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楊曉明:打贏與病原體的“硬仗”

2022年07月04日08:26 | 來源:科技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楊曉明:打贏與病原體的“硬仗”

  思路清晰、字句鏗鏘、策略周詳。國藥集團首席科學家、總工程師楊曉明雖然沒有軍旅經歷,在談起傳染病防治的科技創新時卻有一種難掩的將帥之風。

  自1980年考入蘭州大學醫學院以來,楊曉明與傳染病周旋42載的人生歷程中,遭遇過形形色色的病原體,打過不少“硬仗”,他深知:任何猶疑、疏漏、畏難的情緒都會讓傳染病有機可乘。

  SARS突如其來,他在重症救治最前線﹔麻疹強化免疫,他部署最大規模疫苗供應﹔脊灰死灰復燃,他連夜調配扑滅“火苗”﹔新冠來勢洶洶,他以最快速度部署科研攻關,實現對全新病原體的“可診、可防、可治”。

  身為一名共產黨員,不給傳染病任何機會、守護住人民健康的免疫防線是楊曉明的職業追求﹔身為一名與傳染病持續作戰的合格“戰斗員”,楊曉明一貫沖鋒在前、勇於擔當、敢為人先,歷練出了敢打硬仗、能打勝仗的品質。

  勇於擔當,前所未有的新冠疫苗生產車間得以落地

  新冠疫苗如何從無到有?表面看來遵循研制、生產、使用的順序,實踐中卻並非如此。

  作為一名與傳染病斗爭多年的“老兵”,楊曉明有著豐富的經驗,為了能讓人民在最短時間內用上有效的新冠疫苗,他果斷部署了研制和生產的多線“作戰”。

  “疫苗研發初期就要考慮到生產。”楊曉明說,疫苗隻有在人群中得到規模使用才能“困住”病原體。

  實干為民是優秀共產黨員的共同“底色”。楊曉明深知:科研要面向人民生命健康離不開生產保障。2020年2月初,幾乎在新冠疫苗研發攻關的同時,楊曉明就開始了疫苗生產車間的部署。

  新冠滅活疫苗的生產需要高生物安全等級車間,這種車間在新冠大流行之前並不存在。建造它要拆除舊車間。“一個疫苗生產車間是價值幾十個億的國有資產,疫情初期,很難預測新冠病毒會不會像SARS一樣突然消失,拆除舊車間冒著很大的決策風險。”國藥集團中國生物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負責人坦言:當時不敢接任務。

  楊曉明與領導班子多次討論,對生產工藝、車間設計、建設標准等各個方面做了充分研究,最終明確,要生產新冠滅活疫苗舊車間確需拆除。

  楊曉明的那句“責任我擔著”使得整個團隊在第一個高生物安全等級生產車間的建設過程中完全解除后顧之憂,創造了56天完成高生物安全等級車間建設的紀錄。

  隨后,第二個、第三個高生物安全等級車間陸續建成,2021年9月國藥集團中國生物的新冠滅活疫苗生產能力達到全球最大的50億劑/年。

  以身試藥,傳承老一輩科研學者的獻身精神

  在2020年3月23日的一張照片中,楊曉明正在接受新冠疫苗的注射,他比出了代表勝利的“V”字。彼時,疫苗尚未進入臨床試驗階段,還未開展任何人體安全性驗証。

  這一幕讓人倍感親切而熟悉:60多年前,我國第一代醫學病毒學家湯非凡在自己的眼睛裡接種沙眼病毒,証明並分離出沙眼病毒﹔“糖丸爺爺”顧方舟和同事喝下脊髓灰質炎病毒疫苗溶液使得中國順利研制出自己的脊灰疫苗……

  “一百年來,我國生物制品工作者的獻身精神不斷傳承延續。‘以身試藥’就是其中的一個精神傳承。”楊曉明說。

  為讓公眾對疫苗安全性有信心,他率先注射﹔為了証明疫苗能夠有效激發中和抗體,他在隨后的9個月時間裡抽血60多次,用於抗體數據監測。

  以身試藥僅僅是兩年多以來楊曉明帶領團隊獻身新冠抗疫一線的短短一幕。作為中國生物新型冠狀病毒專項科技攻關團隊總指揮,疫情出現以來,幾乎每一個假期楊曉明都在工作崗位上度過。疫情最初,楊曉明果斷組建診斷試劑團隊飛赴武漢,48小時內研制出診斷試劑盒,他在全國首先提出新冠肺炎康復者恢復期特異血漿和特異免疫球蛋白療法救治危重病人,療法得到國際認可,成為救治“壓艙石”。

  科技先行,帶領我國疫苗領域創下多個“第一”

  “黨把我從一個藏族子弟培養成生物科技人才,我從事生物制品事業是為了以身許黨、科技報國,是為了服務祖國人民。”

  “傳染病帶來的疫情是不可預測的,應急防控體系、應急研發能力都需要不斷‘磨礪’和持續完善。”楊曉明總結每一次“交鋒”的經驗時表示,科技創新是面對重大責任和任務時能夠沖鋒在前的力量儲備和底氣源泉。

  在2009年甲型流感病毒流行時,他帶領的武漢生物制品研究所流感疫苗研發課題組是獲得科技部科研攻關專項的唯一研發創新團隊。十多年來,楊曉明持續加強國藥集團中國生物的研發投入力度,投入比例達到13%,在全國制藥企業中位居前列﹔他還按照研究所所長待遇率先從世界范圍引進知名科學家,充實研發力量。

  在楊曉明的帶領下,國藥集團中國生物在我國疫苗領域創出多個“第一”:乙腦減毒活疫苗作為中國第一家通過世界衛生組織預認証的產品,出口超過10億人份,成為全球衛生治理的“中國亮點”﹔研制出全球首個EV71型手足口病滅活疫苗﹔研制出自己的脊髓灰質炎滅活疫苗﹔自主研制的全球首創六價輪狀病毒疫苗研制進入三期臨床……

  隨著更多疫苗關鍵技術的突破、疫苗上下游產業鏈的持續創新,相信以楊曉明為代表的中國疫苗人將研制出越來越多人民用得上、用得起的好疫苗。

(責編:趙竹青、陳鍵)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