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裡董事長張勇:阿裡技術創新經歷了三個階段

近日,中央網信辦旗下雜志《中國網信》刊發阿裡巴巴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張勇署名文章。文章談到,成立23年來,阿裡巴巴從最初的一家電子商務公司,發展成為一家以技術驅動在多場景、多賽道進行探索的公司。創造客戶價值、創造社會價值,是科技公司與商業的關系,也是企業應該承擔的社會責任。
一直以來,外界對於阿裡巴巴是一家商業公司還是科技公司多有討論。張勇在文章中提出,對於技術,首先看技術本身是否有先進性和突破性﹔其次看技術能不能跟產業真正結合,創造新的變化。他認為,技術既伴隨阿裡巴巴過去23年的成長,更是面向未來服務生態和整個社會的基石。
技術基石論,有越來越多的現實印証。過去20多年,在商業、物流、雲計算等領域,技術迭代創新是阿裡履帶式前進的關鍵。去年,阿裡巴巴發布首顆自研CPU芯片“倚天710”,而阿裡雲已經在全球雲計算市場上穩定排名第三。
張勇認為,阿裡巴巴的技術創新經歷了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用科技創造新商業,搭建起電商交易的基礎服務設施﹔第二個階段,是雲上創新,通過阿裡雲助推產業數字化,助力實體經濟發展﹔第三個階段,用技術更好地服務社會。這由兩個方面構成。對於科技前沿與技術普惠的關系,張勇認為“一方面,走向科學的最底層和最前沿,積極投身基礎科研、瞄准重大前沿命題,另一方面,致力於打造開放共享、人人受益的好科技,讓新型生產力惠及更多人。”
在公開場合,張勇多次談到先進性與責任感的關系。去年雲棲大會,張勇強調:“科技不僅創造商業價值,更創造社會價值。科技的社會責任和社會擔當,必須與社會發展的脈搏同頻共振。”
據了解,推動產業數字化,是阿裡巴巴展現技術責任感的新方向之一。比如,以雲計算的大規模普及帶動行業減碳﹔過去8年,阿裡助力銷售價值1萬億的農產品﹔用淘寶村鎮模式創造了12萬創業機會,帶動直接就業機會34萬余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MA”國際標識代碼正式納入國家工業互聯網標識體系
- 人民網北京6月29日電 (記者喬雪峰)在萬物互聯的工業互聯網中,每個物品、元器件,甚至每條信息都有其全球唯一的“身份証”,而這個“身份証”就是標識。 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為中關村工信二維碼技術研究院(以下簡稱中碼院)簽發了工業互聯網標識注冊管理機構許可証,“MA”國際標識代碼正式納入國家工業互聯網標識體系。…
- 六部門:到2025年規上工業單位增加值能耗較2020年下降13.5%
- 人民網北京6月29日電 (記者申佳平)據工業和信息化部官網消息,為深進一步提高工業領域能源利用效率,推動優化能源資源配置,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生態環境部、國務院國資委、市場監管總局等六個部門聯合印發《工業能效提升行動計劃》(以下簡稱《行動計劃》),其中提出到2025年,規模以上工業單位增加值能耗比2020年下降13.5%。 《行動計劃》具體提出,到2025年,重點工業行業能效全面提升,數據中心等重點領域能效明顯提升,綠色低碳能源利用比例顯著提高,節能提效工藝技術裝備廣泛應用,標准、服務和監管體系逐步完善,鋼鐵、石化化工、有色金屬、建材等行業重點產品能效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規模以上工業單位增加值能耗比2020年下降13.5%。…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