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實生態環保責任 推動綠色高質量發展
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成效綜述
新華社北京7月6日電(記者高敬、黃垚)第二輪第六批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已於近日完成督察反饋。6日,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生態環境部副部長翟青介紹,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取得顯著成效,查處了一批破壞生態環境的重大典型案件、解決了一批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環境問題。
緊盯生態環境領域突出問題
第一輪督察從2015年底開始試點,到2018年完成第一輪督察並對20個省(區)開展“回頭看”﹔第二輪督察從2019年啟動,到今年上半年,分六批完成了對全國31個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2個部門和6家中央企業的督察。
“督察就是奔著問題去,奔著責任去。”翟青說,督察始終保持嚴的基調,緊緊盯住生態環境領域的突出矛盾和重大問題。
截至目前,兩輪督察受理轉辦的群眾生態環境信訪舉報28.7萬件,已完成整改28.5萬件。第一輪督察和“回頭看”整改方案中明確的3294項整改任務,總體完成率達到95%。第二輪前三批整改方案明確的1227項整改任務,半數已經完成﹔第四、五、六批督察整改正在積極有序推進。
翟青介紹,公開典型案例是聚焦突出問題、壓實環保責任的重要舉措。到目前為止,兩輪督察已公開262個典型案例,充分發揮了警示震懾作用,推動了問題整改。
他表示,在選擇案例時有三方面考慮:一是污染嚴重、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包括向江河湖海惡意排污、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嚴重滯后等﹔二是涉及生態破壞嚴重、影響可持續發展的問題,包括在保護區違規開發建設、違規圍海填海、違規圍湖佔湖等﹔三是弄虛作假、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突出問題。
督察工作取得顯著成效
翟青介紹,督察制度從無到有,不斷向縱深推進,取得顯著成效——
一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成為全黨全社會的共識,各級黨委政府對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視程度顯著提高,人民群眾的生態環保意識明顯增強。
二是生態環境保護“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得到有效落實,各級黨委、政府和各部門共抓“大環保”工作格局基本形成。
三是解決了一大批突出生態環境問題。長江岸線保護、洞庭湖非法矮圍整治、祁連山生態修復、秦嶺違建別墅整治等問題整改取得明顯成效。
四是通過督察,推動各地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努力實現經濟效益、環境效益、社會效益多贏。比如長江經濟帶11個省(市)累計騰退長江岸線457公裡,既提升了當地的生態環境質量,又為優質產業騰出了發展空間。
從第二輪第三批督察開始,嚴控“兩高”項目盲目上馬和去產能“回頭看”的情況成為督察重點。督察既要查處一批違法違規上馬的項目,更要推動解決思想認識問題,推動建立綠色低碳發展的長效機制。通過督察,“兩高”項目盲目發展的勢頭得到有效遏制,一批違法違規項目被依法查處,一批傳統產業得到優化升級,一批綠色產業實現加快發展。
與此同時,督察還緊盯區域重大戰略實施中生態環境保護要求的落實情況,有所側重開展督察。目前,長江經濟帶各地調整產業結構,加速岸線整治和污染防治,2020年長江干流首次全線達到Ⅱ類水質,生物多樣性顯著增強,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保護發生轉折性變化。黃河流域9省(區)不斷提高水資源集約節約利用水平,加大保護力度,建設綠色生態長廊,黃河流域生態環境持續向好。
以整改推動問題解決
督察最終成效要體現在問題的整改上。此前,一些地方存在督察整改不徹底,久拖不決甚至敷衍整改、虛假整改等問題。中辦、國辦今年印發《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整改工作辦法》,強調督察整改是重要的政治任務。
翟青介紹,目前,所有的督察整改任務都實施清單化管理,採取多種調度和盯辦的方式進行督辦。對一些重點督察整改任務,相關工作人員定期到現場盯辦核查,形成盯辦報告。如果發現有整改不力的情況,視情採取通報、督導、約談、專項督察和移交問責等多項措施,有效地傳導壓力,推動地方真正把問題整改到位。此外,督察還充分發揮輿論監督作用,對發現的虛假整改、敷衍整改等問題,及時曝光,嚴肅處理。
對兩輪督察受理的20多萬件群眾信訪舉報如何解決?翟青介紹,督察工作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舉報受理、轉辦、核查、督辦、回訪工作機制。為跟蹤了解群眾反映問題的解決情況,在督察中會按照一定比例進行電話回訪和現場回訪,保障群眾舉報的生態環境問題“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結果”。
此外,在督察進駐結束后,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辦公室和各督察局會將一些重點問題列為盯辦事項,拉條挂賬,緊盯不放,保持壓力,直到問題解決。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