保合作業務規模1萬億元以上。對符合條件的交通運輸、餐飲、住宿、旅游行業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鼓勵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提供融資擔保支持,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及時履行代償義務,推動金融機構盡快放貸,不盲目抽貸、壓貸、斷貸,並將上述符合條件的融資擔保業務納入國家融資擔保基金再擔保合作范圍。

支持穩定供給 推動全面暢通經濟循環

保持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對暢通經濟循環至關重要。

財政部經濟建設司司長符金陵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財政部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的決策部署,積極採取有力措施,支持打通產業鏈的“斷點”和供應鏈的“堵點”,協同推進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和經濟循環暢通。主要是在四個方面加大支持力度。

在重點產業鏈層面,進一步加大增值稅留抵退稅力度,減輕制造業等行業市場主體負擔。聚焦重點產業鏈,安排專項資金支持制造業領域補短板、強弱項。加大中小企業支持力度,加快培育一批“專精特新”企業和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在現有領域基礎上,將新型基礎設施、新能源項目納入地方政府專項債券支持范圍,助力新興產業發展。

在支持民航等行業企業層面,為幫助民航業紓困,財政部會同有關方面出台多項財稅政策,包括:暫停航空企業分支機構預繳增值稅,退還航空運輸業企業留抵稅額,對國內客運航班實施階段性財政補貼等,進一步促進民航業安全穩定和紓困發展。對其他受疫情影響較大的行業企業,也出台了相應的扶持政策。

在支持物流樞紐和物流企業層面,安排約50億元,擇優支持全國性重點樞紐城市,加快推進多式聯運融合發展,降低綜合貨運成本。同時,安排63.6億元資金支持加快農產品供應鏈體系建設、實施縣域商業建設行動,安排約50億元資金支持農產品產地冷藏保鮮設施建設,進一步夯實物流暢通的基礎。

市場主體是暢通經濟大動脈的基本單元。在支持降低市場主體運營成本層面,今年國務院已經明確,鼓勵各地對繳納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確有困難的納稅人給予減免﹔對減免租金的房屋業主,按規定減免今年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近日,財政部專門開會部署,要求各地財政部門主動作為,細化完善本地區稅收減免政策﹔加強與行業主管部門溝通,推動降低市場主體用水用電用網等成本。

符金陵表示,通過上述四個方面的政策加力支持,將有效保持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推動經濟循環暢通,助力穩住我國經濟大盤。 

“這一攬子穩經濟措施中,除了在支持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層面作出部署以外,還在支持煤炭等能源資源穩定供給、提高糧食安全保障能力等層面也做了具體部署。”石英華表示,比如建立激勵機制支持煤炭等能源資源增產增儲﹔陸續發放300億元農資補貼,對實際種糧者實際承擔的農資價格上漲成本進行補貼,適當提高稻谷、小麥最低收購價等。

暢通經濟循環,是提高供給體系質量和效率、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條件。石英華表示,多層面支持穩定供給,為推動暢通經濟循環提供了重要力量。

談及未來經濟發展趨勢,羅志恆表示,在力度更大、節奏更快、目標更明確的財政政策的作用下,微觀主體的積極性和活力將逐步被激發,經濟運行將重回需求回升、供給暢通和預期轉好的軌道。石英華認為,精准、務實、及時的財政政策發力,穩經濟政策效應將逐步顯現,預計下半年經濟將逐步企穩回升。

(責編:郭思邈、高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