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走進縣城看發展︱河北遷安:水韻鋼城,漸漸綠意濃

王育民
2022年06月13日13:19 | 來源:河北新聞網
小字號

  加快轉型步伐,打造宜居宜業現代化中等城市

  河北遷安:水韻鋼城,漸漸綠意濃

  仲夏清晨,駕車駛出遷安西高速口,水城相融、藍綠交織的城市美景扑面而來——黃台湖粼粼波光中,倒映著錯落有致的現代化建筑﹔“鋼城大橋”仿若臥波長龍,向城市深處延伸……

  依礦而起、因鋼而興,“鋼城”遷安創造了綜合實力全國百強、全省首強的輝煌。近年來,遷安市加快鋼鐵資源型城市轉型步伐,依托灤河水資源,理水興城、以水聚產、以水促轉,不斷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質,實現了從鋼鐵大市到“北方水城,美麗遷安”的綠色蝶變。

  “瞄准現代化中等城市定位,我們堅持右岸新城、左岸主城、雲上之城‘三城齊抓’,加快推動產業美、生態美、園區美、企業美、城市美、鄉村美、社區美、生活美,打造轉型發展的創新之城、綠色低碳的生態之城、宜居宜業的幸福之城,開創縣域現代化建設新局面。”遷安市委書記王文彬說。

  碧水環繞、綠島棋布的遷安城市美景。 河北日報通訊員蔡常穎攝

  時間:6月2日8:00

  地點:黃台湖景區

  登頂遷安城區西部的黃台山,俯瞰黃台湖千畝水面,碧波蕩漾,鳥兒翱翔。

  “水是遷安的天然資源,更是城市靈氣所在。”遷安市水利局副局長卜子田說,這些年遷安市通過治水、興水,全力打造“水清、岸綠、河暢、景美”的水生態。

  卜子田指著遠處的河道介紹,遷安境內有16條大小河流,其中灤河縱貫遷安全境54公裡,並貫穿主城區。如今風光旖旎的“水景觀”,過去卻是“老大難”。“由於淤泥和尾礦砂在河底堆積,灤河旱季河道干涸,雨季澇災不斷。”

  遷安市近年來實施了以灤河流域生態修復為主的治水興水工程,疏浚、挖湖、治污,並依托“全域治水,清水潤城”工程,實施西沙河綜合治理、灤河—西沙河連通等一系列工程,對境內16條河流進行“一河一策”治理。

  如今,遷安市主城區已形成水域14平方公裡、生態綠地和濕地15平方公裡的國家級水利風景區,城市蓄水能力達到4000萬立方米。

  時間:6月2日10:00

  地點:冷軋暨氫能產業園項目現場

  “項目投產后以自產的帶鋼為原料,年可消耗熱軋卷板1100萬噸,生產冷軋薄板1000萬噸,與外購原料相比,噸鋼成本降低5%,效益提高10%。”項目負責人劉福東算了筆賬,新項目通過延伸產業鏈條,能大大提高產品附加值。

  指著不遠處的工地,劉福東說,未來,產品還將廣泛應用於新能源汽車制造等領域,並依托煉鋼產生的廢氣進行氫能綜合利用,進一步延伸至氫能冶金、氫能重卡應用等領域,年可生產發動機14萬台套、氫能重卡1萬台,進一步推動遷安鋼鐵業向價值鏈高端攀升。

  本著“依托鋼、延伸鋼、不唯鋼”思路,遷安市重構產業發展新格局——已累計投資160多億元,先后實施了鑫達220萬噸H型鋼、首鋼特種電機硅鋼等多項精品工程……

  遷安市加快推進傳統產業高端化、綠色化、智能化改造,穩步轉向鏈式增長、融合升級。去年,全市精品鋼材比重提高到38%,裝備制造主營業務收入同比增長25%,工業技改投資同比增長22.1%。

  在深耕制造業的同時,遷安市還推動生物制藥、新能源、信息技術等新興產業集群發展,促進物流、電商、旅游等現代服務業量質齊升,努力建設“創新引領、要素協同、鏈條完整、競爭力強”的現代產業體系。

  時間:6月2日16:00

  地點:數字城市綜合運營指揮中心

  大屏幕分成許多小格子,顯示著不同監測畫面﹔數十個操作台上,工作人員認真查看分析運行數據……“這是城市管理的‘智慧大腦’,已實現雲服務、視頻融合、數據共享等基礎服務功能。”遷安市住建局海綿城市管理中心負責人李偉華說。

  打造“雲上之城”,遷安市從優政、惠民、興業等方面實施政務數據歸集、智慧應急、數字城管升級改造等項目建設,有效破除城市公共系統之間的“信息壁壘”,實現城市精細化管理、高效化運轉。

  運用數字技術,針對城市短板,遷安市堅持“缺什麼補什麼”,“地上”“地下”一起建、“面子”“裡子”一起抓,系統性、精准性推動城市更新。今年,遷安市在市政基礎設施、公共空間利用等領域共謀劃實施城市更新項目83個,計劃總投資70.45億元。

  主城區舊貌換新顏,新城建設加速推進。

  打開遷安城市建設規劃圖,灤河自北向南從遷安穿城而過,左岸主城,右岸新城。遷安市正在右岸新城建設交通樞紐站、新黨校,錨定新產業,拉開城市發展框架,將右岸新城打造為產業引領的創智高地、智慧賦能的零碳新城、生態宜居的公園城市。

  位於遷安市中心區的九江體育中心燈火璀璨。 河北日報通訊員梁玉水攝

  時間:6月2日20:00

  地點:九江體育中心

  夜幕降臨,位於遷安市中心區的九江體育中心燈火璀璨。許多市民在此拍照發朋友圈,感嘆夜景之美。

  在他們眼中,這裡不光是拍照“打卡地”。“下了班帶孩子到這來游泳,拿著遷安的身份証免費游一個小時,幸福感滿滿!”家住在附近的張小姿充滿自豪地說。

  當下,遷安市正致力於打造共同富裕國家樣板,除了產業興、生態美,還讓百姓富起來。而這“富裕”不僅僅體現在收入上,更多地融入到民生福祉裡。

  在張小姿心裡,幸福感就像是那灤河水,流淌不盡。“家裡老人是慢性病患者,定期就能到市人民醫院進行‘專屬’體檢。”

  她所說的“專屬”體檢,是指該醫院健康管理中心為市民“量身定制”的體檢套餐。

  “‘定制’體檢讓患者花最少的錢,做最精准的、有針對性的深度體檢。”該中心主任唐立偉說,近年來遷安市推出全民健康管理服務,依據健康檔案,遷安市人民醫院和中醫醫院兩大醫療集團對慢性病患者進行跟蹤服務,提供就診建議,並與院內學科專家一起進行會診、隨訪,降低患者的患病風險、減少並發症。(河北日報記者王育民)

(責編:楊曦、初梓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