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威解讀:以數字化改革助力政府職能轉變 提升政府履職科學化精准化智能化水平
日前,國務院印發《關於加強數字政府建設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就主動順應經濟社會數字化轉型趨勢,充分釋放數字化發展紅利,全面開創數字政府建設新局面作出部署。為進一步宣傳好數字政府建設的重要意義、核心價值、實施關鍵,即日起人民網推出系列權威解讀稿件。本期推出浙江省委常委、副省長徐文光的文章《以數字化改革助力政府職能轉變 提升政府履職科學化精准化智能化水平》。
·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是數字政府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 以標准化服務事項體系建設為基礎,推動政務服務從全市通辦向全省通辦、跨省區域通辦、全國通辦、全球通辦演進,實現服務不受區域限制,無差別受理、同標准辦理。
· “公平普惠”是政府通過提供普惠性、兜底性服務,消除“數字鴻溝”,讓老弱婦幼群體也能夠通過數字化手段公平享受到政府提供的服務。
· 推動政府運行方式的數字化、智能化,進而提升政府行政執行能力、行政監督能力、輔助決策能力。
《關於加強數字政府建設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系統闡述了我國數字政府建設的時代背景、系統架構和戰略部署,是對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數字政府建設重要論述精神全面系統貫徹的重要指導文件,是黨中央從戰略和全局的高度搶抓數字化時代浪潮,擘畫以數字化改革助力政府職能轉變的宏偉戰略藍圖。浙江是數字政府建設的先行地,是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網絡強國、數字中國建設重要論述的實踐地。習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間,就作出了建設數字浙江的戰略部署,推動浙江數字經濟快速發展﹔到中央工作后,又對浙江數字化改革等作出重要批示指示,為浙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大動力。浙江必須扛起時代使命、扛起更大擔當,把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論述與數字浙江建設戰略部署有機結合起來,更加全面、更為系統地學習領悟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數字政府建設重要論述精神,在貫徹落實《指導意見》上更加深入、更見成效。
一、《指導意見》全面系統貫徹了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數字政府建設重要論述精神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多個重要場合、重要會議上,對數字中國、網絡強國、數字政府建設發表了系列重要講話,形成了內涵豐富、思想深刻的戰略思想和理論。今年4月,他主持召開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二十五次會議強調,“以數字化改革助力政府職能轉變”,對數字政府建設作出重大決策部署,明確了數字政府建設頂層設計和戰略部署,為我們推進數字政府建設提供了根本遵循。
一是明確了“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的根本要求。把“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貫穿於數字政府建設各領域各環節,堅持正確政治方向,健全完善黨領導數字化建設的機制體制,構建黨建統領的“整體智治”體系。
二是指明了以“為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供有力支撐”為目標導向。把數字技術廣泛應用於政府管理服務,建立健全大數據輔助科學決策和社會治理的機制,推進政府管理和社會治理模式創新,做到准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實現政府決策科學化、社會治理精准化、公共服務高效化。
三是提出了以“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向往”為宗旨方向。把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數字政府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打造泛在可及、智慧便捷、公平普惠的數字化服務體系,讓百姓少跑腿、數據多跑路。堅持問題導向,抓住民生領域的突出矛盾和問題,深度開發各類便民應用,不斷提升公共服務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水平。
四是明確了“集約建設、互聯互通、協同聯動”的工作要求。統籌推進各行業各領域政務應用系統集約建設、互聯互通、協同聯動,發揮數字化在政府履行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公共服務、生態環境保護等方面職能的重要支撐作用,構建協同高效的政府數字化履職能力體系。
五是總結了“三融五跨”的方法路徑。強化系統觀念,破除體制機制障礙,統籌推進技術融合、業務融合、數據融合,提升跨層級、跨地域、跨系統、跨部門、跨業務的協同管理和服務水平,推動政府部門橫向聯動、縱向貫通。
六是強調了“確保數據安全”的底線。始終繃緊數據安全這根弦,加快構建數字政府全方位安全保障體系,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和標准規范,全面強化數字政府安全管理責任,提高防范和抵御安全風險能力。
二、突出泛在可及,著力構建優質便捷的公共服務新模式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是數字政府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要堅持以人為本,堅持問題導向、需求導向和效果導向,圍繞“打造泛在可及、智慧便捷、公平普惠的數字化服務體系”目標,用數字化理念、技術和手段破解企業和群眾“急難愁盼”問題,著力提升公共服務數字化、智能化水平。
(一)讓服務泛在可及,群眾企業隨時隨地辦事。
“泛在可及”是指突破時空的束縛,通過構建全時在線、渠道多元、全國通辦的一體化政務服務體系,讓企業和群眾隨時隨地享受到政府提供的服務。
全時在線。充分發揮一體化政務服務平台的作用,以服務事項標准化為基礎,構建線上線下全面融合的政務服務體系,推動電腦端、大廳端、移動端、自助端的“四端”聯動及功能升級,實現線上線下服務同質,政務服務觸手可達。
渠道多元。融合線上與線下、政府與社會各類辦事渠道,推動政務服務向第三方渠道同源發布,充分發揮社會力量,持續推動“一網通辦”改革成效向偏遠地區輻射,向鄉鎮(街道)、村(社區)延伸,打通基層辦事“最后一公裡”,實現“辦事不出鎮(村)”。
全域通辦。以標准化服務事項體系建設為基礎,推動政務服務從全市通辦向全省通辦、跨省區域通辦、全國通辦、全球通辦演進,實現服務不受區域限制,無差別受理、同標准辦理。聚焦群眾企業跨省、跨國辦事需求,特別是與人口流動密切相關、受益面廣的政務服務事項,加快推動跨省、跨國政務服務數據共享共用、電子証照跨地區共享互認,推動“全國、全球通辦”。以“戶口遷移”為例,通過遷移信息網上流轉取代紙質証件線下流轉,即可實現“一地辦理、網上遷移”。
(二)讓服務智慧便捷,群眾企業一站精准辦事。
“智慧便捷”是指依托數字化手段,通過政務服務集成改革,打造“掌上辦事”服務新模式,實現服務一站式集成、精准化直達、智慧化體驗。
一站式集成。從群眾企業辦事的視角,圍繞個人出生到死亡、企業准入到退出兩個全生命周期,整合便民惠企的高頻剛需服務,實現各類場景化應用“一端”集成、“網購式”辦事。浙江聚焦多部門聯辦的“一件事”,按照“整體智治”理念,推出56個“一件事聯辦”事項,通過多表合一、串聯改並聯等流程再造,系統集成、數據共享,實現“一套材料、一次提交、一窗受理、一網通辦、一次辦結”,“一件事”全流程“最多跑一次”。
精准化直達。借助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數字技術,逐步實現事前服務“免申即享”及主動推送、事中服務精准化引導和審批精准化分發、事后評價精准化反饋。浙江省通過“浙裡助企”應用,聚焦助企紓困,集成惠企政策11758條,逐步實現涉企審批“一網通辦”、惠企政策精准推送、政策兌現直達快享。
智能化體驗。加強智能搜索、智能問答、智能推薦、智能審批等服務方式創新,豐富並優化服務體驗。以智能審批為例,通過數據比對、程序判斷代替人工審批,推動業務流程再優化、表單材料再精簡、數據共享再提升,實現審批零人工、准實時。
(三)讓服務公平普惠,消除“數字鴻溝”。
“公平普惠”是政府通過提供普惠性、兜底性服務,消除“數字鴻溝”,讓老弱婦幼群體也能夠通過數字化手段公平享受到政府提供的服務。
普惠性服務。創新政銀社合作模式,依托銀行等基層服務網絡資源,實現政務服務“一網通辦”向偏遠山區、海島延伸擴面。適應老年人、殘疾人等特殊人群需求,適時推出長者關懷及助殘服務專區,為老年人和殘疾人提供退休養老、健康醫療、身份戶籍、交通出行等領域服務,支持家庭成員間授權代辦,解決老年人、殘疾人在接受數字化服務方面所遇到的困難。
兜底性服務。推廣“幫代辦”模式,依托社區志願服務隊資源,建立常態化上門服務機制,通過上門“零距離”服務、“手把手”指導,幫助老年人、殘疾人等特殊群體線上辦事。密織便民服務網,推進服務下沉,推行“基層便民服務點+自助服務終端+網格員”的便民服務模式,方便群眾企業“異地事就近辦”。
三、突出整體智治,著力構建公平公正的新型執法監管機制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正確認識和把握資本的特性和行為規律”,“要反壟斷、反暴利、反天價、反惡意炒作、反不正當競爭”,“依法加強對資本的有效監管”。《指導意見》要求大力推行智慧監管,提升市場監管能力。要運用數字技術支撐手段構建新型監管機制,加強線上線下一體化監管和智慧監管,加快建立全方位、多層次、立體化監管體系,以有效監管維護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
(一)強化一體監管,深化“互聯網+監管”改革。
依托“互聯網+監管”平台,實現部門和地方監管類業務系統的一網集成,構建全方位、多層次、立體化的數字監管體系,推動政府監管領域全覆蓋、多部門聯合監管常態化,行政檢查、行政處罰、行政強制等監管執法事項全程網辦、無縫銜接、自動留痕。浙江省通過“互聯網+監管”平台建設,形成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統一行政執法監管格局,實現省市縣一線執法人員全覆蓋。聚焦社會關注、群眾關切的高頻率、高需求、高綜合監管事項,推行“綜合查一次”組團執法,運用部門聯合“雙隨機、一公開”和信用監管等機制,通過數字化再造監管流程,減少重復執法和擾民擾企。
(二)促進公平競爭,加強重點領域監管。
聚焦平台經濟、網絡餐飲安全、電動車安全、藥品安全等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領域,創新運用知識圖譜技術和風險動態評估模型等算法模型,應用電子預警圍欄、視頻陽光、物聯感知、產品統一賦碼等新型監管手段,集成打通市場監管、發改、網信、商務、稅務等部門相關數據,形成風險預警、線索核查、調查處置的線上線下協同閉環管理,實現行業智治,推動算法向善體系的形成,有效提升監管規范化、精准化、智能化水平。針對平台經濟壟斷“二選一”、大數據殺熟、虛假宣傳、網絡傳銷等違法風險問題,浙江省建設“公平在線”應用,截至2021年底,已覆蓋全國重點網絡平台436家,監測店鋪1800余萬家,發現並落地處置風險線索33456條,有效促進平台經濟健康發展,為強化反壟斷和深入推進公平競爭先行探路。
四、突出全域智慧,著力構建貫通一體的協同治理新體系
《指導意見》要求強化經濟運行大數據監測分析,提升經濟調節能力﹔推動數字化治理模式創新,提升社會管理能力﹔強化動態感知和立體防控,提升生態環境保護能力。運用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數字化手段,構建即時感知、科學決策、主動服務的新型政府治理形態,實現經濟治理、生態保護、應急管理等領域的全過程可視可控,推動治理更加一體化、精准化。
(一)聚焦穩進提質,深化經濟調節治理。
圍繞宏觀調控分析決策、國家重大戰略實施、經濟社會發展統計、投資監督管理、數字經濟治理、要素市場化配置、數字人民幣改革、財稅金融體制改革等重點領域,以數字化手段推動就業、產業、投資、消費、貿易、區域等經濟治理領域數據的匯聚與連接,全面感知經濟社會發展態勢,對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及時預警預報,對經濟發展趨勢進行精准研判,針對性出台財政、金融政策,推動經濟實現質的穩步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助力打造便利化、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一流營商環境。
(二)聚焦碳達峰碳中和,深化生態保護領域治理。
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推動能源“雙控”向碳排放總量和強度“雙控”轉變的重要指示精神,圍繞節能降碳的三類主體,以金融為切口,構建動態核算模型,通過市場化手段引導個人、企業和社會參與到“雙碳”行動,深化“碳達峰碳中和”集成改革,推動社會生產方式、生活方式綠色化、低碳化發展。聚焦生態環境監測、山水林田湖草沙全要素生態治理、自然資源高效利用、耕地保護、生態價值轉換等關鍵領域,以空間治理平台“一張圖”為基礎,強化動態感知和立體防控,構建全域感知、精准監管、高效協同的生態治理體系。
(三)聚焦除險保安,深化應急管理。
圍繞疫情防控、自然災害風險預警防控、安全生產等影響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關鍵領域,構建數字化全鏈路風險閉環管理體系,顯著提升重大風險防范化解能力。以自然災害風險預警防控為例,圍繞城市內澇防治、燃氣安全管理、小流域山洪災害等典型場景,依托CIM、BIM、GIS、物聯網、人工智能、衛星遙感、干涉雷達等新型技術手段,整合自然資源、水利、氣象、城市管理、城市建設等相關部門數據,全面重塑物理空間和社會空間、城市地上空間和地下空間,集成打造城市運行管理數字孿生底座,構建“感知-分析-處置-評價”閉環指揮管理體系,形成城市運行管理生命體征指數一張圖,通過“一屏掌控”“一觸即發”“一體指揮”,推動預警決策從傳統人工判斷向機器輔助智能決策轉變,使應急指揮從“單打獨斗”向“合成作戰”轉變。針對台風洪澇災害防御應對中存在的風險底數不清晰、風險管控不閉環、人員轉移不精准、搶險救援不高效、協同機制不健全等問題,浙江省建設“防汛防台在線”應用,通過風險研判“一張圖”、人員轉移“一個碼”、指揮調度“一張屏”、管控能力“一指數”,有效形成高效協同、精准配合、上下一體的應急管理和指揮能力。
五、突出效能變革,著力構建協同高效的政府運行新形態
堅持改革引領,以數字化改革助力政府職能轉變,加快數字機關建設,對政府運行的體制機制、組織架構、方式流程、手段工具進行全方位系統性重塑,再造政府運行流程和治理模式,推動政府運行方式的數字化、智能化,進而提升政府行政執行能力、行政監督能力、輔助決策能力。
(一)加強組織變革,提升行政執行能力。
打造政務協同總平台。集成即時通訊、支撐組件、工作門戶及政務應用等功能,縱向覆蓋省市縣鄉村五級,橫向聯接黨政機關、人民團體、企事業單位,高效支持重要工作指令“一鍵觸達”、跨部門跨區域重大任務協作,推動政府組織從分散化向整體化、層級化向扁平化轉變,顯著提高政府多跨業務的協同效率。針對突發緊急事件,各級指揮中心依托線上辦公平台可迅速建立起多部門多層級實時聯動的應急指揮體系,實現各方資源快速調度和遠程精准指揮。以“浙政釘”為例,在新冠疫情防控期間,共建立專項工作群8.9萬個,上線抗疫應用45個,日均發起音視頻服務超6.7萬次,成為“精密智控”的硬核工具。
健全專班運作機制。組建工作專班進行重大改革、重大任務集中攻堅,有效保障跨部門、跨層級、跨區域的協同合作。專班由“一把手”親自挂帥,負責頂層設計及重點任務的謀劃和決策。引入多元化團隊,政府部門技術及業務專家、外部企業技術專家、科研機構專家等共同參與。迭代形成一套專班運作機制,通過“工作-目標-政策-評價”體系法、日常工作例會、重難點問題攻關、專家咨詢論証、挂圖作戰、定期晾晒等工作方法,提高政府運行效率。
(二)豐富監督手段,強化行政監督能力。
加強政務信息公開。推進政府網站集約化建設及功能升級,通過一體化在線政務服務平台,統一政策查詢、民生服務窗口,實現政府信息“一網可查、一網可答、一網可辦”。暢通新媒體政企民溝通渠道,動態在線收集民情民意民需,構建“群眾提、政協商、部門研、人大定、政府辦、群眾評”的全流程量化閉環機制,實現民生實事謀得准、辦得快、辦得好、辦得實。以數字化賦能政策發布解讀,依托大數據分析研判,精准把握民生政策需求熱點,統一制作政策發布解讀精品,多部門組團、線上線下渠道互補、省市縣聯動,形成“送政策、講政策、執行政策、完善政策”閉環,切實推動便民、惠民政策走進群眾進入萬家。
加大智慧政務督查。圍繞重大決策、民生實事、建議提案等典型督查場景,形成政府重點工作“晒進度-看質量-識風險-督整改”量化閉環。浙江省通過集成項目投資、形象進度、用工用電等各類數據,將全省843個重大項目、2萬多個民生實事、14000多項政策實施情況精准落到“一圖”,進展在線可看可感。通過“一表”分部門、分地區、分類別亮晒重點工作整體進度,各項核心指標可排位、可比較,實現工作推進整體化。通過紅黃綠“三色碼”抓早抓小、預警預判,從事后監督變為事前事中監督,實現評價體系透明化、督幫機制良性化。
(三)服務精密智控,提高輔助決策能力。
建立健全大數據輔助決策機制,加強無感監測、機器視覺、語義理解、語音識別、算法模型等輔助決策新技術應用,有效提升政府決策預警能力、預測能力和戰略目標管理能力。以浙江省疫情防控精密智控綜合集成應用為例,一是通過打通衛健、公安、通管局等部門數據,以數據流整合提升決策流、業務流、執行流(管理流、服務流),實現病例、密接次密接人員數據“一口子錄入、一平台流轉、全省域貫通”,保証風險點放大器分析可視化。二是構建“決策-執行-評估-改進”的量化閉環,圍繞初陽吹哨、流調溯源、核查納管、核酸監測、轉運隔離等關鍵環節,構建快檢測、快流調、快編組、快轉運、快隔離“五快”評估模型,快速精准繪制“三區圖”,賦能找對人、送准人、關注人,把有限的防控資源最高效地配置到最需要的地方,推動分區分級差異化、精准化管控,快速提升管控能力,實現疫情防控快響激活、多跨協同。
六、突出數據驅動,著力構建一體智能的數字政府建設新底座
數據資源、平台支撐、安全保障是數字政府體系的重要支撐。按照“四橫四縱”整體架構,建設省市縣三級一體化智能化公共數據平台,推進政務數據、應用、組件、算力等數字資源高質量供給、高效率配置和安全穩定運行。
(一)加強基礎資源集約建設。
集約建設政務外網,實現省市縣鄉四級行政機構全覆蓋,有效保障政務外網全面互聯互通。集約建設省市兩級政務雲,按需打造特色行業雲,逐步完成所有政府應用系統和數據統一接入政務“一朵雲”。集約開發滿足共性需求的智能化組件、通用算法模型、業務智能模塊,構建支撐應用的能力集和動力集。浙江省探索建設一體化數字資源系統,摸清系統、數據和雲資源家底,在此基礎上構建資源快速申請、自動開通通道,實現“算力一體調度、安全一體監測、數據一體配置、組件一體共享、應用一體管理、端口一體集成”。
(二)加快數據資源共享開放。
公共數據歸集。統籌建設人口庫、法人庫、信用信息庫、電子証照庫、自然資源和空間地理信息庫等基礎數據庫以及應用驅動的專題主題庫。加快推進“一數一源一標准”治理,推動數據服務增值產品開發。
數據共享開放。充分發揮平台樞紐作用,實現各行業各領域系統互聯互通和數據共享回流,推動公共數據精准、高效、權威共享。探索利用聯邦學習、多方安全計算等新型技術,推動稅務、海關、金融等國家垂管部門數據的按需歸集及回流共享,促進數據賦能基層治理。加強公共數據與社會數據的深度融合,有力推動公共數據向社會分類分級開放,探索公共數據授權運營創新,有效支撐應用創新和數據價值發揮。
(三)健全全方位安全保障。
落實安全責任。強化政府部門數據管理職責,健全網絡安全工作責任體系,全面落實主體責任和監督責任,強化數據安全監管,切實防范公共數據篡改、泄露和濫用。探索建立首席網絡安全官制度。
建立制度規范。制定並貫徹公共數據相關法律法規,健全數據歸集、共享、開放、授權運營、安全管理等制度。2022年3月1日,浙江省正式實施《浙江省公共數據條例》,是全國首部以公共數據為主題的地方性法規。建立網絡安全等級保護、涉密信息系統分級保護及風險評估制度,制定推廣公共數據安全領域地方或行業標准規范。
加強技術保障。構筑公共數據全生命周期安全防護體系,推進數據存儲傳輸加密、數據水印、數據使用側監管等技術能力全面應用,強化數據安全風險監測防范,全面提升雲、網、終端、數據、應用防護能力。強化個人數據隱私保護,加強數據安全業務培訓、技術防范和應急演練。(作者為浙江省委常委、副省長)
相關報道
權威解讀:堅持人民至上 踐行服務宗旨 制度與技術雙向賦能數字政府建設
權威解讀:堅定不移推進數字福建建設 高標准打造高效協同數字政府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